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企業

智慧企業

智慧企業是在企業數位化改造和智慧型化套用之後的新型管理模式和組織形態,是先進信息技術、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的深度融合。通過智慧企業建設不僅可以促進企業內部生產關係的轉型升級,完成與“網際網路+”社會生產力的和諧對接,還能進一步釋放企業員工的創新創效活力,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從信息化發展角度看,以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發展,已使智慧企業建設具備信息基礎和產業基礎;同時,不斷提升的工業設備智慧型化水平,也為智慧企業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技術支撐,但縱觀諸多企業的信息化或智慧型化建設,均存在不系統、不全面、不統一,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信息孤島、數據碎片等問題。因此,深入推進智慧企業實踐必須正確處理好信息技術、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的三者理論關係,採用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兩輪驅動模式,實現三者的完美融合,保障各業務數據量化和集成集中共享,統一決策平台和管理智慧型協同。

基本概念

智慧企業是站在企業整體的角度,在實現業務量化的基礎上,強化物聯網建設,深化大數據挖掘,推進管理變革創新,將先進的信息技術、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深度融合,實現管理的數位化感知、網路化傳輸、大數據處理和智慧型化套用,從而使企業呈現出風險識別自動化、決策管理智慧型化、糾偏升級自主化的柔性組織形態和新型管理模式。
智慧企業理論體系由塗揚舉先生首次在其著作《智慧企業——框架與實踐》中進行了全面詮釋 ,填補了國內外關於智慧企業理論空白。

主要特徵

經營發展特徵:更加注重經營發展。智慧企業通過數據驅動、多腦協同、智慧型決策,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更加注重企業管理與效益、生存與發展等企業根本性問題。
風險防控特徵:更加注重風險防控。智慧企業始終圍繞風險管控,通過建設自動識別、智慧型管控體系,實現風險識別自動化、風險管控智慧型化。
人的因素特徵: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智慧企業除了應實現物物相聯外,還應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做到人人互通、人機互動、知識共享、價值創造。
管理變革特徵:更加注重管理變革。智慧企業通過信息技術、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三元”融合,實現企業管理層級更加扁平,機構設定更加精簡,機制流程更加最佳化,專業分工更加科學。
全面推進特徵:更加注重全面推進。智慧企業是全面的、系統的網路化、數位化和智慧型化,要求按照全面創新進行規劃和建設,做到全面感知、全面數字、全面互聯、全面智慧型。

建設目標

智慧企業建設目標是企業實現自動管理,即自動預判、自主決策、自我演進
自動預判,即風險識別自動化。通過建設完整的網路體系,做到大感知、大傳輸、大存儲、大計算、大分析,從而實現對各類風險全過程的自動識別、判定及預警。
自主決策,即決策管理智慧型化。通過在企業建立數據驅動的“單元腦”“專業腦”和“決策腦”等,形成多腦協同和系統聯動,使企業整體具有人工智慧特點,實現企業決策管理全面智慧型。
自我演進,即糾偏升級自主化。通過各類歷史數據和決策模型的不斷累積,使企業具備自主學習功能,實現自我評估、自我糾偏、自我提升、自我引領。

管理模型

以數據驅動為導向,智慧企業管理模型可分為兩階段模型,採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傳接紐帶,將先進信息技術、工業技術和管理技術深度融合,穩步構建新型智慧企業管理體系。
智慧企業管理模型一(過渡模型)
特點:層級管控與數據驅動管理相結合。
適應對象:短期內無法消除層級管控的企業。
智慧企業管理模型一智慧企業管理模型一
以上智慧企業管理模型是以核心業務的數字改造和職能部門的專業整合為主,在保留原有泰勒管理組織架構的基礎上,逐步添加和變革智慧企業管理體系要素,構建“雙軌制”的運行機制,逐步增加原有管理體系對數據驅動企業管理模式的依賴程度,渡過智慧企業初級階段。以上管理模型僅僅是過渡模型,鑒於各行業、各企業的“環境”因素不同,需要構建符合企業實情的智慧企業初級管理模型體系。 
智慧企業管理模型二(理想模型)
特點:數據驅動管理,業務部門圍繞各種人工智慧腦發揮規劃、研發和服務保障等作用。
適應對象:單一職能型企業、大型或集團管控型企業的高級階段。
智慧企業管理模型二智慧企業管理模型二
以上智慧企業管理模型實現了智慧企業管理體系的變革,決策指揮中心為核心,往下依託各專業數據中心的數據決策,往上為企業決策管理層提供綜合決策預案,同時以規劃、研發、服務等部門來保障整個智慧企業管理、技術的先進性變革,採用巡檢、專業值班等分部實現公司一線員工的專業集成和“智慧”轉型。

關鍵路徑

關鍵路徑:業務量化、集成集中、統一平台、智慧型協同。
業務量化是通過各種最新技術的套用,將企業的各項業務全面數位化,使企業從過去定性描述、經驗管理,逐步轉變為數據說話、數據管理。
集成集中是全面整合以往分散的系統平台,消除業務系統間分類建設、條塊分割、數據孤島的現象,從而形成集中、集約的管理系統。
統一平台是實現各類專業口徑的數據標準化,並在統一運用平台上相互交換、實時共享,為大數據價值的持續開發利用提供支撐。
智慧型協同是通過對大數據的專業挖掘和軟體開發,形成自動識別風險、智慧型決策管理以及多腦協調聯動的“雲腦”,對企業進行管理。

重要價值

智慧企業是一種戰略思考,是企業身處巨大變革時代的轉型思考,是全局性和系統性的,它不是具體、單一項目計畫。
智慧企業是一種發展方向,方向代表著引領,指明方向往往比解決問題本身更為重要。
智慧企業是一種體系創新,綜合了管理創新、技術創新以及管理和技術融合而帶來的模式創新。
智慧企業是一種機制變革,改變過去信息化、數位化、智慧型化建設去適應機制、適應流程、適應機構、適應崗位的模式,而是機制、流程、機構、崗位要隨著信息化、數位化、智慧型化的推進而變革。
智慧企業是一種最佳實踐,是“傳統”企業擁抱網際網路,融入國家“網際網路+”戰略、落實創新發展理念和雙創要求的最佳實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