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安東尼衛斯理介紹說,他起初曾認為該黑斑乃是木星的一顆衛星,但隨後的進一步觀測表明,其運動軌跡與任何一顆已知的木星衛星的均不相同。除此之外,這一黑斑所處的位置和形狀也顯示,其不可能是某顆木星衛星投下的陰影。
不過,有天文學家指出,安東尼衛斯理髮現的黑斑可能是木星大氣劇烈運動的又一產物,其成因或許與木星上著名的“大紅斑”非常相似,只是一場規模巨大且持續時間很長的風暴。
天文學家們表示,要想徹底查清該黑斑的成因,必須對木星進行持續切系統地觀測。尤其是,可以藉助電腦程式計算出該黑斑的在幾天內的運動軌跡,以便能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對其的研究之中。
全世界範圍內已有越來越多的天文愛好者加入到對天空的觀測活動之中。美國紐約的一名中學生還曾發現了一顆並不明亮的超新星(目前已被命名為SN 2008ha)。
天體撞木星
在2009年時曾有一顆小天體撞擊木星,造成木星表面出現黑斑。現在,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顆撞擊體應當是一顆小行星,而非原先認為的彗星,其大小和鐵達尼號相當。
天文學家們認為木星已經在漫長的歷史中清空了其引力範圍內的各種“太陽系碎屑”。他們因此認為在2009年7月19日撞擊木星的天體應當是一顆路過的彗星。不過,2010年對撞擊點和撞擊後產生的碎屑雲團進行的後續研究卻將證據指向了小行星。兩份最新公布的研究結果均認為,此次撞擊的肇事者是一顆小行星,而非彗星。
在1月26日發布的一份申明中,保羅·柯達斯(PaulChodas)說:“我們並未料到此次事件的肇事者會是一顆小行星,不過現在我們知道,撞擊木星的有各種天體,”他是研究者之一,來自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
對撞擊點的研究
首先發現此次木星撞擊事件的是澳大利亞的天文愛好者安東尼·威斯利(AnthonyWesley)。之後大量地基和空間望遠鏡緊接著進行了後續觀測。
柯達斯和其他研究者在《伊卡魯斯》雜誌上發表了兩篇論文。闡述了他們在撞擊發生後一周內,使用數台不同的紅外望遠鏡進行的觀測,並觀察這一撞擊產生“疤痕”的演變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此次撞擊使木星低層平流層溫度上升了3~4攝氏度。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可能聽上去並非一個很大的數字,但是考慮到這一區域的巨大面積,這意味著巨大的能量。
當小行星沖入木星大氣時,它在其中穿出了一條高熱的氣體和碎屑通道。然後,在大氣深處某一點上,它爆炸了,釋放出相當於50億噸TNT當量的能量,這相當於二戰期間美軍投擲在日本長崎的核子彈當量的25萬倍。
這一劇烈的爆炸將大量氣體和碎屑沿著通道再次拋射回木星大氣上層,進入太空。隨後,在木星引力作用下,這些物質緩慢下落,進入木星大氣,將其加熱,並產生大量懸浮顆粒物。
研究人員調動紅外望遠鏡,使其指向撞擊點,研究這些碎屑物的化學成分。他們發現了碳氫化合物的信號,除此之外還有矽和矽酸鹽,卻沒有找到一氧化碳的痕跡。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化學組分強烈證明撞擊體必定是一顆小行星,而非彗星。
研究人員假定撞擊體擁有石質小行星的典型密度:2.5克/立方厘米,這樣計算出的撞擊體直徑大約是660~1650英尺(約合200~500米)。美國宇航局的官員表示,這樣的尺寸使它的大小非常接近因撞擊冰山而沉沒的鐵達尼號海輪。相比之下,鐵達尼號郵輪的長度為882英尺(268.8米),最寬處92英尺(28米),高度175英尺(53.34米)。
並非總是彗星
在這之前,撞擊木星的事件是發生於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除此之外,在2010年的6月至8月間,業餘愛好者們也報告過在木星上發現火球的情況,這可能也是一次撞擊事件。
用哈勃空間望遠鏡進行的研究顯示,此次2009年發生的撞擊產生的碎屑相比1994年的撞擊事件更重,或密度更高。這同樣支持了兩次撞擊是由不同性質天體導致的說法。
不過,這樣一個結果還是讓人感到意外。在2009年的撞擊事件發生之前,天文學家們一般認為有可能撞擊木星的僅有彗星,因為這種天體擁有不穩定的軌道,容易受到大型天體的引力攝動偏離軌道,從而走上和木星撞擊的不歸路。
而一般也認為木星應當已經清空了其引力範圍內的大多數其他天體,其中就包括小行星。不過有模型研究顯示有一顆小行星的軌道不穩定,在未來某一時刻有可能會和木星相撞。這也證明了小行星撞擊木星的事件並非不可能發生。
這一撞擊事件本身,以及它所顯示出的撞擊體是小行星而非彗星這樣一個事實顯示,外太陽系是一個極度複雜、狂暴而不斷運動中的區域。那裡有著無數的驚喜正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外太陽系還有太多的謎需要去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