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
2014年,杭州市中國小在全國率先進行放春、秋假試點。杭州市的具體做法是:在每學年總教學時間不變的前提下,將傳統的一學年兩學期兩假期改為一學年兩學期四假期,實行春假、暑假、秋假和寒假。春假時間為“五·一”節前後兩周;暑假時間從7月中旬到8月底;秋假時間為11月的第一周;寒假時間為三周左右,即農曆除夕前5天和除夕後15天。杭州市教育部門的有關人士表示,許多學生暑期無規律的生活使學生在秋季開學時一時難以調整心態適應緊張的學校生活,易造成焦慮情緒。而寒假,年才剛剛開始過,就要開始報到上學了。在總教學時間不變的前提下,實行長短假期有助於學生在學習期間有張有弛,勞逸結合,提高學習效率。
國務院通知要求,到2020年前逐步落實國民旅遊休閒綱要,加強帶薪年休假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國小放春假或秋假。
2014年8月22日,國務院公布《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職工結合個人需要和工作實際分段靈活安排帶薪年休假。《意見》不再提出旅遊人次等數量指標,而是突出了旅遊消費、年人均出遊人次等質量性指標。《意見》還首次提出了科學旅遊觀,強調推動政府依法監管,避免過度參與,要推動旅遊市場向社會資本全面開放。
爭議
破壞學習連貫性
教育界人士有不少已了解到杭州假期的變化。不太贊同杭州假期的調整辦法。首先,其實就是實行了一年四假,“五一”、“十一”的一周長假學生足夠進行考試後的心理調節,而且學生在“五一”、“十一”不是悶在家裡就是出去玩,不少學生反而盼著上課。再拿暑假來說,南京夏季氣溫特別高,學生如果也像杭州一樣7月中旬才放假,身體吃不消,學校的用電量要增加,消暑設備也跟不上,讓學生大熱天跑到學校上課,路上也不安全。暑假學生在家裡避暑比較合適。再從學習上來看,零碎的假期也把學習時間切得太碎,學習沒有連貫性。如果真的要把兩學期變成四學期,教材也應該相應改變,搞短課程,不能僅僅簡單地改時間,要把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科學切分。
無人管理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小學生的家長對放假持無所謂態度。市民李先生說,自家的孩子非常調皮,因為暑假太長,小孩玩瘋了,樂不思蜀,在家作業也做不好。如果假期可以多放,每次假期不要太長也不錯,家裡有老人可以帶孩子,沒有後顧之憂。但對於大多數小學生家長來說,孩子放假時間改了,必然導致孩子沒人帶。一般寒假和“五一”、“十一”,小孩子放假都跟大人差不多同步,暑假裡就把孩子放在輔導班或是送回老家都可以。但如果按杭州的做法,大人和小孩子放假不同步,必然會導致孩子沒人帶,很為孩子的安全擔憂。
評論
有關人士認為,傳統暑期無規律的生活,使學生在秋季開學後一時難以調整心態,適應緊張的學校生活,易造成焦慮情緒。
一些家長在想,如果像杭州一樣放春秋假,就能讓家人避開黃金周的擁擠,盡情地走進大自然。
也有學生家長擔心,小孩子放假了,大人不放假,必然會導致孩子沒人帶,孩子的安全無法保證。再說,暑假延遲到7月中旬才放,意味著在炎熱的7月份,學生有半個月要繼續坐在悶熱的教室里,這對師生的健康十分不利。這部分家長認為,春秋假還是不放為好。
老師的第一反應是“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東城區教委的呂老師說,這個方案執行起來不太現實。這個方案與國外的一些學校放假安排比較像,在分配上比較注重時間的平均性。但是這裡有個問題,五一之後再放一個星期的假,然後,一個多月以後就是暑假了。9月初開學,11月份再放一周假,等於是開學兩個月之後就又放假了。直接後果就是教學內容完成不了。
相關政策
2013年2月18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民旅遊休閒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綱要》提出保障國民旅遊休閒時間,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國小放春假或秋假。
《綱要》要求改善國民旅遊休閒環境,穩步推進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免費開放。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
專家觀點
“現在,高校和中國小的放假時間總量在11周左右,包括寒假約3周,暑假約8周。”
江蘇省旅遊學會會長、東南大學教授周武忠認為,地方政府如果安排中小學生的春假或秋假,應該以各一周左右為宜。因放假時間總量不變,這一周也只能從寒假、暑假中擠出來。怎么擠才好,需要根據教學來考慮,建議安排在每學期期中考試結束後。如今,中小學生大多有春遊、秋遊活動,還有遊學考察,一周左右的春假、秋假正好可以組織這些活動,一方面減輕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一方面增加他們接觸自然與社會的機會,開拓視野。周武忠教授認為,綱要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這可以與春、秋假的安排統籌考慮,並不矛盾。
“如果要與家長的放假時間一致,那就應從國家層面上考慮,恢復五一黃金周。”周武忠教授認為,現在網上熱議如何請假,跟國家法定假日對接,以拼出一個或兩個黃金周,其實也說明,國民對恢復五一黃金周的期待。所以,有網友提出構想:中小學生的春假與五一黃金周對接好,秋假與國慶黃金周對接好,再理想不過了。
“現在的寒暑假時間較長,春秋假能減輕師生負擔,對學生接觸社會也有好處,總的來說利大於弊。”市教科院副院長王緯虹表示,放春秋假需要一個過程,社會各個方面都得有所轉變,比如落實家長的帶薪假期。
王緯虹同時建議,家長要學會放手,當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就要給予自由。如果放春秋假,孩子將有更多時間參與社會實踐和遊學活動,家長沒必要整個假期都盯著孩子。結合重慶實際,因為夏天較熱,建議暑假相對長一點,春秋假適當短一些。
在《國民休閒旅遊綱要》中,也有涉及大學的條款:“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高等學校可結合實際調整寒、暑假時間。”對此,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在其部落格上表示,當前大學生的問題實際是寒暑假太長,尤其是處於畢業季的學生,更加容易在沒有規劃的“休閒時間”中度過。因此建議高等學校不要無故延長寒暑假。
學生觀點
春秋假好 沒有作業就更好
何謂春秋假?據了解,我國中國小一般實行雙學期制,每年分為寒暑兩假,冬季一次,夏季一次;但在國外有學校實行四學期制,也就是一年四個假期:春假、秋假、寒假、暑假。
“如果放春秋假,感覺假期更多了,就是擔心老師布置很多作業。”聽到可能放春秋假的訊息,家住大渡口區金色世紀花園1棟3樓的初二男生小喻高興之餘有些擔憂。眼看就要開學,可小喻的寒假作業還沒做完。“像國慶中秋這類假,學校就布置了各種作業。如果既放假又不用做作業,那就最完美了!”對此部分小學生認為像放國慶7天假作業量多而苦惱,現在再加上春.秋假可能要把持不住了。希望多組織些春遊.秋遊等,而不是朝三暮四的看國外學校的習俗。
與小喻持相同看法的學生還不少,育才中學高一學生陳鵬表示,希望春秋假能組織實踐活動,比如老師帶領學生出去遊學。
家長意見不一,學生表示“不感冒”
相對於學校的態度,大多數學生家長對增加“春秋假”並沒有表現出欣喜,更多的是感覺到壓力。
大足中學學生家長黃素表示,這個規定並不具有可行性。“現在的學生本身自覺性就較低,如果增加春秋假,對家長的壓力會增加。”同時,針對學校組織學生出遊,她也不是很贊同。“首先,出遊涉及到費用問題,到底由誰來出?其次,學生的安全如何保證?如果學生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採訪中,許多家長表示,如果再增加春假、秋假,只會給家長增添麻煩,而且也不利於學生學習。
不過,在部分家長看來,如果有了“春秋假”,不光能讓孩子在氣候適宜的季節走進和感受大自然,做些自己感興趣的小課題,更是一個“親子游”的好時機。“每年,帶孩子出去旅遊很頭疼,寒假碰到春節、春運,暑假天氣又太熱,國慶長假出遊人太多,春天和秋天是最好的出遊時節,期盼中國小設定春、秋假。”
對廣大中小學生們來說,他們沒有更多地詳細了解這一政策,當一提到是在“放假時間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增設,他們便表示,“那有什麼意義呢,不就是‘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的區別么?”
家長觀點
和孩子們不同,聽說可能放春秋假,家長們的反應五花八門。總的來說,畢業年級家長比較擔心放春秋假影響孩子學習狀態,還有部分家長則認為保證春遊或秋遊更重要。
市民雷偉的兒子在重慶江北中學念初三,對於放春秋假,她持反對意見。“尤其是放春假,兒子耍完寒假回學校,剛剛把心收回來,又要放假,將影響學習狀態。”雷女士說,孩子放寒暑假時,許多家長也有相應假期,如果放春秋假,父母都要上班,孩子更沒人管了。
“更重要的是應該保證春遊和秋遊,現在很多學校都以安全為由取消出遊,尤其是國中和高中。”家長吳婷婷是女兒班裡的家委會成員,她告訴記者,自從女兒升入國中後,就再沒參加過春遊或秋遊,“不妨將春遊和秋遊的時間適當延長,組織孩子出去旅遊。”
國外做法
美國:中小學生的假期每年大約有193天(包含雙休日),其中春假一個星期,暑假兩個多月,冬假兩個星期。
英國:學校在兩個學期之間一般會安排春假和秋假各一星期。春假時,有的家長會讓上國小的孩子去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在老人們居住的農莊或者海邊親近大自然。有的父母則會請假輪流陪孩子。上中學的孩子也會結伴去周邊國家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