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朱三松款竹雕仕女筆筒

明朱三松款竹雕仕女筆筒

《明朱三松款竹雕仕女筆筒》是明代的 竹雕作品,文物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

基本信息

【名稱】明朱三松款竹雕仕女筆筒

【類別】、筆筒

【文物原屬】 故宮舊藏

【簡介】

口徑:14.0公分,底徑:14.0公分,高:15.8 公分。

細節

寬竹節一段雕成筆筒,以竹節處為底,順竹壁刻成三短足。竹壁厚,作深浮雕及鏤雕裝飾。環壁而觀,以巨石和松樹分為兩景,各作女子聚會景。一為鏤空月窗前站立的四女子,窗外松樹鏤空伸展,暗指所呈現的人物為室內情景﹔其中屏風後的女子似與捧琴女子一起品評屏風上的花鳥畫﹔左立女子觀賞開片瓷瓶的花卉,中立女子手撫如意也似在笑談中。另一面以松樹區隔的戶外景,是危崖古松畔的遊憩情景,兩女子坐而吹奏樂器,站立的女子悠閒的倚松袖扇。全器室內戶外七個女子的穿著打扮相似,並無主僕之分,似表現閨秀間文雅相尚的文會風氣。

閨秀文會風氣,在明晚期以後的中上家庭間甚為流行,不只是琴棋花茶的藝玩閒聚,也學習當時一般文人結立詩社的習慣,結社往游,以詩文書畫相互酬贈。這種才女自營文雅天地的形象,頗得時人讚賞,並成為仕女畫的新題材。

本件作品的雕刻者 朱三松,著重 仕女們彼此顧盼呼應的神情舉止,每個仕女深浮雕出將近四分之三的面龐與軀體,雖然里側的刻劃略為緊縮,未能完全呈現真實比例,但雕者蓄意突顯每個仕女的個體,引導觀者欣賞各個人物的容顏身姿,暗示其間的動態關聯。全幅器壁,無論淺刻的髮絲、衣褶、松皮、蒲團、開片瓷、屏風畫,或銳刀明快深雕的山壁、鏤窗引松的構思,都能看出雕工技法的純熟。巨石下刻有「三松」二字,意指明代竹雕大師朱三松,雖然未必確為朱氏手筆,但巧思的構圖以及淺\刻深雕的運用自如,亦必非一般俗手所能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