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公太介紹
歷史背景在福建龍巖連城一帶,有古稱為河沅的地方,有一大型的傳統活動為“祭公太”(由於沒找著相關文獻,從音)。這活動在河沅十三坊輪流舉行,目的為祭祀王審知。
祭祀活動在朋口有一蛤瑚廟,活動從去蛤瑚廟迎接“公太老人”開始,由舉行這個活動所在地派人去接,時間為陰曆二月初始,公太老人被安置在各家祠堂。兒童扮八仙竹馬去迎接,還有其他人如彩旗隊,放銃開路的,非常熱鬧。活動在一定的區域內舉行,主要以姓氏為依,十三年為一周期。活動正式開始時場面極其宏大,期間伴有各種活動,包括搭台唱戲等,許多人還將牲畜送到“公太老人”前宰殺,既表示對他敬,也祈求好運。當活動在某個地方舉行時,其餘地方也要派人來參加,稱為“參公太”(從音)。這個活動保留了許多風俗,較有特色閩西在長汀、連城兩縣交界處的“河源十三坊”(即13個村社)輪流祭祀 瑚候王。當地人把瑚候王尊稱為“公太”(公太 ,在閩西客家地區即祖先之意 ),因此 ,十三坊輪流奉祀瑚侯王又被通稱為“迎公太”。十三坊中最早參加輪流祭祀瑚侯王的姓氏 ,大都是在宋末元初到元末明初這段時間遷過世代發展 ,當地的社會經濟日益發達 ,宗族社會也逐漸形成 ,因此 ,從明代中葉起 ,便開始有了十三坊流祭祀 瑚侯王的活動了。這種祭祀活動通過“十三坊聯盟”來組織 ,每年都要召開十三坊代表會 ,而且一年之中還要舉行各種集體性活動 ,如游公太、參公太等。通過這些活動 ,各鄉村 (或宗族 )之間經常溝通、合作 ,也就必然不斷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友誼 ,因而平時出現的一些問題也容易及時得到化解 ,這對一個地區的相對穩定 ,顯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據調查 ,該區域在歷史上沒有發生過什麼械鬥事件。
客家人祭祖不只是敬自己家祖先,也不忘祭祀當年率河南子弟兵開閩奠立基業的閩王王審知。
在客家聚居地,多有祀奉閩王的廟宇,如連城各地的珞瑚廟、永興廟,奉的便是被尊稱為“各府公太”的閩王王審知。傳說明朝初年河源里十三鄉輪流祀奉“公太”,規定每年農曆二月初三送“公太”回馬埔珞瑚廟,初四日迎奉“公太”進村。而席湖營、廈莊、璧洲因路程較遠,難以及時趕到赴會,於是明朝中葉這三地民眾就分出香火各自建廟祭祀。隨著時間推移,各地祭祀閩王的儀式逐漸演化成為一種帶有很大娛樂成分的民俗活動,如連城璧洲永興廟每逢農曆二月初一、初二兩天廟會,廣大民眾從初一清早洗盥後就提著大閹雞和香燭紙炮,前往廟裡焚香點燭、割雞獻紅花,也有的獻三牲(魚、肉、雞),還有幾戶人家合買一頭毛豬抬到廟裡頂禮膜拜。早飯後,男人們集合鑼鼓、十番樂隊、舞獅隊、三角大彩旗、花台、神銃,抬著神像、香案等,排成長隊,由廟坪出發,從村頭游到村尾。沿路各家擺設香案食品焚香點燭燒紙放炮,以示誠敬。廟會期間還請來地方劇團演戲助興,晚上游龍、遊船燈、游龍燈。一連二日全村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樂聲不絕,各地親屬朋友都藉此機會探親訪友喝酒娛樂,喜慶非凡。中原古老的這些民間娛樂活動形式也由此遺傳下來,並與閩地原有民間娛樂形式相融合。據《臨汀匯考》載
長汀宣河裡與連城河源里交界處,舊傳里人彭某(指今洋坊村彭典史)自泉州分來珨瑚王香火(在今洋坊村頭上關廟),後人祈禱輒應,二邑十三坊立廟於此(指馬埔頭建新廟)。明朝初年,河源里十三鄉(現長汀、連城兩縣交界的十三個鄉村都以農曆二月初二為廟會活動日期,輪流祀奉“蛤蝴公太”。又據宣河裡吳家坊《吳氏家譜》記載:明弘治3年(1490年)肇祀;原蛤蝴兩字蟲旁,新泉鄉賢張鵬翼認為既是侯王,蟲旁不尊,遂改為王旁。“蛤蝴公太”也就成了現在的“珨瑚公太”。
??
鎮川廟祀珨瑚公王,據傳即五代十國時創建閩國的閩王王審知(長汀稱白馬公王),廟在縣南城外。宋紹興(1131~1162)間建,明洪武(1368~1398)間重建,崇禎(1628~1644)末年水圮,順治七年(1650)復建,後復圮,乾隆十年(1745)復建。為連城祀珨瑚公王最早建的廟宇。此外,祀王審知的還有莒溪璧洲的永興廟、新泉和朋口馬埔的珨瑚廟。馬埔珨瑚廟建於明英宗正統(1436~1449)年間,占地約700餘平方米,屬斗拱梁結構,飛檐翹角,雄壯肅穆,是目前連城保護得比較完整的古廟。
河源十三坊每年農曆二月初二河源(過去宣和全鄉叫上河源,朋口的馬埔、張家營、洋坊、文坊、朋口五個村叫下河源,統稱河源里)十三鄉的民眾都要舉行祭祀廟會,文亨的湖峰、莒溪的璧洲、長汀縣的鍾屋村等鄰近鄉村也參加十三鄉的祭祀廟會。奉祀的鄉村每年農曆二月初一日把珨瑚公太送回廟裡,叫“入廟”,二月初二讓十三鄉和鄰近鄉村的人去頂禮膜拜;二月初三或初四接去奉祀的鄉村就將珨瑚公太抬去,叫“出廟”,也叫“入公太”。凡是輪到“入公太”的鄉村就要游公太、請戲班唱戲和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