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普魯士道路
神聖羅馬帝國系一個徒具虛名的鬆散諸侯聯盟,最多時全國竟分有上千個邦國;經過幾百年的苦苦奮鬥,德意志終於在1871年由普魯士實現了首次民族大統一,然而卻又...
歷史背景 普魯士道路的特點 形成的原因 -
普魯士
普魯士(古普魯士語:Prūsa;德語:Preußen;英語:Prussia),是歐洲歷史地名,位於德意志北部,通常指1525年至1701年的普魯士公國(...
歷史發展 普魯士道路 內政外交 帝王世系 領土變化 -
萊茵河航運修正公約
巴塞爾至公海的萊茵河及其港灣得由所有國家運輸貨物和人員的船舶順流或逆流...萊茵河一部分。第二條屬於萊茵河航運體系的船舶和來自萊茵河的木筏,經...。經多德來克、鹿特丹、海勒奧斯路易斯、布日樂聯結公海和萊茵河的可航水道之一...
-
西普魯士
西普魯士省(德語:Provinz Westpreußen; 波蘭語:Prusy Zachodnie)是1773-1824年及1878-1918年間普魯士...
歷史 人口 -
萊茵河:歷史、神話和現實
《萊茵河:歷史、神話和現實》是法國史學家呂西安·費弗爾創作的歷史著作,這本書出版於1931年。在該作品中,費弗爾與當時狂熱的法國民眾不同,明智地指出了萊...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創作背景 作品思想 作品影響 -
俾斯麥[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奧托·愛德華·利奧波德·馮·俾斯麥(德語: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
人物生平 為政舉措 軼事典故 頭銜稱號 親屬成員 -
萊茵河
萊茵河是西歐第一大河,發源於瑞士境內的阿爾卑斯山北麓,西北流經列支敦斯登、奧地利、法國、德國和荷蘭,最後在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全長1232千米,萊茵河在...
簡介 歷史 藝術文化 污染事件 -
布蘭登堡-普魯士
布蘭登堡-普魯士(德語:Brandenburg-Preußen),是17世紀至19世紀初德意志的一個重要邦國,後發展成為普魯士王國。統治者是霍亨索倫家族...
-
法國、奧地利、俄國、英國和普魯士和平條約
法國、奧地利、俄國、英國和普魯士和平條約是由法國,英國,奧地利在1814年05月30日,於巴黎簽訂的條約。
-
英國、奧地利、法國、普魯士、俄國和荷蘭之間的條約
英國、奧地利、法國、普魯士、俄國和荷蘭之間的條約是由法國,英國,荷蘭,奧地利在1839年04月19日,於倫敦簽定的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