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畫家…曾漢章
小時候,他看到祖母晾曬古畫,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鳥、走獸等,讓曾漢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個人作品
當時,他用石頭、樹枝學著畫,沒有燈,便捉來螢火蟲裝在空瓶子裡當作燈,有時找著了筆墨就去臨摹。早也畫,晚也畫,手痛了,胳膊酸了,指頭腫了,家具上、牆上、門上、地上到處都是他的畫。
曾漢章14歲那年,到當地畫家白雲亭(白安民)的門下學國畫。憑著他的聰明和勤奮,在1959年全省的國畫賽上,他的水墨畫《牧歸》獲獎。大紅的銅牌及300元獎金,讓他喜不自勝。當年他才20歲,是獲獎選手中最年輕的一位。
1961年,全省舉行美術作品展,他那幅高1.5米,長12米的速寫《變通圖》,是他從石門縣汽車站乘車至慈利縣的岩巴渡周家村的速寫。這幅畫記錄了100公里行程中風景秀麗的土家山寨、鄉土民情,活靈活現,構思獨特。“文革”過後,已到不惑之年的曾漢章重新拿起了畫筆。他一心想把逝去的歲月彌補。他隔壁一青年學練二胡,整日咿咿呀呀的琴聲,使得要在安靜環境裡工作的曾漢章難以集中精力。於是,他索性二胡弦響一下,他畫一筆,動靜結合,畫成後居然效果不錯。
1995年9月,他創作的《八千英魂震山林》畫,畫面描寫的是李自成兵敗隱居夾山後,其夫人帶領8000女兵在濱湖一帶作戰的場面。此畫獲“中國農村巾幗書畫展”優秀獎,並作為慶賀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的參展作品。
1997年,曾漢章的《夾山全貌復原圖》,為陝西米脂縣李自成博物館收藏,同年作品《山寨戀歌》在南京大學江蘇畫刊美協組織的美展展出,並被湖南大學出版社的《有關李自成雜談》一書作為封面。
社會評價
曾漢章的自傳畫共28幅,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6幅)描繪了從他出生,自幼習畫到青年畫家的求索路。比如,第2幅中畫出了幼小的他,從祖母曬畫中產生濃厚的畫畫興趣。他面對著山羊、草地,把地面當紙、樹枝當筆,畫得如痴如醉。第6幅是他撐起畫板、頭戴草帽,在高山密林之處勾畫山川美景。第二部分由7至20幅畫組成,反映出了他中年的艱辛與磨難。不過,生活的困頓,擋不住他畫畫的熱情。第19幅為青山綠水,他背上日常生活用品,一邊採藥,一邊放眼美麗的湘西山水。曾漢章說:“那時候,我在心裡默默地埋下了創作的種子。”第三部分有8幅畫面,展現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他欣喜若狂,又拿起了畫筆,把藏在心底的大好河山畫下來。28幅畫面,如同人生長卷,反映的是他對生活的嚮往和對藝術的追求,讓人看後回味無窮。
曾漢章50年來專攻水墨山水畫,畫得最多的是松,尤為是紮根在山崖的勁松。情寄於石門山水的他,對石門的山山水水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他通過繪畫,藝術再現歷史,為家鄉人民吟唱一首舒緩自如、古樸清純的山鄉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