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曾國藩所處的時代,是清王朝由盛世轉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盪年代,由於曾國藩等人力挽狂瀾,一度出現了“同治中興”的局面,曾國藩正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軍事、丈化、經濟等各方面產生了令人矚目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作用於當時,而且一直延至今日。
在近代中國,被著名的大才子梁啓超讚許的人幾乎沒有,但他卻獨對曾國藩推崇備至,稱讚說:“曾文正者,豈惟近代:蓋有史以來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豈惟中國,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並且認為:如果曾國藩在世,今日混亂的局面一定靠他來拯救。
刀尖上摸爬滾打、從死人堆里闖出來的曾國藩,當有人勸他自立江南,推倒大清,自己當皇帝日寸,為什麼嚇得臉色都灰了:軍閥鼻祖袁世凱又為什麼對曾國藩在佩服的同時還有點瞧不上呢?
本書突破以往人物傳記的固有方式,不囿於對曾國藩歷之功過和歷史作用的評價,著力從人性的角度,把曾國藩放在晚清這個特定時代的大背景下進行立體的刻畫。使其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鮮為人知的隱秘,生動、翔實地呈現於世人面前,雖為小說,亦是信史。
目錄
第一章 曾國藩為什麼覺得自己是世間最不堪造就的人?
曾國藩在死乞白賴地見過朋友的美妾,並且說了一些有傷大雅的混話後,為什麼覺得自己是世間最不堪造就的人?
曾國藩究竟對穆彰阿說了什麼,以致這位權相將他視作比自己親兒子還要親的“知音”?
在道光帝郊配這一難題上,曾國藩如何憑藉大膽“犯上”的態度,不僅獲得了皇上和恩師的讚許,更使文武群臣對他刮目相看?
第二章 改變曾圍藩一生命運的決策——墨經從戎
徘徊於“忠孝”兩難境地的曾國藩,為什麼墨經出山,投筆從戎?此次出山與他一生的發跡又有何種關係?
被蠻不講理、大打出手的綠營兵圍在府中的曾國藩面臨性命之憂時。為什麼一牆之隔的巡撫竟然不聞不問?事後曾國藩為什麼咬著牙吐出了幾個字:“打掉牙和血吞!”
忠心王事的曾國藩,為什麼屢屢抗旨不遵?重友情的曾國藩又為什麼坐視好友赴死,冷看恩師歷險?
第三章 為什麼對自己的救命恩人態度冷淡?
初戰小勝的曾國藩為何豪氣沖天地說“打仗,不過如此矣!”又為什麼心急火燎地向皇上誇海口,吹大話?
投水自殺被救的曾國藩,為什麼對自己的救命恩人態度冷淡,並且始終不進行保舉?
曾國藩為什麼對太平軍老將曾天養心懷畏懼,並且一想起此人就頭皮發漲發麻?難道說真是因為好友江忠源和老師吳文閩都死在曾天養之手嗎?
第四章 何以得天助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