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瓦捷會戰[阿拉伯人與法蘭克人的戰役]

普瓦捷會戰[阿拉伯人與法蘭克人的戰役]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普瓦提埃戰役,發生在公元732年。

阿拉伯帝國征服西班牙後,開始對法蘭克王國的征服。阿拉伯軍隊與法蘭克軍隊在普瓦提埃交戰,法蘭克軍隊獲勝。此次戰役被稱作“普瓦提埃戰役”。

戰役簡介

8世紀20年代初起,由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組成的阿拉伯軍隊越過庇里牛斯山,攻入了法蘭克王國阿基坦地區。

732年,阿拉伯軍隊在西班牙省督、阿拉伯名將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率領下,大舉進攻高盧地區。阿拉伯軍隊在波爾多擊敗了阿基坦伯爵厄德。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隨後率騎兵沿通往巴黎的羅馬舊道北上,進抵普瓦提埃。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率軍準備在此迎擊。

10月的一個星期六,雙方在普瓦提埃展開激戰,戰鬥到了夜晚才停息。阿拉伯軍隊統帥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陣亡,法蘭克軍隊的損失也很嚴重。次日清晨,查理·馬特發現阿拉伯軍隊已連夜撤退,並棄下了大批輜重。查理·馬特由此成為這次戰役的勝利者,並因而獲得“錘子”(音譯為馬特)的稱號。

阿拉伯軍隊退回到庇里牛斯山以南,他們在歐洲大陸到達的最北界限即為普瓦提埃,此時的阿拉伯帝國已經達到了其地理擴張的極限。

軍力對比

阿拉伯帝國方面

普瓦提埃戰役中的阿拉伯軍隊均為騎兵,且均為輕騎兵,裝備矛和劍,很少使用防禦性的甲冑。

阿拉伯人是生在駱駝背和馬背上的民族,騎兵戰鬥力很強,作戰方式也以機動為主。

兵力約為5萬人。

法蘭克王國方面

普瓦提埃戰役中的法蘭克軍隊分為步兵和騎兵兩部分。步兵又分為主將麾下的部隊和民兵。法蘭克軍隊的騎兵均為鏈甲騎兵。

法蘭克軍隊槍盾步兵和騎兵一樣穿著鏈甲。武器是雙刃重戰斧和長達3-4米的長矛和一面足以遮蔽全身的大型長方形盾牌,但是缺乏機動性。

法蘭克軍隊兵力略多於阿拉伯軍隊,有7萬人。但多為臨時徵發的民兵,缺乏戰鬥力。

歷史背景

法蘭克人是歐洲日爾曼族的一支,早期生活在進德國萊茵河流域。

公元3世紀時,統治西歐的西羅馬帝國已經進入滅亡的前夕。於是,法蘭克人趁機跨過萊茵河,進犯當時西羅馬帝國最富裕的行省高盧。但當時法蘭克人分屬於多個不同的部落,並沒有統一的集體。

公元486年,年僅21歲的克洛維率領他一手策劃的法蘭克部落聯軍,與西羅馬帝國高盧軍團在巴黎東北的蘇瓦松爆發決戰。西羅馬帝國的勢力徹底消亡,法蘭克人奪取了整個高盧地區。

而後克洛維利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手段,除掉了所有的對手統一了整個法蘭克民族,在高盧建立起了法蘭克王國,成為歐洲各王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復興的伊斯蘭教興起。

公元635年,阿拉伯軍隊征服敘利亞。

公元652年,阿拉伯軍隊征服波斯帝國。當阿拉伯帝國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倭馬亞王朝時,王朝統治者對歐洲的欲望比任何時期都要強烈!尤其是對當時東羅馬帝國的首都黑海城市君士坦丁堡更是達到夢寐以求的地步。但由於自己實在是無力對抗東羅馬帝國強大的海軍——希臘艦隊。因此,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統治者改變戰略。準備從陸地上,經由北非越過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歐洲,經高盧進入義大利征服羅馬後合圍君士坦丁堡。

戰爭背景

公元711年,阿拉伯遠征軍征服北非迦太基和摩洛哥。

公元713年,以摩爾人為主的阿拉伯遠征軍橫渡直布羅陀海峽進入歐洲,消滅了占領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征服伊比利亞半島全境,兵抵都爾。

公元731年,厄德與查理馬特開戰,厄德向北進攻,查理馬特進入阿基坦北部。

公元732年,阿拉伯人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高盧。

當時的法蘭克王國自身正處於內部分裂的狀態。由於採取國王死後諸子平分領土的政治制度,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自從開國君主克洛維死後就始終處於分裂、混戰和再統一的反覆中。這樣的過程嚴重削弱了墨洛溫王朝王室的權利,造成權利逐步落入掌握宮廷事務的宮相之手,而國王成了傀儡。到阿拉伯人入侵的時候,法蘭克王國的實權已經完全落入王國宮相查理·馬特手裡。但查理·馬特對全國的控制也不穩固。南方崛起的大貴族阿基坦伯爵厄德趁查理馬特遠征巴伐利亞(今德國東南部)的時候,統一了阿基坦,並擊退入侵的阿拉伯人。

戰爭過程

戰役前奏

公元732年,阿拉伯帝國西班牙總督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率5萬阿拉伯騎兵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高盧,和阿基坦伯爵厄德的軍隊在波爾多遭遇。厄德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連他本人也受了傷。無奈的阿基坦伯爵厄德只得率領殘部狼狽的投靠他昔日的對手——法蘭克王國宮相查理·馬特。

阿拉伯遠征軍繼續向前,進抵普瓦提埃,並開始攻城。這樣一來阿拉伯人的弱點暴露無遺。作為完全是輕騎兵的阿拉伯軍隊既沒有攻堅經驗更缺乏必要的重型攻城器材。而高盧地區的城市都是高大堅固的石頭城牆。同時查理·馬特已經嚴令普瓦提埃城和其他沿途城市的守軍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堅守。目的就是消耗阿拉伯人的實力。於是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留下一支部隊繼續包圍普瓦提埃城採取圍而不打的戰術。自己則率領主力繼續北上,圍攻圖爾城。

戰役開始

當查理·馬特的軍隊靠近圖爾城時,他並沒有立即與阿拉伯人決戰。他派小股騎兵不斷騷擾阿拉伯人,並派出一支騎兵部隊直接穿插到後方,切斷了阿拉伯人的後勤補給線。阿拉伯遠征軍統帥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大為震驚,當即下令撤退。不管統帥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如何強令,他的手下就是不肯丟棄笨重的戰利品輕裝撤退。無奈的統帥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只能不斷派出一些部隊去殿後以掩護主力慢悠悠的撤退。但這些部隊不斷被後面追趕的法蘭克軍隊有組織的消滅。這樣的過程整整持續了6天。當撤退到普瓦提埃城下時,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發現軍隊已經嚴重損失,如果繼續走下去,他的軍隊會被查理·馬特的軍隊一點一點吃掉。於是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決定在普瓦提埃城下與法蘭克人決戰,他身後是依然沒有攻下的普瓦提埃城。在公元732年,在歐洲高盧的普瓦提埃城,決定西方世界生死存亡的普瓦提埃戰役爆發了。

戰役過程

這時的查理·馬特手下的法蘭克軍隊已經與以前有了重大區別。為了對抗主要是騎兵的阿拉伯軍隊。查理·馬特對自己的軍隊做了重大改革。將原來以步兵為主配以少量輕騎兵的法蘭克軍隊改編為以新式重裝鋼甲矛騎兵集團為主並配以重裝鋼甲長矛步兵。查理·馬特以法蘭克人身材高大健壯有力的特點,組建了新式重裝鋼甲矛騎兵。這些騎兵頭帶可以能把整個頭部都保護起來的鋼製頭盔,身批覆蓋全身連手上都帶了鐵手套的鋼製鎧甲。武器是一柄3米長的長矛和一把重劍以及一面長尖大盾牌。騎兵的戰馬是著名的高盧-西班牙馬,耐力強,奔跑速度快而且負重量大。戰馬身上也披掛著覆蓋周身的鐵甲,連馬頭頭被護面保護著。這樣的重裝鋼甲矛騎兵具有極其強大的防護力和殺傷力,缺點是由於裝備過於笨重造成速度和機動性不如輕騎兵。法蘭克重裝鋼甲長矛步兵的鎧甲防護和騎兵一樣。武器是雙刃重戰斧和長達3-4米的長矛和一面足以遮蔽全身的大型長方形盾牌,同樣也缺乏機動性。同時查理·馬特還重組了消失已久的弩炮兵。希臘弩炮帶有堅固的支架,主梁置於支架之上,其前端兩側裝有兩具扭力彈簧組,每個彈簧組帶動一隻弩臂,弩臂末端連線弓弦,弓弦正中是容納投射物的編制網袋;橫樑上側帶有燕尾長槽,一個帶長導軌的滑塊可以沿著長槽前後滑動,滑塊的後方裝有一套激發機構,用來鎖定和釋放弓弦,橫樑的末端有絞盤,炮手通過扳動手柄,通過繩索拖曳滑塊移動,當擊發機構鎖定弓弦並向後拉開後,武器就處於待髮狀態;在橫樑兩側設定了金屬齒條,既能讓開弓的工不必一氣呵成,又能調節武器的拋射力量,從而獲得需要的射程。希臘弩炮以長矛為箭鏃,最大射程達到300米,是火藥武器出現以前西方最有威力的重型遠射武器。齊射的弩炮對騎兵集團有極大的殺傷力。

戰鬥打響後,在遠征軍統帥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的指揮下,阿拉伯騎兵以大規模集團衝鋒的形式勇敢的向法蘭克軍方陣發起衝擊。

阿拉伯騎兵面臨的第一波次的打擊就是法蘭克軍的遠程希臘弩炮方陣。法蘭克軍的遠程希臘弩炮在超過400米遠的距離就開始密集射擊,向阿拉伯騎兵陣發射了大量帶火的長矛箭鏃。密集的火力嚴重殺傷了一密集隊形衝擊阿拉伯騎兵。但阿拉伯人依舊勇猛的沖向法蘭克步兵方陣。但當他們衝擊到方陣附近時,由於沒有騎射騎兵,沒有弓箭的阿拉伯騎兵無法在遠處用弓箭射製造出一個缺口。當他們衝到方陣面前,又要面對由長達5米的長矛組成的“森林”。很多阿拉伯騎手由於來不及收馬,連人帶馬的都撞在長矛上慘死。此時他們又必須面對法蘭克人的重標槍的集中射擊。這種1米長的重標槍兩頭都裝有三棱鐵尖,而且重量極重。雖然射程不遠,但一旦用全力投擲出去,在自身重量和慣性的作用下具有強有力的穿甲能力。對防護力本來就有限的阿拉伯輕騎兵的殺傷力更大。

當天下午,查理·馬特感覺時機已經成熟,下令騎兵全體上馬出擊。在希臘弩炮的遠程火力掩護下,所有法蘭克重裝鋼甲矛騎兵排成方陣放平長矛,最前鋒的以楔型陣向阿拉伯軍主力發起大規模集團衝鋒。本來就缺乏遠射火力的阿拉伯軍隊對有堅固防護力和強大殺傷力的法蘭克重裝鋼甲矛騎兵集團的強大衝擊毫無抵抗能力。很多阿拉伯人死在法蘭克重裝鋼甲矛騎兵的長矛下或者被馬踩死。同時,在查理·馬特的命令下,當初那位慘敗在阿拉伯人手下的阿基坦伯爵厄德率領他屬下的軍隊繞到阿拉伯軍背後襲擊阿拉伯人。腹背受敵的阿拉伯遠征軍全線崩潰。統帥阿卜杜勒·拉赫曼·迦菲齊死於亂軍之中。喪失統一指揮的阿拉伯軍隊全線潰逃。當天晚上,決定西方文明命運的普瓦提埃戰役以法蘭克人的全面勝利告終。

戰役結束

第二天清晨,阿基坦伯爵厄德向查理·馬特提出要領兵追擊阿拉伯人。查理·馬特當即拒絕了他的要求。他有多種考慮,首先,他害怕如果繼續追擊,很有可能陷入阿拉伯人的誘敵深入之計被圍殲;其次,作為精明的政治家的查理·馬特意識到,只要留著阿拉伯勢力在西班牙,就可以有力的牽制厄德。

勝敗解讀

普瓦提埃戰役阿拉伯軍隊的失敗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是:阿拉伯帝國的擴張已經達到了其自然擴張的極限,距離阿拉伯人的興起之地阿拉伯半島至法蘭克非常遙遠。另外,勞師遠征也是阿拉伯軍隊失敗的重要原因,而法蘭克軍隊則是以逸待勞。在裝備方面,阿拉伯軍隊均為輕騎兵,面對重步兵,沒有將其衝散,就沒有什麼優勢可言。

戰爭結果

當法蘭克王國在普瓦提埃戰役擊敗阿拉伯人的訊息傳到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後,帝國新任皇帝利奧三世立即組織軍隊,在歐洲其他基督教國家的財政支援下對阿拉伯帝國發起全面反擊。公元746年,東羅馬帝國海軍希臘聯合艦隊在賽普勒斯附近海域與阿拉伯帝國海軍艦隊爆發了規模空前的大決戰。由於大量使用希臘火、拋石機和希臘弩炮等先進武器和新型高速戰艦和擁有好的海軍統帥,東羅馬帝國海軍希臘聯合艦隊幾乎全殲擁有1000多艘戰艦的阿拉伯艦隊。阿拉伯帝國傷亡今10萬人!在帝國海軍希臘聯合艦隊強有力的制海權的保障下,東羅馬帝國陸軍奪回了賽普勒斯和地中海上所有重要島嶼。同時,東羅馬帝國仿效法蘭克王國也建立起一支新的以重裝鋼甲矛騎兵集團為主的陸軍,在小亞細亞半島上對阿拉伯發起全面反擊。新組建的東羅馬帝國重裝鋼甲矛騎兵集團攻勢極為凌厲。不久就收復了整個小亞細亞半島和敘利亞北部的安條克,重振了帝國的聲威。

歷史影響

發生在公元732年高盧的法蘭克王國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普瓦提埃戰役是一場決定整個人類西方文明命運的決戰!對人類歷史產生了重大影響。戰後,慘敗而歸的阿拉伯人此後再也沒有能力對西方文明世界發動入侵。這直接保證了西方文明尤其是基督教文明的生存和發展。因此發生在公元732年高盧的法蘭克王國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普瓦提埃戰役決定了整個西方文明的命運。同時,由於在普瓦提埃戰役的勝利,查理·馬特鞏固了他在法蘭克王國的統治地位。這就為然後他的後人的擴張奠定了基礎。公元751年,查理·馬特之子,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矮子丕平廢黜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末代國王自立,建立了法蘭克加洛林王朝。他就是聞名後世的法蘭克帝國查理曼大帝的父親。在查理曼大帝的統治下,法蘭克王國成為統治西歐大部分地區包括多種部族的大帝國。由於內部封建割據和缺乏統一的經濟基礎。查理曼大帝死後不久帝國陷入內戰。公元843年,他的3個孫子簽署《凡爾登條約簽》。將帝國瓜分為西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和中法蘭克王國。這就是近代對世界格局產生巨大影響的法蘭西、德意志和義大利三個國家。法蘭克王國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