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在中國,春節期間的很多商品和服務價格會比平時更高。洗車店、寵物洗澡價格比平時翻倍,肉製品價格大幅上漲,每碗米粉漲5毛錢,洗頭得多花幾十元,計程車司機不打表,各行各業都出現價格提升的現象,不少市民的腰包都要因一些行業的漲價而遭到“洗劫”。
分析
重大節假日期間,經營者漲價,按照國家規定,必須向消費者事先告知或明碼標價,商家有事先告知的義務,讓消費者在知情下自願去消費。如果事先明碼標價,消費者事先知情去消費,商家的提價行為就是合法的,反之則涉嫌價格侵權。
春節期間商家犧牲休假時間,適當提高一下價格,也是對商家的一種補償。站在經營者角度,到了春節期間,諸如服務行業用工、採購成本確實會增加。
市民觀點
對於一些服務行業在春節期間提價,有市民認為,如果服務行業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價格比平時高一些也合乎情理,但商家如果節假日期間提價後服務又打折,損害的不僅是消費者利益,更是損害了其自身的形象和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