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故事按季節分成五個部分:春天——老僧與童僧生活在孤寺中。老僧出去採買,童僧頑皮地將石頭綁到小魚小蛇身上,倒頭睡在一邊。老僧看到他的作為,依樣畫葫蘆將石頭綁到他身上,教育他要用同等的心情去看待身邊的一切。夏天——童僧已經成長為年輕僧人。一天寺里來了養病的少女。青年僧人佛心搖擺,最終和少女成就魚水之歡。老僧發覺了兩人的事情,將少女送走,年輕僧人追隨著愛人,偷偷離開的孤寺。秋天——寺中這天來了不速之客。警察追逐著殺妻犯來到寺內——正是出走的年輕僧人。老僧將其點化,命他在地上用心篆刻般若佛經,淨化其暴戾之心。天亮後,殺妻犯安然地被警察帶走。冬天——出獄的殺人犯已是中年,他回到寺中修行,老僧已經圓寂。一晚,一女人將嬰兒遺棄在寺門口。中年僧收養了他。又是一年春天——童僧做著與如出一轍的惡作劇,已經成為老僧的殺人犯用他師傅的方法教育了童僧。
「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代表著正是人生的四個階段:從一個虐待小動物而被老僧懲罰的小和尚(春),到荷爾蒙旺盛,禁不住誘惑的少年(夏),成長到因嫉妒而犯下謀殺大罪的成年僧侶(秋),最終是走到人生盡頭的垂垂老僧(冬),想一圓深居簡出的生活,卻不能如願。人生的循環,就這樣周而復始,一再重演下去 。
電影按四季畫分四個章節,描寫孩童和尚隨歲月成為老僧人所經歷的種種七情六慾:小時候貪玩殺生,年青時初嘗愛情,中年時殺人,以及歸老時在寺院收留孤兒。導演金基德更首次參演電影,飾演片中老和尚一角。
春:一個童僧拿著石頭,壓著河邊的一條魚的尾部,又用同樣的方法對待一隻青蛙和一條蛇。結果,老僧懲罰童僧,要他尋回已飄到海邊被他虐待的魚和青蛙。
夏:一個十七歲的少僧,感到深居簡出的日子頗為苦悶。突然間,一名少女病癒後來到寺廟療養。少僧開始忍受不住異性相吸所帶來的誘惑和溫暖……
秋:一個三十歲的青年在寺廟內自殺。老僧發現他死在大佛像面前。老僧帶領著一個剛到訪寺廟的少年念經,希望死者安息。
冬:一個老僧已走到人生盡頭,正當他想脫離多年深居簡出的生活時,一個婦女突然探訪寺廟,並留下了自己的男嬰。結果,老僧與這名男嬰在寺廟繼續他們平靜的生活,仿如重新開始人生的循環。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金基德 Ki-duk Kim | Adult Monk | |
金英民 Young-min Kim | Young Adult Monk | |
吳英秀 Yeong-su Oh | Old Monk (as Young-soo Oh) | |
徐在京 Jae-kyeong Seo | Boy Monk | |
池大韓 Dae-han Ji | Detective Ji | |
朴智娥 Ji-a Park | The Baby's Mother | |
夏汝真 Yeo-jin Ha | The Girl | |
金宗浩 Jong-ho Kim | Child Monk | |
Jung-young Kim | The Girl's Mother | |
Detective Choi | Min Choi | |
Min-Young Song | The Baby |
職員表
製作人 | 李聖宰 Seung-jae Lee、卡爾·鮑姆伽特勒 Karl Baumgartner、Dong-joo Kim |
導演 | 金基德Ki-duk Kim |
副導演(助理) | 盧宏鎮 Hong-jin Roh、張哲秀 Cheol-soo Jang |
編劇 | 金基德Ki-duk Kim |
攝影 | Dong-hyeon Baek |
配樂 | Ji-woong Park |
剪輯 | 金基德Ki-duk Kim |
服裝設計 | Min-Hee Kim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
| |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音樂原聲
PIANO CONCERTO - MAIN THEME | VOCALISE | CAN'T FORGET HER |
SAD AMORE | FIRST LOVE | ENDLESS SKY |
CRYING IN THE WIND | LETTER OF TEARS | CLOUDY DREAM |
LONELY DIARY | FAREWELL | DEAD FISH |
SADNESS | LONELY PRAYER | LOVE THEME |
HEAVENLY TEAR | LAST BREATH | FAREWELL - VOCALISE VERSION |
MAIN THEME | MERCY | SICK GIRL |
FOGGY MOUNTAIN | LOVE THEME - REPRAISE | END CREDIT |
MARTIAL ART TRAINING | FRUSTRATION | BONUS TRACK - OASIS LOVE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獲獎記錄
屆次 | 獎項 | 獲獎人 | |
2003年第16屆歐洲電影獎 | 環球銀幕獎(提名) | 金基德 Ki-duk Kim | |
2003年第24屆韓國電影青龍獎 | 環球銀幕獎(獲獎) | ||
最佳技術獎(獲獎) | 吳尚滿 Sang-man Oh | ||
2004年第41屆大鐘獎 | 最佳電影獎(獲獎) | 金基德 Ki-duk Kim | |
2003年第56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 | 堂吉訶德獎(獲獎) | 金基德 Ki-duk Kim | |
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獲獎) | 金基德 Ki-duk Kim | ||
國際藝術院線協會獎(獲獎) | 金基德 Ki-duk Kim | ||
青年評審團獎(獲獎) | 金基德 Ki-duk Kim | ||
金豹獎(提名) | 金基德 Ki-duk Kim | ||
2004年 第5屆拉斯帕爾瑪斯國際電影節 | The Golden Lady Harimaguada(獲獎) | ||
攝影獎(獲獎)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
Korea Pictures [韓國] | LJ Film [韓國] |
Pandora Filmproduktion GmbH [德國] | Cineclick Asia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地區 | 時間 |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200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
Amazonia Films | (2004-2011) (Venezuela) (all media) |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5) (Argentina) (DVD)/(2005) (Argentina) (VHS) |
Bavaria Film International [德國] | (2003) (worldwide) (all media) (sales) |
Califórnia Home Vídeo [巴西] | (2005) (Brazil) (all media) |
Cathay-Keris Films Pte. Ltd. [新加坡] |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
Cineclick Asia | (2003)(worldwide) (theatrical) |
Cinema Mondo [芬蘭] | (2004) (Finland) (theatrical) |
Distribution Company [阿根廷] | (2004) (Argentina) (theatrical) |
Divisa Home Video [西班牙] | (2004) (Spain) (DVD) |
Dolmen Home Video [義大利] | (2004) (Italy) (DVD)/(2006) (Italy) (DVD) (boxed set) |
Festival Films S.L. [西班牙] | (2004) (Spain) (all media) |
Festive Films [新加坡] |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
Filmcoopi Zürich [瑞士] | (2003) (Switzerland) (theatrical) |
Filmhouse [墨西哥] | (2004) (Mexico) (theatrical) (subtitled) |
Gateno Films [秘魯] | (2005) (Peru) (all media) |
Kinowelt Home Entertainment [德國] | (2004) (Germany) (DVD) |
Mikado [義大利] | (2004) (Italy) (theatrical) |
Mongrel Media [加拿大] | (2004) (Canada) (theatrical) |
Pandora Filmproduktion GmbH [德國] | (2004) (Germany) (theatrical) |
Pretty Pictures [法國] | (2004) (France) (theatrical) |
SPI International [捷克] | (Czech Republic) |
SPO Inc. [日本] | (2004) (Japan) (theatrical) |
Slovenska Kinoteka [斯洛維尼亞] | (2004) (Slovenia) |
索尼經典 [美國] | (2004)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
Triangelfilm [瑞典] | (2004) (Sweden) (theatrical) |
United King Films [以色列] | (2004) (Israel) (theatrical) |
Konken Studios [德國] | sound re-recording |
地區 | 時間 |
瑞士 Switzerland(Locarno Film Festival) | 2003年8月14日 |
加拿大 Canada(Toronto Film Festival) | 2003年9月6日 |
韓國 South Korea | 2003年9月19日 |
西班牙 Spain(San Sebastián Film Festival) | 2003年9月23日 |
德國 Germany(Hamburg Film Festival) | 2003年9月23日 |
希臘 Greece(Thessalonik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2003年11月22日 |
瑞士 Switzerland(German speaking region) | 2003年12月17日 |
美國 USA(Sundance Film Festival) | 2004年1月16日 |
俄羅斯 Russia(limited) | 2004年1月22日 |
泰國 Thailand(Bangkok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2004年1月29日 |
芬蘭 Finland | 2004年2月6日 |
法國 France(Deauville Asian Film Festival) | 2004年3月10日 |
德國 Germany | 2004年3月18日 |
荷蘭 Netherlands | 2004年3月21日 |
希臘 Greece | 2004年3月26日 |
法國 France(Paris Film Festival) | 2004年4月1日 |
美國 USA(Los Angeles, California) | 2004年4月2日 |
美國 USA(New York City, New York) | 2004年4月2日 |
瑞典 Sweden | 2004年4月2日 |
中國香港 Hong Kong(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2004年4月6日 |
法國 France | 2004年4月14日 |
新加坡 Singapore(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2004年4月15日 |
加拿大 Canada(limited) | 2004年5月7日 |
匈牙利 Hungary | 2004年5月13日 |
英國 UK | 2004年5月14日 |
比利時 Belgium | 2004年5月26日 |
葡萄牙 Portugal | 2004年6月4日 |
義大利 Italy | 2004年6月11日 |
捷克 Czech Republic(Karlovy Vary Film Festival) | 2004年7月7日 |
以色列Israel | 2004年8月26日 |
奧地利 Austria | 2004年8月27日 |
西班牙 Spain | 2004年9月10日 |
澳大利亞 Australia | 2004年9月23日 |
波蘭 Poland | 2004年9月24日 |
阿根廷 Argentina | 2004年10月7日 |
捷克 Czech Republic | 2004年10月7日 |
墨西哥 Mexico(Mexico City) | 2004年10月15日 |
日本 Japan(Tokyo) | 2004年10月30日 |
愛沙尼亞 Estonia | 2004年12月10日 |
挪威 Norway | 2004年12月26日 |
泰國 Thailand | 2004年12月30日 |
斯洛伐克 Slovakia | 2005年3月31日 |
智利 Chile | 2005年4月14日 |
丹麥 Denmark | 2005年11月4日 |
(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
影片評價
該片是一部非常美麗、單純的影片。該作品的簡潔性突出了深奧和精湛的藝術感。金基德導演不僅分離出了人類本性的核心,而且同時驚人地理解到人類經驗所波及的範圍。( 《紐約時報》評 )
該片是一部像寶石一樣的作品。該片豐富地描寫了寂靜和暴力、聖愛和俗愛、智慧和無差別等主題,幾近完美。( 《芝加哥論壇報》評 )
該片以寓言形式寫了一名僧侶的成長過程,大量畫面向我們展示了這位曾學過水墨山水的導演的美術表現力。簡約的手法,默片般的場面調度,將影片處理得精緻美麗。除了盡收韓國的四季靚景之外,五個大段落如同互相聯繫又各自獨立的短片一般,結構完滿。而最難得的是,影片大部分的段落都不需要對白,但讓觀眾不覺得沉悶,實在頗為難得。( 申江影視評 )
這是關於一個和尚的人生歲月,鏡頭後的金基德寧靜而又形象地述說著生活的流逝。他始終保持著故事的趣味和曲折,不是灌輸給觀眾空洞的理論,而是依仗物化的鏡頭和佛學的概念,抽取出人與自然的共性,把人的本性與動物的本能穿插交融的隱性描繪。他對主人公生命過程的展示,有意地掐頭去尾而予以他人的生活代替:片尾的嬰孩,正是主人公幼年寄居佛門的謎底。主人公還俗時老僧對徒弟命運的先知和點化,暗示了老僧曾和他有著相仿的人生經歷。秋季老僧的孤苦伶仃和安然超脫的自焚死去,也將是主人公晚年的最終命運。
影片的基調整體上比較灰暗,僅存的溫馨希望之處,是金基德對佛的肯定。抵消人類罪惡淨化靈魂的唯一途徑,便是來自佛的救贖。佛教徒的慈悲善意超凡脫俗,與世人的陰險狡詐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在主人公中年逃逸的一段最足以體現:殺妻後的主人公焦躁易怒心神不安,並帶有暴力和自虐傾向。而師傅給予他“雕刻般若心經”的療法,儼然把他由魔鬼變成了聖徒。晚年後的主人公再度返回寺院一心行善普度眾生,走上了真正意義的信奉之路,在佛的指引下不諳世事刻苦修行,是其靈魂上的覺悟,也是對其所做錯事的懺悔。片尾棄嬰後的母親滑入冰窟窿,是神佛對惡人的懲罰。顯示出佛的公正和明察秋毫,也體現出儒家善惡有報的思想。( 新快報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