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址變遷
488年(北魏太和十二年),始建乘氏縣於今菏澤城區,直至1166年(金大定六年)。其間,除隋末唐初戰亂乘氏縣一度廢置外,歷北周、隋、唐、五代、宋及金,共678年其名未變。
1129年(南宋建炎三年),乘氏縣被金軍占領。當地百姓多隨宋南遷;加之連年水患,戶口大減,乃於1166年(金大定六年)廢乘氏縣,其地並於濟陰縣(濟陰古城在今定陶縣力本屯鄉境內)。又二年,黃河泛濫,大水平地逾丈,濟陰城圮於水。曹州太守趙世安將曹州和濟陰縣治均遷於今城。這是菏澤城第一次為州治。自此,為濟陰縣治達200年。
1368年(明洪武元年),因黃河水患又廢除濟陰縣,其地直屬曹州。州治先遷至安陵鎮,再遷盤石鎮(曹縣城)。今城改稱古雄鎮。1446年(明正統十一年),巡撫山東大理少卿張驥奏以河北人民漸廣,差賦不便,仍以金乘氏縣舊址復置曹州。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升曹州為府,附郭置菏澤縣,即今菏澤市城址。
城垣變化
1446年(明正統十一年),原曹縣知縣范希正遷任曹州知州,乃利用舊州址,度勢規劃,始築城池;劃方隅,定民居,立廨舍,構儒學,初有街道,奠定了今城基礎。城池經多次繕修、增築,至1512年(明正德七年)告成,歷時66年。城周12華里,城牆高2.5丈,堞高5尺,趾寬3丈,池深1.5丈,廣4丈。建有四門:東曰“東秩”,西曰“西成”,南曰“阜民”,北曰“拱辰”。門上建戍樓,門外有吊橋,城四角築有敵台。
1522年(明嘉靖元年).知州沈韓離城5里築護城堤防水。1620年(明泰昌元年)巡道許鼎臣又加葺城面,修飾城樓。設四城樓:東曰“青波旭日”,南曰“風入虞弦”,西曰“鳳台霜曉”,北曰“雲里蓬萊”。復於城門額嵌石為匾,東曰“雙河”,南曰“南華”,西曰“鳳山”,北曰“濟陰”。
1767年(清乾隆三十二年)知府樊濬改土城牆為磚牆,周長1872丈,根寬1. 6丈。設炮台26座,水簸箕84道,門樓4座,垛口3134堵,馬道斜牆8堵,馬道門樓8座。
1938年至1948年,十年間城牆兩次重修,三次拆除。六十年代初開始在城牆遺址上植樹,現已成林,成了濃蔭覆蓋的綠化帶。城內街道縱、 橫各7條, 相互交叉,狀若棋盤。交叉點稱隅首,共23個(其中名稱不詳的5個)。以隅首為界,街分數段,各段長短大體相等,通名叫巷。東西巷32條(其中有2條名稱不詳),南北巷26條,共58條。民國初改巷稱街。
1933年(民國22年),統一為街命名。東西街36條(其中一條名稱不詳),南北街36條,共72條(包括四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