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

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

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是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9月至1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八路軍晉察冀軍區部隊和第120師主力粉碎日偽軍圍攻山西省五台山區的戰役。

起因

(圖)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

1938年9月,日軍為實現“南取廣州、中攻武漢、北圍五台”的作戰計畫,在華北集中第26、第109、第110師團和獨立混成第2、第4旅團等部共5萬餘人,以分進合擊戰術,對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實施多路圍攻。

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聶榮臻,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和八路軍總部的指示,指揮軍區部隊和第120師主力,在根據地人民民眾和鄰區部隊配合下,採取以廣泛的游擊戰阻擊、消耗和疲憊日軍,集中主力在運動中殲其一部的方針,粉碎日軍的反圍攻。

經過

反圍攻戰役分三個階段:

(圖)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

第一階段從9月20日至10月6日,日軍以2萬餘入由河北定縣望都保定向西進犯,先後攻占晉察冀根據地所屬的完縣曲陽唐縣等邊沿城鎮,但途中遭到第3軍分區部隊的阻擊,死傷250餘人、戰馬數十匹。23日起,日軍又增兵1萬餘人,分10路,由曲陽易縣蔚縣廣靈渾源代縣定襄盂縣井陘正定等地,向五台單平等根據地腹地城鎮進犯。為遲滯日軍前進,晉察冀軍區以小部隊和游擊隊沿途襲擾,同時集中主力殲其有生力量,先後在神泉柏蘭張家灣王林口東西莊等地阻擊日軍,共斃傷日軍300餘入,為民眾堅壁清野和根據地領導機關轉移爭取了時間。10月1日至6日,日軍先後進占淶源靈臣五台阜平等城鎮。

第二階段從10月6日至15日,日軍數千人從五台、大營等地出動,合擊石咀台懷金剛庫地區,企圖圍殲根據地領導機關,並捕捉八路軍主力決戰。日軍合擊扑空後,即在根據地內修築據點,轉入分區清剿。此時,轉向日軍側翼的軍區部隊和各地游擊隊,四處破壞日軍交通運輸線,打擊修築據點和分散清剿的日軍。15日,第120師第359旅第717團在明堡設伏,全殲日軍運輸大隊100餘人。中旬以後,進占根據地中心區之日軍,已陷入被動困守。

第三階段從10月16日至11月17日,軍區部隊和第120師針對日軍弱點,採取以一部主力活動於日軍側後,截其輜重,斷其供應,同時組織機動部隊伺機伏擊日軍的作戰方針。第1軍分區部隊襲擊王安鎮,並於鄭家莊地區截擊日軍運輸

(圖)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

隊200餘輛大車。軍區騎兵營襲擊高門日軍糧站,繳獲其全部糧襪。第4軍分區部隊擊退日軍對洪子店和靈壽等地的進攻。21日,日軍為維護其後方補給線,由阜平、曲陽出動6000餘人,東西夾擊第1軍分區部隊。第1軍分區部隊適時轉移,兩路日軍在韓家峪村自相混戰,死傷甚眾。26日夜,第1軍分區部隊和第120師第359旅各一部夜襲阜平,迫使阜平日軍於27日棄城撤退。28日,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長常岡寬治少將率200餘人由廣靈往靈丘視察、督戰,途經邵家莊,被359旅伏擊部隊殲滅大部。進占王快、黨城的日軍,連續遭第3軍分區部隊及游擊隊沉重打擊。11月3日,侵占五台之日軍第109師團500餘人奔襲高洪口,返至滑石片地區,被第120師第358旅等部隊殲滅。為配合晉察冀根據地反圍攻戰役,八路軍第120、第129師各一部,廣泛出擊大同至太原和石家莊至太原鐵路沿線之日軍;冀中軍區部隊連續破路炸橋,並襲擊定縣、保定等地;平西部隊由冀東返回平西,襲占赤城、下花園等地。

根據地人民在反圍攻戰役中,積極展開交通破襲戰,支援軍隊作戰。進犯晉察冀根據地的日軍在根據地軍民的沉重打擊下,除一部兵力占據五台、靈丘、曲陽等幾座縣城外,大部陸續撤退。至11月17日,歷時48天的反圍攻作戰結束。

結果

晉察冀1938年秋季反圍攻,八路軍共進行東西莊、鄭家莊、邵家莊、滑石片等大小戰鬥136次,殲滅日偽軍5331人,繳炮10門、機槍49挺、長短槍570餘支以及大量軍用物資

晉察冀邊區軍民,經過這次嚴峻鬥爭的考驗,提高了戰鬥力,部隊進一步發展壯大,對於粉碎日軍圍攻、加強軍隊根據地建設,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