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建築
由望江樓(古稱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組成,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
歷史
望江樓古建築群最宏麗的建築是高39米的崇麗閣,其名取義於晉代文學家左思的《蜀都賦》:“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一句。因崇麗閣矗立在錦江岸邊,民間稱之為“望江樓”。崇麗閣於1886年開建,1889年建成。崇麗閣共4層,上兩層平面為八角形,下兩層為四方形。每層的屋脊等處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崇麗閣木結構的古建築,以雄渾華麗著稱,長期以來,為成都市的標誌性建築。崇麗閣、濯錦樓、五雲仙館、吟詩樓這些古建築與泉香榭、枇杷門巷、清婉室、浣箋亭等構成紀念性建築群,布局精巧,構思奇特,是四川古典園林的代表作之一。這一個古建築群占地並不大,但看起來十分疏朗,並無壅塞之感,這與古建築群的空間布局藝術有很大關係。2006年望江樓古建築群被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望江樓公園位於成都市東門外九眼橋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積176.5畝,園內岸柳石欄,波光樓影,翠竹夾道,亭閣相映,主要建築崇麗閣、濯錦樓、浣箋亭、五雲仙館、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兩代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先後在此建起來的。民國時闢為望江樓公園,成為市內著名的風景點。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風格
望江樓(古稱崇麗閣),是望江樓公園最宏麗的建築,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樓高27.9米,共四層,下兩層四方飛檐,上兩層八角攢尖,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朱柱碧瓦,寶頂鎏金。因樓身位於錦江邊,故名“望江樓”。望江樓本名“崇麗閣”,取晉人左思《蜀都賦》中的名句“既麗且崇,實號成都”而命名,現已成為成都市的標誌物。
濯錦樓,位於崇麗閣西側,兩層三間,略似船形,因漢代成都的織錦戶常把織好的錦放入錦江中濯洗,因此錦江又名濯錦江,濯錦樓因此得名。樓呈船形,據說是紀念薛濤在船上為密友元稹送行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崇麗閣,又名望江樓,得名於晉代文學家左思《蜀都賦》“既麗且崇,實號成都”。崇麗閣是成都望江樓公園的主體建築,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成都的標誌建築,高27.89米。在平面布局上,大膽地將正方形的尖角對著江對岸從獅子山進城的主要通道。這樣,崇麗閣不僅成為從東面旱路進城的主要對景,也成為從江上進出成都的主要景觀。
進入望江公園內,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崇麗閣,為木構四重檐八角攢尖琉璃瓦屋頂,下面兩層為四方形,上面兩層為八角形,結構精巧,造型和比例協調,每層的瓦脊,撐弓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像,翹角尖端掛有銅鈴,微風吹過,鏗然有聲,閣樓內有木梯可直上頂端,眺望蓉城景色。
以崇麗閣、濯錦樓、吟詩樓、浣箋亭等構成的古建築群布局自由,彼此呼應,步移景異。吟詩樓因唐代女詩人薛濤而建,典雅精緻,體現一代才女的氣質,濯錦樓形似船舫,但不刻意追求船形,頗具匠心。從建成至今,一直是蜀中人們最具代表的城市標誌。建築群之間,清代所植的銀杏、椿樹、羅漢松等,樹幹斑駁,古雅蒼勁,與古樸典雅的建築群渾然一體,展現了四川園林開闔有致,曲徑增幽的特色。
入選重點文物保護
望江公園崇麗閣古建築群歷史悠久、風格典雅、造型秀麗,是成都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性建築,是四川古典園林建築的代表,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6年05月25日,望江樓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