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家書:中國古代成功學四書

曾國藩家書:中國古代成功學四書

《曾國藩家書:中國古代成功學四書》是2011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國藩。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曾國藩在為官從政、用人鑒人方面的智慧,常使後世之人欽佩萬分,從毛澤東到蔣介石無不對其推崇備至。他在官場之中常常能精準地識人用人,可謂對周遭人等的心性拿捏得恰到好處,做到了量才施用,合理指派,同時在防人、制人方面也極具手腕。形形色色人等都被他牢牢控制,為他謀取事業上的最大成功建主了堅實的人脈基礎,從而縱橫官場,功成名就。從一介普通的草根,成就了一番偉業。因而,後世之人讚譽他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也就不足為怪了。

《曾國藩家書:中國古代成功學四書(精選白話紀念版)》從曾國藩龐雜的家書中精選出最具有實用價值的153篇,精心點校翻譯,內容涵蓋學習、修身、家族、教育、職場仕途、領導力、用人、財富、社交、養生十個方面。其中提出的諸多見解皆是曾國藩歷經草根奮鬥、戰場廝殺、官場沉浮總結出來的,因而言淺意深,雖看似瑣碎的家長里短,卻是個人成功的必修絕學。時至今日,《曾國藩家書》中的名言名句已經成為現代部落格、微博轉載轉發最多的內容之一。可以說曾國藩所獨創的為官之道、用人之術、管理之法、處世之方,對於今天在仕途、職場上掙扎打拚的人們來說,更加具有實用的指導價值。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宇伯涵,號滌生,諡文正,1811年出生在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一戶農家。他16歲考中童生,後赴京趕考,中進士後留在京師,開始了連越十級的升官之路,37歲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1852年,曾國藩回家為母親守孝期間,太平天國興起,曾國藩自組湘軍,奮勇拼殺,一舉推翻太平天國,為清王朝立下赫赫戰功,後歷任兩江總督、直隸總督,直至官居一品。

縱觀曾國藩一生,當國家政權危急之時,他身先士卒,展現出卓越的軍事領導才能,平定了方戰亂。但他擁兵而不自重,道德修養深厚,甘當臣子,直言進諫,為苦難民眾奔走疾呼。洋務運動中,他大力推崇“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科技興國理論,並開創了中國近代史上多項第一:開辦了中國第一家近代軍工廠、製造出中國第一艘輪船、派出中國第一批留學生,這些功績被永久地載入了史冊。人格修養方面,他主德、主功、主言,思想理論也廣受後世讚譽。作為個人來說,曾國藩無疑是一個徹底的成功者,由一介草根平民在晚清力挽狂瀾,成就一番傲人的事業。後世稱其有十三套學問,其中唯一流傳下來的,關於他如何在官場社會中做人、用人、管人的成功心得,就寫在他給家人的家書之中。一部《曾國藩家書》從其被編纂成書之曰起,便被視為在中國最實用、有效的成功指導。

圖書目錄

編者序:治世安邦的名臣,為人處事的楷模

導語:為何人們愛讀《曾國藩家書》

第一篇 學習:知識改變的不是命運,而是獲得成功機遇

學業精才能混社會

每天都要看書才不虛度

用對方法才能開卷有益

在家練好功夫再去闖天下

秀才就是世家的招牌

做學問就像是用鍋熬肉

惟奮鬥者得功名

讀書學習也要有天賦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

不要為了考試而讀書

魚跳龍門往上游

清空杯子再行注滿

讀書求學永無止境

不要容忍自己的無知

第二篇 修身:懶惰與驕傲是失敗者的共同點

遵守父親保身之則

在自我反思中獲得進步

不應暴露自己有多聰明

生逢亂世要學會隱忍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成大事先要學會忍

要學會閉起口來靜靜聆聽

成功始於平和心態

對人誠懇,對事精明

適時保留自己的意見

要比就比誰更有修養

……

第三篇 家族:不要忽視最堅實、有力的家族資源

第四篇 教育:傳承家族理念比傳承財富更重要

第五篇 職場仕途:升職升官未必全靠背景

第六篇 領導力:學會管理別人,還要學會被管理

第七篇 用人:可以不識字,但不能不識人

第八篇 財富:不會省錢的人,自然也不會賺錢

第九篇 社交:結交良朋益友關乎一生成敗

第十篇 養生:身心並養,健康才有福道

附錄:曾國藩年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