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該村地勢西高東低,南高北低,相對平坦。蒼山18溪的黑龍溪由西向東經該村流入洱海。全村有耕地面積134.4畝(其中:水田134.4畝),人均耕地0.62畝,主要種植蔬菜等作物。
該村海拔1976米,年平均氣溫15.7攝氏度,年降雨量695.3毫米,無霜期較長,降雪極少。土質以沙質粘土為多,沙土次之,土壤偏酸性較多,中性次之,微鹼少數。年平均日照達50%,年平均相對濕度66%,氣候溫和,自然條件優越,適合種植蔬菜、糧食等農作物。
該村主要從事農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批零售貿易、加工業及其他一些非農產業,經濟較為活躍。該自然村人口都以白族人口為主,民風淳樸,具有濃厚的民族氣息,傳承了大本曲,白族洞經古樂等白族的文化。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46.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2萬元,占總收入的20%;畜牧業收入22.88萬元,占總收入的2%(其中,1年內出欄肉豬144頭,肉牛5頭);第二、三產業收入810萬元,占總收入的77%;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農民人均純收入5323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人(占勞動力的6.5%),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3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0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0%。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特色產業,並計畫將其做大做強。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蔬菜產業,現有的蔬菜種植已初具規模,在本村蔬菜經濟人和村民的努力下蔬菜產品在供應本地市場的同時不斷開拓省內、省外市場,既解決了農戶的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還增加了農戶收入,提高了農戶種植的積極性、主動性。
在現有的蔬菜產具規模的基礎上,計畫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無公害蔬菜是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大事,也是蔬菜種植的趨勢,大莊村擁有良好的基礎,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使農戶在思想上有了正確的認識。通過試驗示範和請農業技術部門對農戶作技術培訓,組織蔬菜種植戶參加農函大學習,不斷提高農戶科學種田,合理施用農藥、肥料的意識和能力。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數7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