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街道[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書院街道]

書院街道[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書院街道]
書院街道[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書院街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書院街道位於孝感城區西南部,為孝南區政府所在地,歷來是孝南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街道辦事處成立於1987年,為孝南區政府派出機構,轄12個社區。全街國土面積11.3平方千米,總人口74012人。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孝感古為安陸縣地。春秋戰國為楚地。秦屬南郡。三國時屬江夏郡。劉宋孝建元年(454年)以漢孝子董永賣身葬父之美德置孝昌縣。後唐同光二年(924年)以避皇祖國昌之諱改“昌”為“感”。故稱“孝感”。孝感縣、孝感市和孝感城由此得名。

書院街道是1987年撤區建街道時的建置。晚清時期,縣下設區、鄉、會建置時城區為首善區。轄區的北門內、北門外、西門內、西門外分別歸屬從仁會、齊仁會、公義會、遷喬會管轄。中華民國時期首善區城區取名首善鎮。1949年4月,孝感縣解放成立縣人民政府時,首善鎮改名城關區署。1949年7月,城關區署改名城關區公所。1950年9月成立城關鎮人民政府。1958年9月,根據中央關於建立人民公社的決定精神,城關鎮人民政府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1959年3月,恢復城關鎮人民政府。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運動開始。1968年2月,城關鎮人民政府改名城關鎮革命委員會。1975年2月,城關鎮革命委員會易名城關鎮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79年2月,再次恢復為城關鎮人民政府。1983年12月,改城關鎮人民政府為孝感市(縣級)派出機構環城區公所。1986年9月撤銷環城區,將原轄的書院街和後湖鄉建書院街道,設書院街道辦事處。1987年9月,撤區並鄉時,書院街道辦事處調整為書院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

行政區劃

1949年4月設區建制,首善鎮改名城關區署。書院轄區街道屬城關區署管轄。

1949年7月,城關區署易名城關區公所。書院轄區街道屬其管轄。

1950年8月設小區、小鄉鎮建制時,城關區改名城關鎮人民政府。書院轄區街道屬城關鎮人民公社管轄。

1958年9月,區鄉體制改革,城關鎮改為城關鎮人民公社,西門內正街、外正街、府后街、書院街為一大隊,北正街、北門外正街、北池為二大隊。

1959年5月,改名城關鎮人民政府。

1968年1月,改名城關鎮革命委員會。

1975年2月,改名城關鎮公社革命委員會。書院轄區增加蔬菜大隊新華大隊。

1979年2月,恢復城關鎮人民政府。

1984年2月,根據國務院〔1983〕35號檔案精神,撤銷人民公社,恢復區鄉建置,城關人民公社改名環城區,下設後湖鄉。一大隊、二大隊改名為西正街辦事處、北正街辦事處。書院轄區增加光明村、後湖村、汪窯村、季廟村4個農業村。

1986年8月,撤銷環城區,將西正街、北正街合併為書院街道辦事處,轄後湖鄉。

1987年,建立書院街道辦事處,轄書院、北池、北外、向陽、5個居委會,光明、城西、汪窯、後湖、季廟5個村民委會員。

2004年至2008年,城西村、後湖村、汪窯村先後改制為社區居委會,書院街道成為轄8個社區,5個居民小組,2個村民委員會、13個村民小組的孝南區派出機構。

地理位置

書院街道位於孝感市孝感古城中心並西南近郊。域內老城區是孝感古城中心。轄區東沿槐蔭大道(316國道)南側至孝感市客運中心,與廣場街、新華街接壤;西迄河口大橋(一橋),與臥龍鄉長湖村、復興村、衛東村隔澴河相望;南至解放街與新華街道隔街分治;北至孝感人民廣場、孝感市中心醫院,與廣場街道一宮村、朋興鄉掛口村毗鄰。跨東徑113°53′至133°55′,北緯30°54′至30°57′。

書院街道的書院街原名跑馬街,位於老城區汪公池東沿。1816年,明朝國子監生張翰選在此設立講學堂後,地方文人名士相繼設立詩社,賦詩作文,一時風雅稱盛,成為明、清時期孝感的“西湖書院”。因此於民國三年(1914年)改名書院街。

自然資源

全街擁有耕地71公頃、水域72.3公頃、林地26.7公頃,出產蔬菜果品、水產畜禽、苗圃花卉,是孝感城郊有名的生態農業區。

人口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書院街道常住總人口74012人。

經濟

書院產業繁榮。書院科技產業園,聚集立銳電機、紫泰鋼構等工業企業,產業園規模不斷壯大。書院素有城區“金西門”之稱,擁有商業街8條、集貿市場2個,大小商戶總數達到4435家。百年老店“孝感米酒館”是享譽全國的中華老字號,成為孝感市對外開放的重要名片;孝感商場是城區第一家大型綜合商場,始終是展示城區商貿發展軌跡的標誌性企業。

2017年,全年共實現財政收入13158.4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01.2%,同比增長13.3%,其中國稅9002.8萬元、同比增長12.7%,地稅 4155.5萬元、同比增長14.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4700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0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2722.3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00.4%。實現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3477萬元,占全年任務的100%。

交通

書院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書院地處孝感老城區中心,處於“孝漢一體、市區一體、城鄉一體、雲孝一體”戰略部署實施的核心區域,也是南城新區澴川風景區規劃建設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更加彰顯。轄區東連武漢、西接雲夢,107國道橫貫東西,城站路、寶成路、航空路直通南北,距離武漢市區50千米、武漢天河國際機場32千米、雲夢縣城20千米;全街大小幹道56條,總長度達到20.058千米,其中通村公路8.7千米,道路硬化率99%。

文化

書院歷史悠久、底蘊豐厚。書院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街,境內西湖橋始建於五代後周時期,是孝感城區現存的千年古蹟,2008年被列入湖北省第五批重點保護文物;“西湖酒館”、“琴堂槐蔭”名列“孝感古八景”。書院因文化底蘊豐厚而得名,明清時期的“仁和書院”、“經正書院”、“西湖書院”,民國時期的私立啟環中學、女子初級師範學校,建國後的孝感高級中學(省級重點高中),先後在此設立,成就了文化老街的美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