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鄉

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鄉

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鄉,位於貴州省大方縣。總面積124.36平方公里,10800餘人。有豐富的煤、鉛鋅、 高嶺土等礦產資源,有優質野生天麻、 生漆等農副產品。

基本信息

簡介

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鄉位於貴州省大方縣東北面,距縣城約47公里,與大方縣百納鄉、三元鄉、大山鄉、雨
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鄉
沖鄉和金沙縣箐門鄉接壤,總面積124.36平方公里,轄10個村55個村民組3190餘戶,10800餘人,少數民族以苗、彝、仡佬、白、布衣等族為主,人口3400餘人,占總人口數的31.35%。全鄉海拔在800-2100米之間。

資源環境

有耕地面積15600餘畝,人均1.44畝;有耕地、荒山、草坡面積11.7萬畝,人均10.8畝。由於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適宜林木和牧草的生長。鄉內儲藏有豐富的煤、鉛鋅、高嶺土等礦產資源,有優質野生天麻、生漆黑桃小豆等農副產品,被譽為“原汁、原味、原生態”,定位為“最後的香格里拉”的神秘油杉河風景區主要景點就在鄉境內。

地理位置

星宿苗族彝族仡佬族鄉位於大方縣城東北面,地理位置為東經105°47.5′--105°57.2′,北緯27°19.1′--27°28.9′。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45公里,周邊與百納鄉、大山鄉、三元鄉、雨沖鄉和金沙縣箐門鄉以及百里杜鵑管理區接壤,長百線(長石至百納)橫貫鄉境內,離杭瑞高速路8.5公里,距大納路47公里。區域面長東西15.1㎞,南北寬17.97㎞。鄉內山高坡陡,溝壑縱橫,海拔在800-2100米之間,四季特徵分明,氣候宜人。

人口狀況

星宿鄉轄10個村,分別為龍山、雲峰、棕樹、梯子、漆樹、河山、峻岭、松樹、重山、麻嶺等村,55個村民小組,2009年末,全鄉總戶數3415戶12077人,其中農業人口11902人,占總人口的98.6%,常住居民為漢族、苗族、彝族、仡佬族、白族、布依族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941人,占總人口的32.6%。全鄉勞動力6647人,第一產業4335人,第二產業1849人,第三產業463人。在勞動力中:國小文化3326人,國中文化2495人,高中文化337人。

發展

長期以來,由於受歷史、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星宿鄉經濟發展緩慢,基礎設施建設落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廣大民眾還生活在溫飽線下。屬於典型的“少、邊、窮”地區,是貴州省開發扶貧工作的100個一類重點鄉之一。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鄉一萬多各族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結合鄉情,緊緊圍繞經濟建設中心,把興鄉富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各項工作都取得顯著成績。

基礎設施及經濟

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善,財政稅收一年一個台階,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全面發展,扶貧攻堅工作整體推進,黨的建設邁上新的台階。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696萬元,財政收入227萬元,糧食總產量3982噸,人均占有糧食285公斤,人均純收入860元。

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全鄉有學校13所,適齡兒童入學率98%,在校生鞏固率100%;有衛生室7個,醫務人員13名,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95%;農村低保實現應保盡保,低保人數為2597人,村級“兩委”班子健全,有村幹部42人,大專以上文化8人,高中文化4人,平均年齡42.55歲,村組幹部具有較強的實幹精神和組織能力。電話普及率33.1%,電視普及率50%,廣播電視覆蓋率66.3%。全鄉計畫生育符合政策生育率9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下。

經濟發展狀況

星宿鄉2009年糧食總產量1035萬公斤,人均占有糧食437公斤,人均純收入2584元。農戶的主要經濟收入為傳統的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在種植業方面:以玉米、馬鈴薯為主,2009年玉米種植面積13760畝,其中雜交玉米為13130畝,占玉米種植面積的95.4%;馬鈴薯種植面積11940畝,其中脫毒馬鈴薯種植8682畝,占馬鈴薯種植的72.7%。在林果業方面:現有見效漆樹100萬株(折合面積2萬畝),李子500畝,核桃600畝。在養殖業方面:以家庭養殖為主,沒有專業戶和養殖大戶,現有牛3986頭、豬5468頭、羊12463隻,馬401匹,畜禽產品出欄率低,商品率低,牛主要用於耕地,馬主要用於運輸。外出務工是解決農戶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外出務工人數1816人,外出收入787.8萬元,占人均純收入38.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