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水

智水

智水(1876~1937),號楞根,自稱了幻頭陀,法號心源法師,福建福鼎縣西陽馬洋村人。是佛教臨濟宗派一支在福建怡山長慶寺(即西禪寺)第五十八代傳人,是福建名僧之一。俗姓張,因家貧,受管陽象山寺濟施。剛滿周歲,象山寺住持道由和尚(又名天成和尚)見之,稱道:“此子,法器也。”

基本信息

佛教用語:智水

釋義

詞目:智水
拼音:zhì shuǐ
基本解釋
漢語大詞典》;
1是對水的一種美稱;
2是指灌頂之水,謂佛教密宗子弟入門時,本師用水灌灑頭頂,以明諸佛護念的淨心;
3是泛指智慧,智慧能除無明火與熱惱,故稱“智水” 。
傳說:
民間各種造型的《滴水觀音》所布施“滴水”也稱“智水”。這裡所說的“智水”泛指“充滿智慧的灌頂之水”。

舉例

智水從觀音佛殿下源源不絕流向人間給人覺悟
1、唐朝詩人王勃的《櫬州通泉縣惠普寺碑》:“抽紫玉於禪山,朗玄珠於智水。”
2、舒婷詩歌《滴水觀音》句:“… 那一顆暢圓的智水,穿過千年,猶有餘溫。”
3、初山微畫雕度盡眾生消煩惱》圖文:“她(觀音)普渡眾生,廣施智水,智水從觀世音佛殿下源源不絕流向人間,給人覺悟。”

福建名僧“智水”

智水(1876~1937),號楞根,自稱了幻頭陀,法號心源法師,福建福鼎縣西陽馬洋村人。是佛教臨濟宗派一支在福建怡山長慶寺(即西禪寺)第五十八代傳人,是福建名僧之一。
俗姓張,因家貧,受管陽象山寺濟施。剛滿周歲,象山寺住持道由和尚(又名天成和尚)見之,稱道:“此子,法器也。”其父於是將他送象山寺,由碧嵩和尚撫養。5歲,瑞雲寺秀崧老人為其剃度;7歲聘名師授讀。15歲到浙江錦屏山常寧寺,依曉柔法師為其受具足戒,遂深研毗尼學。18歲,任福鼎瑞雲寺住持。智水20歲游參諸方,得法於福州怡山長慶寺妙湛禪師,光緒三十年主怡山法席。不久,回歸瑞雲寺,參與修葺大雄寶殿和千秋堂,修建華藏樓、淨業堂、鐘樓、介亭等,使寺貌煥然一新。
民國元年(1912年),浙江寧波天童寺寄禪大和尚(八指頭陀)創建中華佛教總會,智水出席成立大會。同年,被福建佛教會派往霞浦整頓佛教組織,並依該縣政府規定,改立霞浦佛教教會。民國2年,北洋政府頒諭舉辦大雄普利勝會,智水被遴選進京參加。與會各僧須寫一篇表文呈覽,智水所撰名列前茅。至法會圓滿時,獲獎“玉如意”一把和《頻伽藏經》一藏。民國17年,榕城紳老禮請主怡山長慶寺,智水本不思復任,但聘貼迭至,遂復往西禪寺任方丈。智水在怡山傳授三壇大戒,並與監院大師證亮等重修“明遠閣”,開闢“寄園”和“放生池”。民國22年,智水被聘為中國佛教協會福建辦事處主任,在處理閩省佛教事務以及保護名勝古蹟、寺宇山場方面均卓有建樹。是年,間接協助秦嶼土豪劣紳林步蟾反對共產黨,致書國民黨福建省政府,致使浙江保全團一個連前來福鼎“圍剿”沿海革命根據地,使革命受到重大損失。
民國26年(1937)4月,智水應鼓山湧泉寺圓瑛法師弘傳寺戒之請為教授,事畢回山,微覺神疲,5月3日端坐圓寂,葬於怡山無量光塔。是年6月,瑞雲寺分骨迎葬。智水重視戒律,尤精研於天台宗,擅長詩詞、書法。著有《鳳山十六景詩》、《佛陀救世精義》及《華藏樓詩集》傳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