木薯細菌性枯萎病

木薯細菌性枯萎病

木薯細菌性枯萎病,菌體桿狀,極生單鞭毛,大小1.1~1.2×0.3~0.4(um),多數單個排列,少數3~4個連線成短鏈。不產生芽孢,無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中文名:木薯細菌性枯萎病

別名:流膠病

病原中文名:木薯萎蔫病黃單胞菌

病原拉丁學名:Xanthomonasmanihotis(ArtheodetBey.)Stars異名Xanthomonascampestrispv.manihotisStarr.

木薯細菌性枯萎病葉片症狀木薯細菌性枯萎病葉片症狀

病害類型:細菌

主要危害作物:木薯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莖部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莖部,屬系統性分布為害整株病害。葉片染病形成濕色角斑,濕度大時其上流膠,初為白色粘液,後變為黃褐色,致植株萎蔫、流膠。莖部染病常致莖凹陷,分泌出大量膠質物,加速葉片枯萎。塊根染病維管束變為黃褐色,根系及維管柬出現乾腐,嚴重的全株死亡。

病原信息

菌體桿狀,極生單鞭毛,大小1.1~1.2×0.3~0.4(um),多數單個排列,少數3~4個連線成短鏈。不產生芽孢,無莢膜,革蘭氏染色陰性。

傳播途徑

病菌在老熟莖稈的韌皮部里存活,主要靠帶菌的種莖進行遠距離傳播,此外雨水、昆蟲、病土及帶菌工具也可傳播。生產上栽種染病病株,發芽不久,葉柄及莖上即流膠,膠內病原細菌經雨水傳播到健株上,先在葉片上形成角斑,濕度大時病部也流膠,使病斑內細菌由導管經葉片轉移至莖內,並向上下移動,造成發病流膠。

發病條件

高溫多雨易發病。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

防治方法

(1)實行植物檢疫。繁育、栽植無病苗。

(2)鋸苗後,用70%酒精擦洗鋸面消毒。

(3)實行輪作,重病田塊土壤休閒6個月,也可與其他非寄主作物輪作。

(4)健株發芽時,發現病株後要連根拔除,放入塑膠袋內攜出圃場深埋或燒毀。拔除病株後隔2~3周再進行補栽。

(5)選用耐病品種如一支香等。

(6)加強田間管理。種植前用飽和石灰水浸泡種莖,病田土壤和農具要進行消毒,控制病田流水和土壤傳入無病田塊。

(7)必要時噴灑農用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6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