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地區: 河北 · 保定 · 易 縣 文化遺產名稱:易水硯製作技藝 遺產編號:1—8—15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保定易縣 遺產級別: 省
易水硯是中國著名的古硯之一,《易州志》載:“硯台,產於台壇村”,“石質不亞端溪”,“硯石有紫、綠、白諸色,質細而硬。為硯頗佳。”易水硯產於古易州(既河北易縣),始於戰國,盛於唐宋。唐朝曾賜易州制硯大師奚朝以國姓,改名“李朝”,其子李廷圭充任墨官,隨後李廷圭又將技藝傳到安徽歙州,再第入廣東端西,出現了歙硯和端硯。而易硯也久盛不衰,故有“北易南端”之說。唐詩讚曰:“南山飄素練,曉望玉嶙峋,適憶最深處,應名著石人”。到了宋代易水硯更為趙氏皇族所垂青,名列宮庭貢品中名硯之首。鑑賞家贊易水硯:“質地堅潤而剛,顏色嫩而純,滑中有澀,澀中不滯筆,澀而易發墨,其色尤艷”。明代鑑賞家贊易水硯:“質之堅潤,琢之圓滑,色之光彩,聲之清冷,體之厚重,藏之完整,為硯中之首”。這是古人讚美易水硯石像玉一樣晶瑩和人民精心雕刻石硯的綺麗詩篇。千百年來易水硯以其天賦優等石料和獨特藝術風格名揚天下。
易水硯取材於太行山區的西峪山,石料是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有的還點綴著天然碧綠或淡黃色斑紋,甚至暗紫、碧綠等不同色彩呈頁狀疊積,俗稱“紫翠石”、“玉黛石”,石面光澤,細潤如玉,質剛而柔,是制硯的最佳石料。制硯師們用傳統的平雕、浮雕技法,根據石料形體及紋飾,雕出人物、花草、龍鳳、鳥蟲等。其中有“二龍戲珠”、“九龍戲鳳”、“龍鳳呈祥”、“龍鳳朝陽”、“神龜獻寶”、“水漫金山”、“福壽雙全”、“蒼龍教子”、“金龜獻壽”、“八馬俊圖”、“五龍戲珠”和“十二生肖”等具有民族色彩和風格的畫面。易水硯隨料定型,順理成章,刀法精細,形態逼真。
易水硯質地細膩,硬度適中,發墨快,不傷筆毫,墨汁滋潤而不易蒸發乾涸,具備硯石所要求的發墨、儲墨、潤筆、勵毫四大條件。易水硯做工精細,造型古樸,典雅大方,古色古香,不但是文房四寶之一,還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
易水硯為世代書法家和收藏家所珍愛,曾多次被評為全國高檔名硯,但近幾年總的發展趨勢出現停滯狀態。
相關詞條
-
易水硯
易水硯又稱易水古硯,是中國著名名硯之一,歷史上素有“南端北易”之稱。產於河北易州(今易縣),故名。相傳始於戰國,盛於唐代。為中國制硯之鼻祖。硯石取自易水...
相關區別 悠久歷史 石料靈性 製作工序 雕刻工藝 -
硯台製作技藝
硯台製作技藝,遼寧省本溪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河北省易縣、山西省新絳縣、甘肅省卓尼縣、岷縣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早在唐代,易州的...
歷史淵源 工藝特徵 工藝流程 傳承保護 社會影響 -
硯[介紹解釋]
硯,也稱“硯台”。中國傳統文房用具,始於漢代。文房四寶之一。以筆蘸墨寫字,筆、墨、硯三者密不可分。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面來說...
基本信息 古籍解釋 漢字演變 漢字釋義 方言集匯 -
硯
硯,也稱“硯台”。漢族傳統文房用具,始於漢代。文房四寶之一。以筆蘸墨寫字,筆、墨、硯三者密不可分。硯雖然在“筆墨紙硯”的排次中位居殿軍,但從某一方面來說...
基本信息 漢字演變 方言集匯 記載 龍尾硯 -
古硯
用於磨墨的文具其原始形態為較平整的河光石,故《說文》將硯解釋為“石滑也”;又由於早期的墨為顆粒狀或薄片狀,未能作成墨錠,不便握持,故秦、漢古硯多附有研子...
歷史演化 聞名古硯 種類 構造 古硯投資和拍賣 -
中國名硯
硯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中國名硯有四大,十大等多種說法。作為一種書寫工具,在現實社會中的套用性已是很低,但它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是一種有著很...
基本信息 十大明硯 -
家憲藏硯
本書涉及閻家憲同志在收藏方面的成就,其收藏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入藏追求品味,鑑賞追求境界。硯台是一種綜合藝術,收藏者可以從中積累許多知識,針對剛接觸這一文...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
硯台
之選。硯台的材料豐富多樣,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硯、易水硯、松花石紅絲石、砣磯石、菊花石外,還有玉硯、玉雜石硯、瓦硯、漆沙硯、鐵硯...許多頗為精美的文房陳設品。除石硯以外,我國還生產過一些用其他原料製作...
起源 收藏價值 四大名硯 鑑別方法 保養 -
雕刻
·威尼斯》:“未來派立體派的圖畫雕刻,都可見到。”雕刻技藝3.喻刻意修飾...以樹之范。”概述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各種雕塑工藝,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刻硯等,是中國工藝美術中一項珍貴的藝術遺產...
詞語概念 概述 微雕技法 基本要領 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