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縣五月十三文化藝術節



五月十三的來歷:清末明初時,在昭平縣縣城有很多廟宇神壇,最著名的有城隍廟、關帝廟、真武廟、天后宮,俗稱“四大廟”。每個廟都有自己的廟會,日期各不同。每年廟會來臨,善男信女潮水般涌到廟堂朝拜,從早到晚香火不斷。但在這些廟會中要數縣城關帝廟五月十三會期最熱鬧。解放後,提倡破除迷信,而神像和廟宇先後被折毀廢除, 並隨著民眾文化水平的提高,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廟會節日中一些活動項目逐漸被淘汰,隨之而來的是與人民的生產勞動密切相關的物資交流,之後廟會也就逐漸成為物資交流會。1988年,昭平縣人民政府把農曆五月十三這一天定為“文化藝術節”。
五月十三的傳統慶祝活動:到了每年五月十三這天便會舉行盛大的廟會活動, 這天早上,由地方上推薦三四人把神像抬下大廳,為其更衣洗澡。正午十二時,開始抬神像遊街。神像遊街儀式結束後,接著在放炮坪舉行”放炮“活動。每年廟會都還要“打醮”,由一幫道士喃道和表演上“刀山”、下“火海”,晚上還有演戲,一連熱鬧五天。每年的五月十三,鄰近縣、鄉的人們則是如約匯集昭平,豐富的農產品也大量運集昭平,文化系統組織大型的文藝宣傳隊伍遊行,整個縣城到處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趕集人數高達5萬人以上。銷售的商品也是花樣百出,小到針線、衣物,大到家具、電器,有農機用具、也有現代設備。從原來熱鬧三天到熱鬧一個星期,前來買賣的人更是東南西北各方各路人馬。在近兩年的五月十三傳統文化藝術節上,昭平縣更是利用了本縣的產業特色,舉辦了如茶藝表演等文化藝術活動,“將軍峰茶業杯”文化藝術節。藝術節期間在縣文化廣場舉辦書法、繪畫、攝影展、奇石展和根雕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