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延坤

曲延坤

曲延坤,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編審。1933年1月生。萊州市沙河鎮大曲家村人。1955年出版第一篇小說《收音員小王下鄉記》,195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編輯工作。1988年當選為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基本信息

參軍未入伍

曲延坤1949年1月在參軍熱潮中離開家鄉。但參軍未入伍,因是高小文化的“知識分子”,被選送到培養地方幹部的西海建校學習,結業後分配到濰河岸邊的昌邑縣工作。這是個民風淳樸、風光秀麗的地方。在工作中他產生了創作慾念,走向了業餘文學創作之路。

文學創作之路

起步時期

他的第一篇小說《收音員小王下鄉記》(1955年山東人民出版社)獲得好評,被收入《全國青年文學創作選集》和《農村文庫》,之後發表、出版的短篇小說《旅途》、《孫二牛的故事》等,也反映較好,著名作家王希堅,山大教授、文藝研究家孫昌熙都作過評說。認為小說貼近生活,語言清新,人物血肉豐滿,親切可信。他的創作很快便引起當地黨組織和上級文化宣傳部門的重視。

1955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56年出席全國青年文學創作積極分子代表大會,並被選送到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文講所是培養中國作家的最高學府,在那裡他聽了許多名家的講座,廣泛涉獵了古今中外名著,視野大開。

活躍時期

學習結業後,他由昌邑縣委宣傳部調進省文聯文學部,負責青年文學創作輔導工作。這是他從事文學創作的最活躍時期,相繼創作發表了《妹妹》(獲《山東文學》特別獎)、《槐花曲》、《張福貴》等數十篇小說、散文和報告文學作品,出版了中篇小說《腐朽的靈魂》(上海新文藝出版社),小說集《雙鳳》(山東人民出版社),還為沂蒙山區戰鬥英雄左太傳整理創作了長篇革命回憶錄《山中獵手》(山東人民出版社)。這期間的創作,他在對社會認識的層面上和對藝術的探索上,都有一些變化,作品既有頌揚,也有批判。他的中篇小說《腐朽的靈魂》和短篇小說《劉區長和他的愛人》,因是“干預生活”之作,出版和發表後反響強烈;但是1957年那個特殊年月,也差點遭到厄運。

1962年,由於工作需要,他轉做文藝編輯工作。先後擔任過《山東文學》小說組長、山東人民出版社文藝組(山東文藝出版社前身)負責人、《作家信息報》社主編等。這位從縣城走進省城的青年作家,深知編輯對作者特別對生活在基層的業餘作者的成長有多么重要。於是他放棄個人創作,全身心地撲到工作上去。

投入工作

在長期的編輯工作中,他為省內外山東籍著名作家峻青、曲波、馬少波、馮德英、李存葆等編髮過多部書稿;為王金年等30多名現已成為全國作協和省作協會員的初學作者發表過處女作;多次為業餘作者舉辦改稿會和學習班;數次組團到先進單位採訪創作,為數百名英模人物著書立說;此外還幫助輔導初學作者創作出版多部長篇小說。值得一提的是勝利油田王憶惠長篇《眷戀》的創作與出版。在勝利油田開發初期,10萬石油大軍中無一名文學作者。為了打開這個局面,他對油田工會幹部王憶惠長篇小說《眷戀》的創作,從研擬提綱、請假創作、稿件修改,直到定稿後介紹出版,進行了全過程地幫助與輔導。這部反映青年鑽井工人生活的長篇由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後,省話劇院搶先改編成話劇《眷戀》,作為重點劇目晉京演出。被改編成電視劇的《眷戀》,也在中央電視台黃金時間播出,並獲得1987年度電視劇“飛天”獎。一部《眷戀》,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作者破土而出,曾經是文學處女地的勝利油田,成了齊魯大地獨領風騷的文學沃土。由於他在編輯工作中不懈地堅持和努力。1988年獲得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文學編輯榮譽證書。

調入作協

1978年,他被調入作協山東分會工作。擔任過秘書長、副主席和常務副主席。他是個乾什麼就想什麼的人,工作中他所想的只有一件事:如何讓齊魯大地多出作家,出名家;多出作品,出精品。在作協工作期間,他著重抓了以下工作:創辦並主持了全省第一期為期半年、擁有學員40名的文學講習所;組織召開過全省性中篇小說創作會、工農業題材創作研討會、作家作品討論會、兒童文學創作會、文學信息交流會等頗有影響的會議;多次組織作家深入生活,到基層掛職,赴中越邊境和東北三省訪問。為了更快更好地傳遞文壇信息,交流創作經驗,促進文學創作他還創辦了《作家信息報》。該報開始內部發行,經過試刊後改名為《作家報》(周報,四開八版),向全國公開發行。該報的問世,不僅得到全省文學界的歡迎,也成了全國作家的好朋友。在《作家報》創刊10周年之時,中國作協黨組書記翟泰豐致函祝賀,稱“作家報是文學百花園璀璨之星”。

在1988年召開的山東省作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曲延坤當選為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