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漢壁畫墓

望都漢壁畫墓

望都漢壁畫墓是中國的一處大型磚室壁畫墓,位於河北省望都縣所藥村東。

東漢晚期的兩座大型磚室壁畫墓。位於河北省望都縣所藥村東。1952、1955年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先後發掘。1955年出版了《望都漢墓壁畫》,1959年出版了《望都二號漢墓》。1號墓的墓主,據壁畫內容推測,曾由河南尹升任三公。2號墓的墓主,據所出朱書買地券和玉衣殘片,為中山國蒲陰助所博成里人,姓劉,曾任太原太守,可能是皇族成員,卒於靈帝光和五年(182)。兩墓東西並列,相距僅30米,墓主應為族親。
兩墓都有高大的墳丘。西側的 1號墓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後室、4個耳室和後室後壁的1個小龕組成,全長20.35米。2號墓由墓道、甬道、2個前室、1箇中室、2個後室8個耳室和後室後壁的1個小龕組成,全長32.18米。兩墓均早年被盜,除出土樓閣、灶、井、杯、盤等殘破陶器外,1號墓尚存完整的石圍棋局、石榻等,2號墓還出有石騎馬俑、彩繪石枕和大量鎏金銅車馬飾及貨幣等。
墓內均有精美壁畫,並附墨書榜題。1號墓壁畫保存較好,分布於前室四壁和前、中兩室間的甬道中。畫面分兩層。上層為屬吏圖,繪人物肖像25個:墓門兩側為“門亭長”和“寺門卒”,其他有“仁恕椽”“賊曹”“追槌鼓椽”、“主記史”、“主簿”、“辟車伍佰八人”以及門下五吏等。下層繪祥瑞圖,有“羊酒”“芝草”、“白兔游東山”、“鴛鴦”、 “鳳凰”等9幅。在前、中兩室間的甬道頂部,繪有用流動的雲氣和奔騰的仙禽異獸構成的精美圖案。在前室和西耳室間的甬道上有“嗟彼浮陽,人道閒明”、“當軒漢室天下柱樑”等8句32字的朱書銘贊。2號墓壁畫大部分損壞,主要繪在兩個前室,內容與1號墓的相近。兩墓壁畫以墨線勾勒、平塗施色的傳統技法為主,兼用渲染法以表現明暗,灑脫傳神,反映出當時繪畫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度。
望都漢墓又稱所藥村壁畫墓,位於望都縣所藥村東,京廣鐵路西側。這座古墓系東漢浮陽侯孫程之墓。孫程字稚鄉,東漢宦官,涿郡新城人(今徐水縣西南)。安帝時為中黃門,給事長樂宮。安帝死後,他與王康等十八人謀立濟陰王。濟陰王即位(即漢順帝劉保),因孫程功勞最大,封其浮陽侯 ,食邑萬戶,旋拜騎都尉。陽嘉元年(公元132年)拜奉車都尉。是年卒,帝追車騎將軍印綬。
此墓為一多室磚券壁畫墓,坐北向南,由墓道、墓門、前室及其東西耳室、中室及其東西側室、後室及其北壁小龕諸部構成。由墓道到後室北壁小龕,前後通長20.35米,中室及其東西側室 通寬 14.74 米。各墓室頂部均用磚券結構 , 磚券用扇面磚砌成並列式券,券下墓壁用長方磚。室與室相通
之處都有短小的過道。室頂及壁畫都抹有一厘米厚的白灰一層,各室都用方磚鋪地兩層,中部稍高,以便泄水。墓室的券全是多弧線連起的尖券,所以扇形磚還須磨成適當弧度以便砌築。我國古代不單長於木結構建築,在磚築結構上也有甚高的建築水平。
該墓古代曾被盜,除發現一部分隨葬品之外,最有價值的是前室四周壁上及通中室券門內兩側的壁畫,以及通西耳室通道內南側的朱書銘贊。壁畫的色彩是用墨描繪輪廓,再以朱、青、黃三色加彩。人物和鳥獸都有題字。所有壁畫都是用極其簡練的線條,畫出生動的人物鳥獸,各種人物有不同的相貌神情,表現出不同的性格。鳥獸也都畫得生動逼真。同時,壁畫中的人物還使我們對漢代的部分官制和衣冠服飾有了形象真實的了解。
2006年.所藥村壁畫墓被批准為第六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