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外囊

最外囊

島葉皮質下薄層白質為最外囊,最外囊深部薄層灰質為屏狀核,屏狀核深部白質為外囊,外囊深部核團為豆狀核。

基本信息

一、概述:

(一)屏狀核:

系基底神經節之一。是一薄層灰質板,位於腦島皮質和殼核之間。其內側面平坦,與殼核之間的白質叫外囊。屏狀核的外側面高低不平,與腦島皮質之間的白質叫最外囊。屏狀核是由腦島皮質深層分離出來的,可能是紋狀體的一部分。

(二)豆狀核:

屬於基底核,位於腦島的深部、丘腦的外側。其形狀似雙凸透鏡,外側面較平,同屏狀核之間只隔以外囊。其前端腹側與前穿質相連。其內側面與內囊相連。在水平斷面上,可見到豆狀核呈尖向內側的楔形,並被內側、外側髓板分隔為三層:最外側的一層呈赤褐色,稱為殼核(putamen),殼核與尾狀核頭之間有灰質索相連;內側兩層顏色較淺,稱其為蒼白球(globuspallidus)。蒼白球又被內側髓板分為內側和外側兩部分。在蒼白球和豆狀核袢的腹側有細胞團塊,稱無名質(又叫基底核),位於視束的背側,在前連合下方伸向嘴側。無名質是由大多極細胞組成的,細胞內含有黃色脂色素,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無名質的散在細胞也分散到內、外髓板里。

二、島葉的纖維聯繫和功能:

最外囊為島葉皮質下的白質,與島蓋部白質相融合。最外囊深部依次為屏狀核、外囊、殼核和蒼白球。島葉被上縱束環繞,上縱束為呈C形連線顳區與額、頂區的聯繫纖維。鉤束連線島葉和旁邊緣繫結構如顳極、眶回的尾部,並在邊緣系統的內部結構間相互聯繫(杏仁核、鉤、胼胝體下區和直回)。這些纖維經過島閾部。屏狀核是位於島葉皮質下白質纖維束間的灰質,將該部位纖維束分為最外囊和外囊。部分研究者利用纖維分離技術顯示屏狀核和外囊均可分為兩部分:腹側部和背側部,兩者有著廣泛而複雜的纖維聯繫。額枕束經過島葉下部皮質下,位於最外囊和外囊纖維束內,聯繫額、島、顳和枕區。額枕束和鉤束解剖關係緊密,難以完全和精確分開。鉤束、前聯合、部分額枕束、丘腦下腳構成顳乾,在島葉前界和側腦室顳角之間進入顳極。島長回在顳平板處延伸至Schwalbe回和杏仁核。殼核位於外囊內側,與內囊中心部毗鄰。環島溝區直接向內側部分離可直達內囊區,與中心部分離可至殼核。

三、島葉病變與術後併發症:

與島葉相關的常見病變主要包括:島葉膠質瘤、海綿狀血管瘤;島葉癲癇;高血壓性基底節區、丘腦區血腫及大腦中動脈動脈瘤等。島葉區病變常採用經外側裂經島葉入路。島葉區病變手術後常見的併發症為偏癱和語言功能障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