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蹟簡述
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曲江樓是新四軍蘇北指揮部舊址,已經被闢為泰州市姜堰區新四軍革命紀念館。歷史背景
曲江樓的歷史,早已經被姜堰人熟知,地處蘇中地區里下河平原的姜堰,歷史上號稱是是海水、江水、淮水的交匯處,古有“三水”之稱;而曲江樓之來意是因為白求恩橋這條河是古代運鹽的交通要道,因為曲江樓處在水流拐彎的地方,所以叫做曲江樓曲江樓原來是做酒樓旅館之用,是一座典型的中式建築,內部雖小,但是五臟俱全,歇山頂、硬山頂等中國古建築傳統風格都在這裡得到了套用。
1940年9月27日,陳毅在此召開蘇北八縣軍民會議,宣傳我黨抗日主張,商談團結抗日大計。左側次間為陳毅臥室,有床、桌、椅、幾、案、台等32件(套)文物。樓上後樓後廊檐中辟有五間通連曲折式的陳列室,97幅革命歷史圖片,再現了當年新四軍蘇北指揮部的歷史背景和豐功偉績,所以成為中國革命歷史上的重要遺址。
景點詳述
曲江樓歷經滄桑,但主體保存完好。作為陳毅執行中國共產黨團結抗日主張的歷史見證,1985年,原泰縣(現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政府公布曲江樓為文物保護單位。為“以昭永久,教育後人”,在江蘇省人民政府支持下,1986年原泰縣人民政府將該樓於原址整修。1997年,省委宣傳部、地級泰州市先後將該樓公布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8年3月,曲江樓被泰州市全民國防教育委員會公布為全民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3月,中共泰州市委組織部公布曲江樓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基地。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2005年初,姜堰區對曲江樓進行內外整修,蒐集增加了大量革命史料。一樓的革命史料陳列室,以大量的照片、史料、實物展示了1940年9月以來與姜堰有關的革命鬥爭歷史。二樓的抗日戰爭紀念室分“百萬旌旗抗戰開”、“抗日合作見精誠”和“紅旗十月滿天飛”三大部分,再現了當年新四軍東進等一系列反映姜堰人民抗日鬥爭的歷史,警示人們以史為鑑,勿忘歷史。
曲江樓館藏文物很豐富,品位較高。其中有新四軍指揮員彭沖、陳丕顯、管文蔚、惠浴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書法作品,有新四軍老戰士和全國知名書畫家的精心之作,總計200餘件。截至目前,曲江樓已接待社會各界觀眾數十萬人次。
遠遠望去,曲江樓門面開闊,檐宇寬敞,脊檁筆直堅挺。外圍大門中西合璧,門堍翹角飛檐,院牆間置透風花窗,古雅莊重。推門而入,踩著鵝卵石鋪就的地面,清風撲面而來。
前樓檐下新懸早年中共泰縣縣委書記彭沖題書“曲江樓”匾額一方。大廳屏風上懸清代末科狀元——南通張謇(民國時期實業家)題書匾額“觀濤處”,兩側置抱柱楹聯“好一座危樓誰是主人誰是客,祗兩間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風”。屏風前立陳毅半身塑像,凜然逼真。
站在大廳里,凝視著陳毅塑像,耳邊似乎還迴響著當年陳毅同志慷慨激昂的聲音和各界人士聲援的回響。在曲江樓,《陳毅在姜堰》一書引人注目。該書為紀念陳毅同志誕辰105周年,由姜堰區委宣傳部、新四軍研究會和史志檔案辦公室組織編纂,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全面記述和客觀反映了陳毅同志1940年9月率部攻取姜堰後,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姜堰曲江樓召開蘇北八縣軍民代表會議,提出“擊敵、聯李、孤韓”的“六字”方針,正確處理黨內外、敵友我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關係,建立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奠定蘇北根據地的基礎,打開華中抗日根據地新局面的豐功偉績。該書的出版發行,得到了陳毅、粟裕、陳丕顯等老新四軍將帥親屬,曾在姜堰戰鬥過工作過的新四軍老同志和國家、省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陳毅元帥長子陳昊蘇並為該書題詞:“正義之師,高歌猛進,光榮序曲,人民必勝。”
《陳毅在姜堰》全文14萬字,運用報告文學筆法,層次分明,表述清楚,文字流暢,生動具體,是一部史實性準、可讀性強的愛國主義普及讀物和優秀教材,對廣大人民民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激勵廣大青少年愛黨、愛國、愛鄉的熱情將發揮積極作用。
曲江樓曾迎來4位特殊客人。他們是潘仲賓老先生的兒子潘遵察一家,專程從泰州市海陵區乘車過來拜謁曲江樓。他們向陳毅同志塑像鞠躬致禮後,邁進曲江樓革命史料陳列展廳,四下尋找先輩——潘仲賓老先生的相片。潘仲賓老先生是當年在曲江樓參加蘇北八縣軍民會議的姜堰民眾代表之一。當時,他所經營的潘億泰豬行是姜堰最大的豬行。
潘遵察先生生於老泰州城內,這次來特地帶上新婚的女兒、女婿。在他的要求下,女兒和女婿在祖父的相片前深深地鞠了三個躬。接著,潘遵察先生還教育他們好好工作和生活,像爺爺那樣為社會多作貢獻。在曲江樓東側的八縣軍民代表大會會場內,潘遵察先生還向陳毅同志塑像鞠躬致禮。
潘仲賓老先生參加的蘇北八縣軍民會議是1940年秋天舉行的。當時,陳毅同志邀請了大量民主人士在曲江樓參加會議。潘先生在會上發言,支持新四軍東進抗日,並與50多位士紳一起聯名給韓德勤、蔣介石拍發電報,呼籲團結。雖然後來他受反動派迫害,舉家遷往泰州城,放棄在姜堰的家業,但他還是一直堅定地站在黨和人民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