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各莊村

曹各莊村

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轄村。 曹各莊地區呈矩形,面積0.04平方公里。有東西向主街2條。該村地處永定河西岸平原,地勢平坦,海拔89.5米。明朝時期已成村落,曾名曹哥莊、曹家莊、後改稱曹各莊,沿用至今。從1994年起,該村連續4年被北京市政府評為“首都文明村”,1997年被門頭溝區政府授予“小康村”稱號。曹各莊天主堂位於門頭溝區曹各莊村,始建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由家住曹各莊,在北京西什庫教堂供職的陸神父聯絡橋戶營的東崔家、西崔家、安家及曹各莊的陸家四家共同出資修建,名為若瑟堂。在義和團運動中,教堂曾被燒毀,宣統末年,由西什庫教堂的一位法國神父出資,在曹各莊又重建了教堂,就是現今的天主堂,當時隸屬於長辛店堂區,由陸神父的侄孫子陸德茂主持日常的宗教活動,當時教友約有300餘人。文革期間,天主教被迫停止活動,曹各莊堂被改作了生產隊的倉庫。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實,於1995年,曹各莊堂翻修完畢,名為“聖心堂”,1995年12月19日由傅鐵山主教舉行祝聖開堂儀式。1996年至1999年馮國新神父任本堂,1999年11月份至今,由張洪波神父任本堂。

村情概況

位於鎮域北部地區,東鄰橋戶營村,西接馮村,南界上岸村。面積0.8平方公里。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降水量600~650毫米,無霜期170~180天。聚落呈矩形,面積3.5萬平方米。村民255戶,66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 000人。除少數滿族外,余皆為漢族,主要為張、王、李、陸4姓。村北建有永興住宅小區,入住居民1 700餘人。明朝時期就已成村,曾稱曹哥莊、曹家莊,後改用現名。

經濟發展

曹各莊村 曹各莊村

耕地面積133畝,其中糧田73畝,年產糧食4.1萬公斤。村東有果園60畝。年內累計養豬1 400頭。村經濟以房地產開發和建築業為主,兼營其他行業,1997年全村收入達3 034.3萬元,人均3 732元。至1997年底,全村共有9家企業,其中永興住宅合作社、永瑞建築工程隊、永興盛金屬結構加工廠、九龍興砂石廠和鑫飛龍服裝公司為骨幹企業。建有老年活動站、圖書室、醫療室等公共福利設施,村西有新建的永興綜合市場。有108國道經過,通931路公共汽車。從1994年起,該村連續4年被北京市政府評為“首都文明村”,1997年被門頭溝區政府授予“小康村”稱號。

現狀

曹各莊村位於永定鎮北部,全村總面積0.08平方公里,距區政府駐地3.5公里;南距鎮政府0.8公里,西距馮村0.7公里,東與橋戶營接壤。途徑的公車有:959、977、977支、890、981、960、931。曹各莊村總人口935人。2010年因捷運S1線和長安街西延工程建設需要,已經進行整村拆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