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月餅模俗稱月餅印,是製作月餅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傳至今的月餅模子以明清和民國時期的居多。
“馬上文化”元代餅模粗獷
博物館最“年長”的月餅模具是元代的,取材杜梨木,整個模具呈長方形,中間部分內“挖”圓孔,大小和當今常見的月餅相當,雕刻著簡單的花紋。
“元代的餅模,基本都是木質的,梨木或者棗木。”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館館長宣繁秋介紹,月餅最早起源於殷周時期,漢代稱為“胡餅”,唐代更名為“月餅”,元代形成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可能是受“馬上民族”的粗獷風格影響,元朝時期的月餅餅模不太規整,較為簡單。
清代精雕細琢最講究
明代時期,月餅模具開始出現壽桃、鯉魚、蓮花等圖案,整體風格簡約,注重線條美。
到了清代,中秋吃月餅成為普遍的習俗,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比如這個‘三合一’的模具。”宣繁秋拿起一個紫砂陶的月餅模具,瘦長的模具上共有三個圖案,最上面的是個壽星公,鬍鬚根根分明;中間是鯉魚,鱗片層層重疊,片片清晰;最下方是個壽桃,經脈明確。
刻制過程
據了解這個行業的老人介紹,刻制一個傳統的“月餅模”,比較熟練的師傅也需要一到兩天的時間。從立意到選料,從刻刀到技法都十分考究。
首先要選擇堅實耐用的木料,比如棗木、梨木等。因為這些木料木紋纖細、板面光滑、便於雕琢且不易開裂,不僅便於保存,而且經久耐用,所以,“選料”的好壞,對“月餅模”的質量起著決定作用;木料選好以後,先將木料鋸成一塊塊大約二十厘米厚的坯料,然後,根據事先計畫好的月餅造型,用刻刀刻出初步輪廓,即俗稱的“開方”工序;“打邊牙”是對“月餅模”進行精雕細刻的第一步,即在“月餅模”四周刻制出排列整齊的花紋的一道工序,這道工序不僅可以增強月餅的裝飾性,更重要的作用是便於月餅順利脫離“月餅模”,所以大多數“月餅模”都要“打邊牙”;“打邊牙”完成後,下一道工序即畫龍點睛之舉,一般都由老師傅親自操刀,精雕細琢。月餅的正面圖案全靠此工序再現,該工序是整個“月餅模”的關鍵工序,從立意的體現,到刻制工藝水平的展現等,全部在此一舉。
產品特色
“月餅模”的造型和題材均不同程度的受到民俗民風和地域的影響。南方地區以體積小巧、造型多樣為特色。而中原地區則以體積偏大、造型單一為風格,並且基本以園形為主,直徑一般都在10厘米左右,大者有15或20厘米的。題材有人物、動物和花卉圖案等等,多以“嫦娥奔月”、“十二生肖”、“吉祥花草”等寓意吉祥的紋飾為主,並且大多配有“福”、“祿”、“壽”、“禧”、“五穀豐登”、“合家團圓”、“豐收”、“中秋”等等表達祈福納祥的文字。
月餅模子可以說是對中秋節民俗演化的一種記錄和存檔,它的藝術形態是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積澱,也是民間傳統審美觀念的一種物化,在一定意義上展現出了中國民間傳統的藝術體系和造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