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軍

景軍

景軍,男,漢族,1957年出生於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公共管理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教育經歷

1990-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人類系社會人類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1986-1988年,美國哈佛大學區域研究東亞問題專業,獲碩士學位。

1980-1981年,前往美國夏威夷大學-東西方研究中心特出進修。

景軍 景軍

1977-1980年,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英國文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1-2003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公共管理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所長。

2000-2001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美國紐市立大學城市學院人類學系副教授。

2000-2001 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人類學系副教授並獲終身教職。

1999-2000 北京實驗影視人類學中心秘書長。

1998-1999 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人類學系研究生指導及套用城市人類學專業副主任。

1998-1999 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全校教授議會執行委員會委員。

1997-1998 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亞洲問題研究系代理系主任兼學生會特邀顧問。

1994-1999 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助理教授

1990-1993 哈佛大學教學助理。

1988-1990 北京大學社會學所助理研究員。

1985-1986 中國日報社國內部副主任。

1984-1985 郵電部住日內瓦同聲翻譯。

1981-1985 中國日報社國內部記者。

教學經歷

(1)研究生課程:

“醫學社會學專題研究”(80613243),本科課,2008秋;

“身體人類學”(80614022),本科課,2006秋;

“社會政策分析”(80613223),研究生課,2004春;

“中國社會研究”(80611523),研究生課,2004春;

“中國社會研究”(80611522),研究生課, 2001春;

(2)本科生課程:

“醫學社會學”(40610703),本科課,2008秋;

“中國社會”(611713),本科課,2007秋;

“醫學社會學”(40610703),本科課,2007秋;

“醫學社會學”(40610703),本科課,2006秋;

“中國社會”(611713),本科課,2006秋;

“文化人類學”(30611072),本科課,2005春;

“愛滋病與社會變遷”(610981),本科課,2005春;

“愛滋病與社會變遷”(00610981),本科課,2004春;

“人類學入門”(40610693),本科課,2002秋;

在紐約市立大學講授課程包括:當代亞洲社會 (本科);美國的亞裔群體 (本科);當代中國 (本科);國際關係的社會基礎 (研究生);記憶,認同, 與歷史 (研究生);社會人類學入門 (本科);中國家庭,婚姻,與親屬關係 (本科);社會人類學與當代社會 (研究生);城市問題研究 (研究生);勞 動,組織與全球化問題 (研究生);影視人類學 (本科高班及研究生);社會理論精 讀 (研究生)。

其他信息

景軍教授本科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曾任中國日報社特稿部記者及北京大學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他現任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系教授併兼任清華大學愛滋病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兼職包括中國愛滋病防治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檢察特邀人民檢察員、北京農民工教育促進會會長、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副會長、國際人類學民族學聯合會(IUAES)副主席等職務

景軍教授於1994年在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獲博士學位,1994年至2000年在美國紐約市立大學任教並獲得終身教職,2000年秋來清華大學任教,主要研究興趣包括歷史記憶、水庫移民、生態抗爭運動、弱勢群體以及防治愛滋病問題;目前研究聚焦在與公共健康發生密切聯繫的社會問題和政策議題。

其個人主要英文著作The Temple of Memories:History, Power and Morality in a Chinese Village (神堂記憶:一個中國鄉村的歷史、權利與道德)由史丹福大學出版社於1996年出版。中譯本由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出版。他主編的英文論文集 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餵養中國小皇帝)也由美國史丹福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是2000年。他的其他英文和中文學術文章散見於 American Ethnologist, The China Journal, Chinese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開放時代》、《中國愛滋病性病》以及在美國、英國與中國出版的六本論文集。

景軍教授於2003年榮獲“中華英才獎”,2006年榮獲“長江學者獎”。他先後在世界20多個大學演講、研究或客座訪問。

期刊以及文集文章

“穿越成年禮的中國人類學”,《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第34-41。

“From Commodity of Death to Gift of Life,” in Arthur Kleinman edited, Deep China : The Moral Life of the Pers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pp. 78-105.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revalence is increasing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 findings from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how, Eric Pui Fung; Wilson, David; Zhang,

Jun; Jing, Jun; Zhang, Lei.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2011, vol. 38, no. 12, pp. 1-13.

“中國城市老人自殺問題分析”,《人口研究》,2011年,第3期,第84-96頁(第一作者,與張傑及吳學雅合著)。

“京滬青年女性在民國時期的自殺問題”,《青年研究》,2011年,第4期,第38-45頁(第一作者,與羅錦文合著)。

“從市場化程度和人口流動性看愛滋病問題”,《人口與發展》,2011年,第6期,第93-98頁(第二作者,與孫曉舒及張小虎合著)。

“中國自殺率下降趨勢的社會學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5期,第97-113頁(第二作者,與張傑等人合著)。

“血荒背後:公共物品的濫用及其社會後果”,《思想戰線》,2011年,第5期,第1-5頁(第二作者,與余成普合著)。

“Drugs, HIV, and Chinese youth,” in J. Jing and H. Worth ed., HIV in China: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Aspects of the Epidemic,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2010, pp. 67-100..

“An overview of China’s HIV epidemic,” (co-authored with Health Worth), in J. Jing and H. Worth ed., HIV in China: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Aspects of the Epidemic,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Press, 2010, pp. 1-10.

“中國愛滋病研究中的民族與性別問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第28-34頁(第一作者,與寰建立合著)。

“農村婦女的遷移與中國自殺率的下降”,《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第20-31頁(第一作者,與吳學雅、張傑合著)。

“中國青少年吸毒經歷分析”,《青年研究》,2009年,第6期,第74-84頁。

“認知與自覺:一個西北鄉村的環境抗爭”,《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4期,第5-14頁。

LE PRIX DE L’AMITIÉ ENTRE JEUNES TOXICOMANES, La société chinoise vue par ses sociologues: Migrations, villes, classe moyenne, drogue, sida (Jean-Louis Rocca), Paris: Presses

de Sciences Po, 2008, pp. 223-247.

LA LOIDUTITANIC: ANALYSE DES RISQUES DU SIDA, La société chinoise vue par ses sociologues: Migrations, villes, classe moyenne, drogue, sida (Jean-Louis Rocca), Paris, Presses de Sciences Po, 2008, pp. 249-288.

“Resettl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China Journal, 2008, no. 60, pp. 187-199.

“For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American Ethnologist, 2008, vol.35, no. 3, pp. 3068-71.

“An ethnographic study of AIDS in China,” Lancet, 2007, vol. 370, no. 9604, pp. 1995-96.

"State comrades and an elderly woman's suicide,"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2007, vol. 27, no. 2, pp. 147-163.

"The social origin of AIDS panic in China," in Joan Kaufman, Tony Saich, and Arthur Kleinman ed., AIDS and Public Policy in China, Asia Center Publications, 2006, pp. 152-169.

“Only hope: coming of age under China’s one-child policy,” The China Journal, 2006, no.55, pp. 181-183.

“泰坦尼克定律:中國愛滋病風險分析“,《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5期,第123-150頁。

“鐵默斯預言:人血買賣與愛滋病的孿生關係”,《開放時代》,2006年,第5期,第71-88頁。

“愛滋病謠言的社會淵源”,《社會科學》,2006年,第8期,第5-17頁。

“中國愛滋病疫情監測狀況”,《中國愛滋病性病》,2005年,第6期,第446-448頁。

“愛滋病與鄉土中國”,《市場於人口分析》,2005年,第2期,第37-39頁。

"Meal rotation and filial piety," in Charlotte Ikels ed., Filial Piety: Practice and Discourse in East As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53-62.

“Environmental protests in rural China,” in Elizabeth Perry and Mark Selden ed., Chinese Society: 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London: Routledge, 2004, pp. 204-222.

“愛滋病與中國扶貧工作”,靳薇主編《中國面對艾病》,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225-241頁(第一作者,與唐麗霞、趙紅心、陸羽合著)。

“移民、媒體與一位農村老年婦女的自殺”,《中國鄉村研究》,2004年,第2輯,第173-196頁。

“Dams and dreams: a return-to-homeland movement in northwest China,” in Charles Stafford ed., Living with Separation in China: Anthropological Accounts, London: Curson Press, 2003,

pp. 113-129.

“China and AIDS,” Science, (with Joan Kaufman), June 28, 2002, vol. 296, pp. 23-26.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nd symbolic capital,” in Thomas A. Wilson ed., On Sacred Ground : Culture, Society, Politic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 of Confuci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335-374.

“農村兒童養育中的文化權威問題”,《清華社會學評論》,2002年,第1期,第38-56頁。

"Male ancestors and female deities: finding memories of trauma in a Chinese village, " Michael Roth and Charles Salas ed., Disturbing Remains: Memory, History, and Cris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Los Angeles: Getty Research Institute Publications, 2001, pp. 207-226.

“Food, nutrition, and cultural authority in a Gansu village” in Jun Jing ed., Feeding China's Little Emperor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 134-159.

“社會轉型與兒童食品”,《清華社會學評論》,2000年第1期,第187-200頁。

"Villages dammed, villages repossessed: a memorial movement in northwest China," American Ethnologist, 1999, vol. 26, no.2, pp. 324-343.

“Displacement, resettlement, rehabilitation, repa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hina report,” Thematic Review of World Commission on Dams, 1999, pp.1-33.

“Cadres and kin,” China Quarterly, 1999, no. 166, pp. 1069-1070.

“知識,組織,與象徵資本—中國西北兩座孔廟之實地考察”,《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1期,第5-22頁。

“Population resettlement: past lessons for the Three Gorges dam project," The China Journal, 1997, no. 38, pp. 65-92.

"Down to earth," The China Journal, 1997, no.37, pp. 198-200.

“評林村的故事”,《開發時代》,1997年,5期,第102-104頁。

"Gifts, favors, and banquets," American Ethnologist, 1996, vol. 23, no. 4, pp. 910-911.

"The Rise of a refugee god," American Ethnologist, 1995, vol. 22, no. 4, pp. 1043-1044.

“社會記憶與中國問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5年,秋季刊,第41-51頁。

“人罪至重—論撒蘭姆驅巫案與美國史學演變”,《中國社會科學季刊》,1994年,冬季刊,第178-190頁。

“臨夏的回族經商與民族經濟”,《西北少數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第89-97頁(第一作者,與張世平、陳勝利合著)。

“社會學視野內的水庫移民工程研究”,《農村經濟與社會》,1989年,第5期,第41-47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