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春場和行宮位於甘肅省秦安縣鳳山風景區鳳山之下的鳳山村,是鳳山風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鳳山村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的文化村,2006年和隴城鎮媧皇村一起被列為省級文化名村,鳳山村又名先農壇。明志中稱縣城舊有四壇,城北有風雲雷雨山川壇,城西有歷壇,城南有社稷壇,東城外即為農壇。明清時,縣內就有立春時在此行鞭春禮的禮制。“歲立春先一日,知縣率僚屬迎春於縣東郊,至日昧爽,知縣以下具朝服行鞭春禮”。鞭春禮就是民俗中的“打春牛”習俗。“打春牛”又稱“耍春牛”,立春到“二月二”左右,在春場舉行,表演者為三名兒童,一扮農夫,一扮農婦,一個頭戴牛頭面具,披麻袋片扮牛犢,又有二人持鈸和小鼓伴奏,表演時,奏《急急風》後,農夫牽牛犢在過門《風交雪》伴奏下出場。過門後農夫接唱《春牛曲1》,“二月裡來龍抬頭,打開圈門吆黃牛,一吆吆到地裡頭,忙忙耕來忙忙種,一天種了二斗半,還不見婆子來送飯。”農夫持鞭扶犁,邊耕邊唱。奏第五遍時,農婦拎籃,扭舞上場,過門後,農婦喊:“老鬼來了!”並唱《春牛曲2》。“轉了一回娘家挨了一頓打,從今後再不敢轉娘家,你吃飯來我種田,咱倆個商量早回還。”通過一系列摹仿大人勞動情景的表演,展示了農曆二月初二過後,農村春耕春播的繁忙景色,並祈求祝禱風調雨順,莊稼豐收。如果縣太爺要來行春禮,事先要在衙門口放三通鐵炮,然後結隊來此進行祭奠。
介紹
春場:其實就是全城最熱鬧繁華的地段,舊時修有戲樓,為二層閣樓式建築,華麗典雅,飛檐翹角,琉璃彩繪,上書“春台神化”四個靈動飛揚的大字,樓下有茶點酒攤,各種小吃。場上還建有通天柱,即高大的旗桿,上掛龍鳳旗幟,凌風飄揚,農壇旗桿巷的名稱即來源於此。
行宮:就是每逢廟會唱戲祈雨時,縣城附近各方神像歇腳之所。今天鳳山腳下殘存的山門和部分古建築就是清代行宮的一部分。過去,農壇廟會非常熱鬧,春場上人山人海,攤販走卒、士人鄉宦,皆匯集於此,絲茶陶瓷、山貨土產,各種貨物異彩紛呈。“上關里生意兩行,春場裡賽如北京”,就是當時老百姓通俗生動的形容。每年的求神祈雨活動和許多民俗活動都在這裡上演,最有趣的要數“斬旱魃”和“穿城過海”,為一道獨特的農耕文化景觀。
斬旱魃:魃,是神話傳說中的旱神,《神異經·南荒經》中說:“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秦安乾旱少雨,靠天吃飯,旱災時常發生。斬旱魃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農耕風俗和祈雨儀式。每逢久旱不雨,官民就要設壇求雨,祈雨規模大,時間長,一般為起壇三天,宿壇三天,祭壇三天,設壇時,請來東嶽泰山,鎮江王楊四爺,聖母大爺,二爺和三爺在行宮聚會。求雨前,先用谷桿紮成旱魃的樣子,單腳單手,目在頂,口朝天,(民間傳說旱魃口朝天,吃掉了天上的雲彩,所以天不下雨)。然後,在旱魃的脖子上掛一裝滿紅顏料的豬尿脬,將其藏於南小河谷的竇家溝。設壇求雨時,讓一師公代表泰山,下令將旱魃抓來,一群人就到竇家溝將旱魃捆縛而來。然後一師公藏於泰山後,一師公藏於旱魃後,互相問答。問:“有雨沒有?”,答:“有雨”。“幾天有雨?”“三日內有雨”。然後就等待三天。如果真的下了雨,就要送旱魃,把旱魃送到葫蘆河邊,用兩個簸箕紮成船的模樣,放旱魃於其上,置於河水上,讓水將其沖走。如果三日內並沒下雨,就要“斬旱魃”。斬時,將旱魃從死門帶出,押到竇家溝,用一快刀,割破其脖子上的豬尿脬,讓“血”流盡。整個儀式就結束了。這種顯得荒唐的古老儀式,寄寓了農民對自然和神怪的一種非常微妙複雜的心理,含有深層的文化心理內涵。
穿城過海:是一種場面宏大,熱鬧非凡的固定祈雨儀式。每年農曆七月初十日,以上6個官神聚會於春場行宮。抬神的人稱為馬鹿。他們是來自縣城附近18個莊口的拳棍手,穿藍麻鞋,纏藍腰帶。他們的職責是抬神遊行,楊四爺在前為押陣官,泰山爺在後為催陣官,遊行隊伍進城後,先在安家河西壇歇腳,然後師公們開始跳神。跳神是一種古老的原始巫術舞蹈,師公們頭戴長辮,身穿巫衣,手拿羊皮鼓,邊唱邊舞。舞時甩動辮子,叫輪馬頭。其舞蹈剽悍粗獷,熱烈奔放,極具古風。跳完後,再到北壇跳一個官場,從北壇進城門之後,震神威開始,馬鹿抬著神像穿城而過,跟隨護神駕的拳師及巫師行進間,一邊吆喝著,一邊敲擊扇鼓,拳師手執柳棍舞動著拳術,讓站立在馬路兩旁觀看的民眾跪而拜之。如有站立者,巫師揮動著敲擊扇鼓鞭子,拳師揮舞著柳棍表演示意其站立著對神像的不敬。活動一直延續到傍晚,接著遊行隊伍來到縣城南郊的何川村,又是徹夜不眠的祭祀活動,跳大神(扇鼓舞)。第二天又回到縣城南郊的可泉寺(興國鎮的邢泉村廟會),觀看娛神、娛人的六天大戲,整個穿城過海活動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