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12月16日晚22點17分,北京網友@韓飯桶發布了一條微博“油菜是最難吃的蔬菜!沒有之一!”簡單的幾個字,乍看起來,也不過是日常生活里隨處可見的小抱怨。可是,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條微博被迅速轉發和評論,在後來的40多個小時裡,被10多萬人拿來討論。
面對@韓飯桶對油菜的吐槽,網友們紛紛接龍表示抗議:胡蘿蔔不服!苦瓜傲視群雄!香菜怒髮衝冠!韭菜不共戴天!茼蒿笑得臉都綠了!油菜已面色發紫!菠菜有話要說!芹菜滾過不說話!魚腥草穩居寶座!香菇來戰!萵苣揭竿而起!黑木耳深藏功與名……
隨後,新浪微博許多用戶都發起了關於“最難吃蔬菜”的投訴。截至記者寫稿時,參與討論的網友超過13萬,而“最難吃蔬菜”也成了微博最熱話題之一。
在網友的投票結果中,苦瓜、魚腥草、香菜位列最難吃蔬菜前三位。但是,從評論可以看到,對於這個結果,也有很多人表示不服。
這似乎是可以料見的。每個人對食物的感受不一樣,為了強調這種區別,我們的祖先曾用了四個字來形容——眾口難調。
專家觀點
那么,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個體對食物感受的差異呢?
南京市中醫院脾胃病科金小晶主任介紹,這種差異首先與我們的成長環境、飲食習慣有關,“比如說,我國南方人喜甜,而北方人喜鹹;又或者拿蔬菜來說,中國人習慣炒著吃,而外國人尤其是西方人卻習慣生吃。”
但是,我們也發現,排除成長環境、飲食習慣的差異,我們同一家庭里的成員,在食物的選擇上,也各有喜惡。那么,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金小晶主任介紹,人對於食物的感受差異主要源於人的末梢神經對於自己身體狀況的把握。通常來說,導致末梢神經排斥一種食物的原因,包括病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兩個方面。
“病理因素就是生過某種疾病後,對食物的感受開始不一樣。生理因素主要包括感覺器官和消化功能的差異。”金主任介紹,人們常說的兒童挑食,很多就是因兒童消化功能沒有發育完全。
不過,金主任也介紹,在對食物的感受中,味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別人覺得花椰菜好吃,而我卻覺得有股怪味?記者搜尋發現,在20世紀90年代,耶魯大學的琳達(Linda Bartoshuk)教授曾提出超級味蕾的概念,他指出,有一類人味覺敏感性較高,他們的味覺敏感性往往高出常人2-3倍,所以,擁有超級味蕾的人,能察覺出別人無從感受的食物味道,這也是有些人覺得花椰菜有怪味的原因之一。
金主任介紹,“超級味蕾”的概念並不流行,不過,味蕾發達的人往往對食物的刺激比較敏感。
另外,味蕾的數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到45歲以後味蕾細胞逐漸變性萎縮,數量減少,味覺也會慢慢減退,“80歲以上的人對食物的刺激常常比較遲鈍,這也是味覺退化的一個表現。”
要如何保護我們味蕾的敏感性呢?金主任介紹,預防口腔疾病很重要,而且要充分發揮牙齒的咀嚼功能,促進唾液分泌,以增加味蕾敏感性。另外,食物加工過程中不宜多加鹽和糖,因為過量的刺激會降低味蕾對食物的反應。三是平時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促進味蕾細胞的代謝。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身體鍛鍊也都是行之有效的提升味蕾敏感度的方法。
微博走紅
對於這條微博的走紅,很多網友用了一個詞——莫名其妙。不過,河海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老師張健挺認為,這條微博走紅,其實暗合了大眾追求娛樂的心態,“這條微博本身確實具有心理接近性、可討論性,但是,能引起這么大範圍的討論,還是因為在傳播過程中,網友們的遊戲性的心態”。張老師介紹,從傳播學角度來說,除了功利性的傳播,還有一種遊戲性的傳播。而在進行遊戲性傳播時,傳播者只有一個目的——尋找樂趣。
不難追憶,在不久之前,一句無厘頭的“賈君鵬,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也曾紅遍網路,那么,這兩種走紅是否有類似之處呢?張老師介紹,一種現象在網路走紅,都是因為它滿足了大眾的某種欲望,比如“最難吃蔬菜”對於遊戲心態,比如“鳳姐”對於審醜欲,又如“艷照門”對於窺私慾。
網路極大地壓縮了時空,降低了傳播的成本,使得人們在傳播時,既獲得快感,又得到了適度躲藏,“這種時候,人是很真實很放鬆的。這種種反常的非主流的現象走紅網路,其實反映了社會存在緊張情緒,卻缺少可以釋放的空間。”
張老師認為,只要不過度的話,這種參與調侃的方式,也不失為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