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調

春調

民歌的一種,流行於江蘇省。春節期間或立春前後,農村舉行迎春、送春等活動時所唱的民歌,統稱春調。簡介春調是江浙一帶常見的民歌品種之一。唱春,顧名思義,即在賀新春時進行的演唱,舊時一般發生在春節農閒時,唱春藝人為了索取賞錢,唱詞多是吉利話,每到一村,總是挨門換戶地唱過去,唱到人家酬以賞錢,便另換人家。常州唱春,起先有二人演唱(雙檔),後多為一人演唱(單檔),身背搭褳(稱乾坤袋、龍袋),一手持春鑼(二斤重,寓意南北二京),一手持繪有龍鳳圖案的敲板(或無圖案的素色板,板長13寸,寓意13省),從鄉村到城鎮,串街走村、挨戶演唱。

基本信息

概述

春調曲調較多,如《送春老調》、《送春平調》、《送春反調》、《送春的的調》、《葉木調》等,以《孟姜女春調》(又名《十二月花名》)為最著名。歌詞一般為七字一句,內容多反映四時景物、歷史知識、生產知識、神話、傳說故事等。曲調一般為四句反覆,由二至四人用春鑼、扁鼓作為前奏和間奏。前奏有長有短,短的兩小節,長的有七小節,句七字鑼,間奏一般為兩小節。

代表曲目

主要曲目有:“孟姜女調(春調)”、“哭七七調”、“梳妝檯調”、“手扶欄桿調”、“紫竹調”、“碼頭調”、“鮮花調”、“無錫景調”、“五更調”、“小板艄調”、“六花六節調”、“鬧五更調”、“銀紐絲調”、“滿江紅調”、“湘江浪調”、“九連環調”、“四方調”、“吳江調”、“八段錦調”、“麻城調”、“泗州調”等。每種小調都有一個基本輪廓,在和新的唱詞結合時,根據詞意和情緒再作變化。《春調》即“孟姜女調”,是寧波一帶傳播最廣的一種調名,這首《春調》的主要特徵是腔幅寬大,行腔舒展,鏇律裝飾性很強,樂句規整、均勻、對稱。結音基本遵循“四句頭”的結構邏輯,但與常見的“孟姜女”調有較大的差異。首先,它的鏇律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幾乎每一個字、詞都有拖腔,給人以流麗委婉之感。其次,它多處使用了“ Sol(5)—Do(1)”、“Do(1)—Sol(5)”兩個下行五、四度音調,構成調式主音與下五度音之間十分緊密的鏈環式進行,而這個音型恰恰是江南民歌音調個性和風格的集中體現。春調以十二月花名調為代表,在節奏上更加歡快和熱烈,給人以一種喜慶的氣氛。早在光緒年間,上海百代公司就為唱春調灌過唱片。1925年,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明確指出:“唱春調,我們知是江蘇常州的出產。”

唱春調

唱春的曲調,稱唱春調或春調,也稱“常州調”。

唱春傳說

在常州民間,關於唱春的起源,有這樣一種傳說:明武宗時,一次他帶領幾名親隨喬裝改扮,外出暗察民情,至一山區,不幸遇上盜賊,銀錢被劫,失去盤纏,被困路上,回不得京城。這時,隨行大臣中有一位馮閣老,自告奮勇,手提小鑼,沿途賣唱,來解決皇上一行人的生活經費。這便是民間傳下來的馮閣老唱官春的故事。常州地方民間歌謠也有“馮閣老納帖送官春,常州唱到紫禁城,一直唱到午朝門”的說法。

唱春相關資料

常州唱春,汲取了常州山歌和小調之精華,其曲調舊稱“常州調”,俗稱“春調”,是在常州地區流傳較廣的民間文藝活動之一。起源於明代正德年間,至清代,與常州道情、灘簧等民間藝術一起風行於世,尤其在江、浙、滬“吳語地區”相當流行。
常州唱春與民間故事相結合,以傳說故事為內容,特別是當它與孟姜女故事相結合以後,使唱春以孟姜女故事為內容連帶著它哀婉動人的曲調傳遍了江南,也流傳於全國各地。到目前為止,唱春調《孟姜女十二月花名》(亦被人稱為《孟姜女調》),至少已經成了十六個劇種、二十個曲種、十四個歌舞樂種的基本唱腔與主要曲牌。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上海分會1984年5月開始向全國公開徵集《孟姜女資料》,屬於“唱春”類腔調的竟占全部的72.28%,在中國民間文藝史上,乃至世界民間文藝史上,都是罕見的。
唱春,是流傳在常州地區的一種傳統民間文藝活動。舊時新春期間,便有唱春藝人走村串巷,挨家挨戶地上門唱春。他們一手提黃銅春鑼,一手持紅木春板,蹁著闊步,七字一句,四句一段,聲調清朗,挨門挨戶地唱過去。有時也有兩人搭檔,輕鑼小鼓合唱。他們站在人家門口,見人唱人,見物唱物,所唱都是吉利和頌揚的話語,直唱到主家開顏,酬以糕團和零錢為止,另換人家。

相關條目

民間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