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國際關係系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與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 (Academy of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揭牌儀式2011年在學校行政辦公樓1111會議室舉行,全國政協常委、國務院僑辦原副主任劉澤彭,國務院僑辦政策法規司司長王曉萍、廣東省僑辦副主任林琳、暨南大學校長胡軍、副校長林如鵬宋獻中等領導,以及中山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等兄弟院校代表參加了揭牌儀式。

歷史沿革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繫於1960年正式成立,其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港澳、華僑、東南亞經濟研究組(後改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東南亞研究所)。本所不僅是暨南大學辦得最早、規模最大的一個科研單位,也是全國同類研究機構中歷史較長、規模較大、較具影響的一個。
暨南大學的東南亞研究可追溯至20世紀20年代。暨南大學是我國第一所華僑大學,創辦於1906年。從1927年起,暨南大學設立南洋文化教育事業部,聚集人才,系統研究東南亞問題及華僑問題,曾出版《南洋研究》、《南洋情報》等刊物,並出版多種有關專著,還培養了一批東南亞研究人才,開創我國東南亞、華僑研究之先河。
1960-1966年是本所初創時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夕,本所已擁有一支40多人的科研隊伍和3萬餘冊多語種的專業圖書資料,並定期出版季刊《東南亞研究資料》。這一時期,研究所由著名印尼愛國僑領和華僑教育家司徒贊先生主持。由於他和其他前輩的努力,當時的研究所已經顯示出良好的發展潛力。“文化大革命”期間,本所被迫撤銷。1978年,暨南大學復辦,本所也隨之恢復,並曾一度由當時的廣東省副省長、暨南大學校長兼任本所所長。
本所是一個多學科的綜合性學術研究機構,重點研究亞太地區(主要是東南亞地區)經濟、政治與國際關係,以及華僑華人問題,現設有亞太經濟與政治研究室、國際關係研究室、文化研究室、外交與僑務研究室、情報資料室和《東南亞研究》雜誌社。
為了適應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本所於近年進行了管理體制改革。2002年5月,經國務院僑辦批准和在教育部備案,本所設立國際政治學本科專業,從2002年夏季開始招收本科學生。
2002年7月,暨南大學同意我所成立國際關係學系,實行系所合一、科研教學兩位一體的新管理體制。
目前全所(系)共有教職工26人,海內外兼職研究人員50多名,在職科研教學人員中有一半具有高級職稱,大多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17人。

教學

本所(系)現有一個博士專業(國際關係學)、兩個碩士專業(國際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和一個本科專業(國際政治學)。截至2005年7月,已有17人獲得博士學位,116人獲得碩士學位。在讀博士生45人,在讀碩士生100多人。國際政治本科專業從2002年開始招生,到2005年秋季,在讀本科學生有四屆共100多人。
國際關係學博士點。研究方向:
1、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
2、亞太國際關係
3、國際經濟關係與中外經濟合作
4、華僑華人與國際關係
國際關係碩士點。研究方向:
1、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
2、亞太國際關係
3、國際經濟關係與中外經濟合作
4、華僑華人與國際關係
5、當代中國外交與僑務
國際政治碩士點。研究方向:
1、開發中國家經濟與政治
2、國際移民
3、當代世界發展研究
4、當代全球性問題
中外政治制度碩士點。研究方向:
1、比較政府與政治
2、美國政府與政治
3、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

科研

自1998年以來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50多項,目前承擔科研項目23個,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9項,國家社科基金3項,契約經費合計136.65萬元;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出版專著13部,教材8部,譯著1部;獲得省部級獎項7個,其中二等獎4個,優秀獎2個;有1人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每年都有多篇研究報告送交各級政府部門,為相關部門決策提供諮詢服務。由陳喬之教授主編的“華南地區國際關係叢書”和曹雲華教授主編的“東協研究叢書”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積極拓展對外學術交流,與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和實際工作部門建立了密切的聯繫。本所(系)是暨南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之一“中外關係史與華僑華人”的主要參與單位。本所(系)鼓勵研究人員不但注重理論研究,也注重套用研究。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每年派出10多人次出國進行學術交流。與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泰國朱拉隆功大學亞洲研究所等外國著名研究機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
發起成立美國研究中心也以本所(系)為依託。美國研究中心自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學術活動與對外交流工作,已接待中外學者10多位。該中心的研究重點為美國的亞洲政策,美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等。

《東南亞研究》雜誌

《東南亞研究》於1960年創刊(最初的刊名為《東南亞研究資料》),文革期間停刊,1978年復刊。1987年改名為《東南亞研究》(季刊),內部發行,1988年改為國內外公開發行,1992年改為雙月刊。迄今逾40年,已出版150多期,每期15萬字。該刊現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期刊(即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東南亞研究》的辦刊宗旨是:堅持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堅持突出東南亞特色,堅持學術性。本刊尤其注重及時全面地反映中國東南亞現狀研究的成果;為發展和繁榮中國的東南亞研究發揮積極的作用;為保證刊物的質量,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和特約撰稿人制度。本刊實行社長領導下的主編負責制,組織架構如下:
社長:曹雲華

主編:鄧仕超

副主編:張振江

編輯部主任:王宣

現任領導

劉澤彭: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主任;
曹雲華: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華僑華人研究院執行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執行主任;
陳斌: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黨委書記;
張振江: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
張應龍: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
陳奕平: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院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副主任。
謝煊: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辦主任;
張小欣: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院長助理。

聯繫方式

地 址:廣州黃埔大道西601號 暨南大學第二文科大樓四樓
郵 編:510632
Website:http://sis-aocs.jnu.edu.cn/
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