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冬花(蜜炙)1錢5分,貝母(去心)5分,枇杷葉(去毛,蜜炙)1錢,橘紅3分,天竺黃5分,玉竹(蜜炙)1錢,歸身1錢,犀角3分,生草5分,蔻米(研)3分,膽星1分。
【處方來源】《揣摩有得集》。
【方劑主治】小兒夏月風火咳嗽,唇焦口乾,渾身發燒,昏迷不醒。
【用法用量】加藕節1寸為引,水煎服。
相關詞條
-
暑風
暑溫病,因熱盛而出現昏迷抽搐症狀的,稱為“暑風”或“暑痙”。表現為突發高熱、神志不清、面赤、口渴、小便短赤,甚則角弓反張、牙關緊閉、手足抽搐。暑邪每多挾...
書籍記載 -
清暑疏風散
。 主治: 風毒頸癰。 用法用量: 上以水2鍾,加生薑7片,蔥白3根,濃煎熱服。隨飲好酒,以助藥力,以衣復患上出汗為要,次用圍藥,並服千金托里散...
參考資料 -
暑溫
暑溫指夏季感受暑邪而發病的熱性病,是夏季較烈性的一類傳染病,前人稱為“暑溫夾癘”。
概述 診斷要點 辨證分析 分類 診斷依據 -
小兒暑溫
小兒暑溫是感受暑溫邪毒引起的時行疾病。臨床以高熱、抽風、昏迷為主症,發病急驟,變化迅速,易出現內閉外脫、呼吸障礙等危象,重症病例往往留有後遺症,導致終生殘疾。
疾病簡介 病因病機 臨床診斷 辨證論治 預防護理 -
暑風證
風為春天的主氣,故風病多見於春天,但四時之風均可致病。風邪引起的病很多,不僅可單獨致病,如傷風,還常和他邪合併而致病如風寒、風濕、風燥、風熱等,故風有“...
介紹 風的性質和特點 常見的風證 -
傷暑
傷暑又稱“感暑”。指夏季傷於暑邪,出現多汗身熱,心煩口渴、氣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澀等“陽暑”證候。
-
定氣散
定氣散主要由高良姜半兩,草豆蔻(去皮)1個,定氣散甘草(炙)1分,木香(炮)1分等成分組成。處方來源於《聖濟總錄》卷二十五。方劑主治傷寒時多嘔噦不止等症...
處方來源 藥理作用 製備方法 功能主治 相關選方 -
扶危散
扶危散主要是由防風5錢,牽牛3錢,大黃3錢,斑蝥1錢,麝香3分,雄黃2錢半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醫學入門》卷八。方劑主治瘋犬咬等症狀。製備方法上為...
止痛 解毒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清暑宣肺
治法。通過清熱祛暑以宣降肺氣,適用於暑傷肺絡證所致煩渴、咳嗽、咳血等症的治療方法。
中醫解讀 中醫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