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 者:許長榮,石穎川 編著
出 版 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時間:2008-7-1
版 次:1
頁 數:266
字 數:150000
印刷時間:2008-7-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02286856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傳統建築、節目文化、傳統婚慶習俗、信仰與禁忌、民間藝術文化以及民俗旅遊等各個側面。深入淺出地敘述了中國民俗文化的歷史和現狀,生動的語言,精美的圖片,豐富的人文蘊涵,向讀者展開了一幅精彩、生動的民俗畫卷。
目錄
一、服飾文化 舞動的身體
旗袍——東方韻律美的縮影
魚皮服飾——松花江上的勞動彩旗
朝鮮族服飾——樸素與大方的詮釋
蒙古袍——豪爽豁達隨身帶
袷袢——掀起你的蓋頭來
藏族服飾——青藏高原上飄揚的舞姿
納西族的“巴妙”——肩擔日月,背負繁星
苗家服飾——穿在身上的一部史書
白族服飾——蒼山洱海,“風花雪月”
傣族婦女服飾——金孔雀開五彩屏
涼山彝族服飾——少變的晴雨表
佤族服飾——山地里的紅與黑
畲族“鳳凰裝”——鳳凰送來祥瑞衣
黎族筒裙——織出自然美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旗袍——東方韻律美的縮影
滿族服飾的特點是長袍馬褂,束腰窄袖。長袍又稱旗袍,通常是左衽、無領、四面開襟、束腰、窄袖,袖口為馬蹄袖,便於騎射。馬褂又稱“行褂”,是套在長袍外面的服飾,高領對襟,四面開又,長及腰部,兩袖較短。長袍馬褂、白襪青鞋是典型的男裝,現已退出歷史舞台。婦女的旗袍基本上與男子相同,但很講究裝飾,通常在領口、袖頭、衣襟等處鑲嵌幾道化絛或彩色的牙子。清末北京等地曾流行“十八鑲”,即鑲十八道牙子。女式旗袍因充分表現了中國婦女的形體韻律之美和文靜賢淑的性格,現已發展成了代表中國民族女性特色的服裝,至今仍然流行。
清代早期的旗袍,風格樸素,形制嚴格,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了滿人服飾的特點:線條簡練,紋飾自由,色彩素雅,腋部明顯收緊,袖口較小,兩側不開衩。根據出土的實物考證,清初的旗袍還未出現後來代表其標誌的立領,而只是簡單的圓領,並在領口邊緣鑲以精細的滾邊,穿著時可在脖頸上搭掩一條領巾作為裝飾。清後期,旗女所穿的長袍,衣身寬博,造型線條平直硬朗,衣長至腳踝。“元寶領”十分普遍,巰高蓋住腮碰到耳,袍身上多繡以各色花紋,領、袖、襟、裾都有多重寬闊的滾邊。至成豐、同治年間,鑲滾達到高峰時期,有的甚至整件衣服全用花邊鑲滾,以致幾乎難以辨識本來的衣料。旗女袍服的裝飾之繁鎖,幾至登峰造極的境地。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於滿族統治政權的消亡,旗袍穿著者漸少。西式中式裝扮紛繁並處,舊式的旗女長袍被摒棄,新式旗袍則在亂世中開始釀成。20世紀20年代中期,受西方服飾影響,旗袍的主要樣式演變為袍身寬鬆。袖口寬大,袍長至腳面,四周作滾邊。上海的摩瞀女子在上襖外罩一件無袖的馬甲。馬甲式旗袍一出現,迅速風靡全國。20世紀30年代初期,旗袍的外擺逐漸收斂,腰身及袖口相應縮小,長度縮短至小腿;30年代中期,領口增高,可裝三個紐襻,長度加長,四周的滾邊變窄。為便於行走,下端衩高至大腿,合身的裁剪,充分顯示了女性的曲線美。也正是這段時期,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裝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30年代後的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以後的旗袍基本沒有跳出該種廓形,只能在長短、胖瘦及裝飾上略作變化。三百年來,旗袍不斷地演變發展,由最早的寬腰身直筒式逐漸形成現在的線條清晰自然,緊身合體,更能顯出女性身體的曲線美。旗袍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充分顯示出中國女性文靜典雅、淳樸溫厚、舉止端莊的獨特民族風格。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布料、絲綢、錦緞做成的旗袍,穿在髮髻高挽、身段窈窕的中國女子身上,所呈現出的東方的美、東方的神韻,令人嘆為觀止。這時,旗袍已超脫了一般意義上的服裝而上升為一種文化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