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

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

《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是2006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白詩朗。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

在一定意義上,本書既是有關這種至關重要和引人入勝的對話是如何開始的歷史,同時也是對於如下問題的哲學和神學反省:1980年代早期來自世界各個地區的參與者們探討儒家和基督徒之間產生對話的可能性。

參與儒耶對話的一個前提假定,當然是認為儒學和基督教一樣在現代世界中是有前途的。除了個別例外,大體來說,這兩個偉大的宗教和文化傳統一直是處在彼此隔離的狀態下各自運行的。這種相互隔離的局面如今已經改變了。對於如何解決環境危機、人權論爭、文化價值、經濟全球化以及神學對話和精神性的分享等各種各樣的論題,儒者與基督徒如今可以隨時互相討論。

作者簡介

白詩朗(John Berthrong),1946年生於美國威思康辛(Wisconsin)的La crosse。堪薩斯大學文學學士(1969),芝加哥大學碩士、博士(1972、1979)。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分別為道家哲學和宋代理學。曾在台灣進修中文(1974~1975)。曾任加拿大聯合教會信仰問對話秘書(1980~1989)、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員(1985~1987)。現任波士頓大學神學院副院長、宗教對話研究所所長。除本書之外,還著有Transformations of the ConfucianWay(1998)、Concerning Creativity:A Comparison of Chu Hsi,Whiteheadand NeviHe(1998)、The Divine Deli(1999)。與Mary Evelyn Tucker合編Confucianism and Ecology:The Interrelationof Heaven,Earth,and Humans(1998)。

目錄

導言

一 他者的差異

二 聽眾的差異

三 對話的階段

三重線

五 原因何在

六 本書結構

第一章 普天之下:儒耶對話中的典範轉化

一 雙向轉化

二 四種轉化中的遭遇

三 過程選擇與神學論說

四 神學重建的問題

五 儒家傳統

六 儒耶對話的容納

七 折衷主義與多元宗教參與的危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