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 秋入南開大學,二年級時又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此期間,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國社會的黑暗現實,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情緒,經過幾年醞釀、構思,1933年在清華大學四年級時,完成了他的處女作多幕話劇《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第一次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華,引起了戲劇界的震動。作家在談到寫作意圖時說,《雷雨》是在“沒有太陽的日子裡的產物”,“那個時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於舊社會的昏暗、腐惡,我不甘模稜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筆。《雷雨》是我的第一聲呻吟,或許是一聲呼喊”.“寫《雷雨》是一種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種情感的洶湧的流來推動我,我在發泄 著被壓抑的憤懣,毀謗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
繼《雷雨》之後,曹禺又寫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等劇本。《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成就最高。解放後,曹禺有《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等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