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北伐

明成祖北伐

明成祖北伐又稱明成祖北征、永樂北伐,明成祖在位期間,先後五次親征,北伐蒙古。 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退居嶺北行省,史稱北元。明太祖北伐之後,蒙古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對中原地區構成了威脅。即位的明成祖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決定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 1410年(永樂八年)明軍在飛雲山大戰中擊破五萬蒙古鐵騎,蒙古本部的韃靼向明朝稱臣納貢。1413年(永樂十一年),明成祖封韃靼大汗阿魯台為和寧王。 隨後明軍一直進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為碑“翰海為鐔,天山為鍔“。 1414年(永樂十二年),明成祖舉行第二次北伐親征,在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擊敗據險而守的瓦剌首領馬哈木,追至土剌河,馬哈木逃遁。瓦剌戰敗,明成祖詔告天下。 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親征蒙古阿魯台所部,是為第三次北伐。明軍經開平向東北方向進軍,於闊欒海北道發現阿魯台部大批輜重,發兵焚燒,收其牲畜班師。回師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魯台,擊敗之。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七月,第四次北伐,再次親征阿魯台。聽聞阿魯台為瓦剌所敗,大軍駐師不進。十月,於上莊堡接受也先土乾投降,封忠勇王,賜名金忠。十一月,班師回朝。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韃靼部進犯邊關,朱棣組織進行第五次北伐。 北伐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解決了明朝前期的北方問題,明朝成了瓦剌和韃靼的宗主國,從此,明朝不再承認蒙元政權,具有重要轉折意義。

基本信息

背景

參見:北元韃靼瓦剌兀良哈

明朝和蒙古勢力對峙示意圖 明朝和蒙古勢力對峙示意圖

1368年(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達率軍攻入元大都(今北京),元惠宗逃往漠北繼續元帝國的統治,歷稱“北元”。永樂初年,北元貴族勢力內部互相殘殺,遂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 韃靼部居住在今貝加爾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瓦剌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和準噶爾盆地一帶;兀良哈部在唐努烏梁海一帶; 三個部落經常互相殘殺,時常滋擾明朝邊境,成祖決心征討一勞永逸。

成祖北伐的戰略目的,是讓草原上的韃靼、瓦剌兩部臣服於明朝,以達到一勞永逸的目的。嶺北之戰後,馬匹損失不計其數,為大規模培養騎兵所用戰馬,洪武四年,設定群牧監,六年更置群牧監於滁州設太僕寺,並始制定了養馬之法:“命應天、廬州、鎮江、鳳陽等府滁和等州民養 馬,江北以便水草一戶養馬一匹,江南民十一戶養馬一匹”,從此 民間開始養馬。經洪武永樂兩朝牧養孳息,到永樂二十二年(1424 年)的時候,馬匹已經達到了一百七十餘萬匹,馬匹的年增長率達 到10%—15%。

經過洪武時期的多次打擊,蒙古人已經基本退出了漠南,對明朝邊境並不構成直接威脅。成祖在靖難時期就與號稱“韃靼可汗”的鬼力赤有交往。同時派遣使節去招撫韃靼、瓦剌各部,並在韃靼遊牧地區建立了一些羈縻衛所,試圖用朝貢貿易的手段綏服蒙古,似乎和靖難之後國力未恢復有關。

但1408年(永樂六年)元順帝的曾孫本雅失里(此據《蒙古源流》)在韃靼稱汗,對明採取強硬態度,1409年更斬殺明使,又擊敗當年丘福的北征軍(丘福敗死那天是八月十五日,土木堡也是這天),成祖才不得不於1410年親自北伐。出師之際,韃靼已經內訌分裂,成祖先後在斡難河畔和貝爾湖東追擊、擊潰了韃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師阿魯台兩部,戰後。本雅失里投奔瓦剌後被殺,阿魯台遣使朝貢。

此後瓦剌馬哈木崛起,此時成祖對軍力頗具自信,決定發動“預防式打擊”,於1414年再次北征。這次可是跟瓦剌軍正面決戰了一場,明軍在烏蘭巴託附近擊退了據險而守的瓦剌軍,但並未追擊。戰前阿魯台曾表示願意來助戰,戰後卻拒絕朝見皇帝,成祖也只得加以安撫。

此後明朝邊境無事,瓦剌、韃靼繼續爭鬥,阿魯台占了上風,並控制了兀良哈三衛(所謂成祖贈大寧給三衛純屬子虛烏有),逐漸從1421年起不滿足於與明朝貢貿易,開始襲擾明朝邊疆。導致已經年老體衰的成祖(1416年發過一場大病,從此開始服用“仙藥”)不得不再次開始北伐。但這時明朝的國力已消耗在北建故宮、南修武當、招撫諸番、鄭和七下西洋、亦失哈九上北海、征伐安南等大工程上,竟發生了戶、禮、兵、工等四部尚書合議反對北征的事件,結果戶部夏原吉、工部吳中下獄,兵部方賓自殺。1422年成祖北征呼倫貝爾,阿魯台遠遁,成祖走到呼倫湖以北,虜獲了他丟棄的牲畜、輜重後,回師痛擊兀良哈。

1423年七月聽說阿魯台又來犯邊,成祖緊急出發到宣府邊外(明軍北伐都在春天出師,七月出師是臨時起意的結果),結果收到阿魯台已經被瓦剌打敗的訊息,只好把寧陽侯陳懋在陰山擒獲的一個蒙古酋長也先土乾說成是韃靼王子,封“忠勇王”,作為韃靼來降的證據。

1424年成祖再次出師呼倫貝爾,又沒有捕捉到阿魯台,而且啥都沒找著,遂再次向東征伐兀良哈 ,回師時病死。成祖末年連續三次北征,可見其對殲滅阿魯台的執著與急切。

在發動北伐的同時,對於明朝的邊防,成祖一直是下令在現有的邊防據點加強防禦,沒有試圖恢復大寧、東勝等據點。宣德、正統兩朝延續了這一作法,同時不再發動大軍北征,只是出兵打擊逐漸南下遊牧的兀良哈。直到正統十四年後,明朝在北邊的主要敵人才變成了瓦剌。

縱觀這五次北伐,明朝人號稱“五出三犁”,大概是說前三次都有實際戰果。不過沒有一次成功擒獲韃靼、瓦剌首領,也就沒有實現戰略目的。要說原因的話,首先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明軍都曾與蒙古首領正面交鋒,卻未能將其殺死或擒獲,使得韃靼、瓦剌兩部一直都有其自己的領導核心,兀良哈也長期被韃靼控制,這樣,明軍在漠北的行動始終得不到遊牧部族的支持,只能靠大軍進攻。

而這也和洪武朝後期對蒙古的策略有關,1388年藍玉擊破北元汗廷後,兀良哈部南下歸降,被安置在近邊,但不久就叛歸北元。1391年傅友德、郭英和燕王曾出塞討伐兀良哈,但未能將其降伏,之後也不再努力。籠絡遊牧部落是個長期工程,唐廷從629年北伐東突厥獲勝,之後設法羈縻突厥、薛延陀、回鶻諸部,經過多次用兵均獲勝利,到649年終於消滅車鼻可汗,直接統治漠北。中間花了20年的時間。之前還有隋朝羈縻啟民可汗的經驗。而明朝之前只成功籠絡過附近可以駐軍的關西七衛的蒙古人,對羈縻漠北部落殊無經驗。

第三、五次北伐的目的,是在呼倫貝爾草原一帶捕獲阿魯台,但阿魯台知道自己不是明軍的對手,每次都提前遠避。這樣來看,明軍在軍事上雖然是占優勢的,卻從來沒有完全實現戰役目的,也更沒有完成戰略目的,可以說是力有未逮。

至於為何成祖末年一個勁兒的打擊韃靼而非瓦剌,一是當時侵擾邊境的就是韃靼和兀良哈,而非瓦剌,二是如和田清所說,韃靼畢竟是蒙古大汗的“正統”所在。當時的蒙古貴族(明朝所稱的“韃靼”)和瓦剌貴族是把彼此視為兩族的。成祖大概也知道這一點,所以要先殲滅韃靼而後快。

有的學者指責永樂耗費財力,這是錯誤的。永樂一朝文治武功皆是明朝之最,經過洪武皇帝的馬政繁榮以及休養生息政策至永樂時期國家已經全面強盛,永樂帝做了和漢武帝、漢宣帝、唐太宗、唐高宗一樣的事情。只是由於沒有如漢朝、唐朝、藍玉優秀的情報嚮導未捕獲其首領,韃靼首領在前三次北伐的過程中了解到朱棣實力的強大之後明成祖每次北伐韃靼首領皆遠遁以及仁宣二宗沒有守住永樂清沙漠的成果導致蒙古瓦剌統一,但是不影響明成祖本身的功績。正如毛主席所說“《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

過程

第一次親征

1409年(永樂七年),明成祖派淇國公丘福率十萬大軍征討韃靼,由於輕敵,孤軍深入,中了敵人的埋伏,全軍覆沒。為消除邊患,明成祖決心親征。

明成祖親征漠北示意圖 明成祖親征漠北示意圖

1410年(永樂八年)二月,明成祖調集50萬大軍。五月八日,明軍行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成祖將之更名為“飲馬河”)流域,詢得韃靼可汗本雅失里率軍向西逃往瓦剌部,丞相阿魯台則向東逃。明成祖親率將士向西追擊本雅失里,五月十三日,明軍在斡難河(今蒙俄邊境)大敗本雅失里。 明成祖打敗本雅失里後,揮師向東攻擊阿魯台,雙方在今蒙俄邊境之斡難河東北方向交戰,明軍殺敵無數,阿魯台墜馬逃遁。此時天氣炎熱,缺水,且糧草不濟,明成祖下令班師。

韃靼部經過明軍的這次打擊,臣服於明朝,並向明成祖進貢馬匹。成祖亦給予優厚的賞賜,阿魯台接受了成祖給他“和寧王”的封號。

第二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二次親征漠北之戰斡難河之戰忽蘭忽失溫之戰

明軍在1410年(永樂八年)出征韃靼後,瓦剌部趁機迅速發展壯大,1413年(永樂十一年),瓦剌軍進駐臚朐河(今克魯倫河),窺視中原。

斡難河之戰示意圖 斡難河之戰示意圖

明成祖決心再次親征,調集兵力,籌集糧餉。1414年(永樂十二年)二月,明軍從北京出發,六月初三,明軍在三峽口(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擊敗了瓦剌部的一股游兵,殺敵數十騎;初七日,明軍行至勿蘭忽失溫(今蒙古烏蘭巴托東南),瓦剌軍3萬之眾,依託山勢,分三路阻抗,成祖派騎兵衝擊,引誘敵兵離開山勢,遂命柳升發炮轟擊,自己亦親率鐵騎殺入敵陣,瓦剌軍敗退,成祖乘勢追擊,兵分幾路夾擊瓦剌軍的所撲,殺敵數千,瓦剌軍紛紛敗逃。此役,瓦剌受到重創,此後多年不敢犯邊,同時,明軍也傷亡慘重 。

第三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三次親征漠北之戰

明朝北部的韃靼和瓦剌 明朝北部的韃靼和瓦剌

瓦剌被明軍打敗,韃靼趁此機會經過幾年的發展,勢力日益強盛起來,從而改變對明朝的依附政策,並侮辱或拘留明朝派去的使節,還時常對明朝邊境進行騷擾的劫掠。1421年(永樂十九年)冬初,韃靼圍攻明北方重鎮興和所(元中都),殺死了明軍指揮官王祥,對此,明成祖決定第三次親征漠北。

1422年(永樂二十年)三月,明成祖率軍從北京出發,出擊韃靼。其主力部隊至宣府(今河北宣化)東南的雞鳴山時,韃靼首領阿魯台得知明軍來襲,乘夜逃離興和,避而不戰。七月,明軍到達煞胡原,俘獲韃靼的部屬,得知阿魯台已逃走,成祖下令停止追擊。明軍在回師途中,擊敗兀良哈部,九月,回師北京。明成祖第三次出擊漠北,雖對韃靼部有一定的打擊,但成效不大,並沒徹底解決盤據漠北的蒙古三個部落對明朝邊境的滋擾。

第四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四次親征漠北之戰

1423年(永樂二十一年),韃靼首領阿魯台再次率部滋擾明朝邊境,明成祖聞悉後決定再次親征。明軍八月初出征,九月上旬,明軍到達沙城(今河北張北以北)時,阿魯台的部下阿失貼木兒率部投降明軍,並得知阿魯台被瓦剌打敗,其部已潰散,明軍暫時駐紮不前;十月,明軍繼續北上,在黃河以北擊敗韃靼西部的軍隊,韃靼王子也先土乾率部眾來降明,明成祖隨即封也先土乾為忠勇王,十一月,明軍班師回京。

第五次親征

參見:明成祖第五次親征漠北之戰

忽蘭忽失溫之戰示意圖 忽蘭忽失溫之戰示意圖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正月至七月,明軍對蒙古韃靼部的作戰。是年正月,韃靼部首領阿魯台率軍進犯明山西大同、開平(今內蒙古正蘭旗東北)等地。明成祖遂調集山西、山東、河南、陝西、遼東5都司之兵於京師(今北京)和宣府(今河北宣化)待命。四月三日,以安遠侯柳升、遂安伯陳英為中軍;武安侯鄭亨、保定侯盂瑛為左哨,陽武侯薛祿、新寧伯譚忠為右哨;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為左掖,成山侯王通、興安伯徐亨為右掖;寧陽侯陳懋、忠勇王金忠又名也先土乾為前鋒,出兵北征。二十五日,進至隰寧(今河北沽源南),獲悉阿魯台逃往答蘭納木兒河(今蒙古境內之哈剌哈河下游),明成祖令全軍急速追擊。六月十七日,進至答蘭納木兒河,周圍300餘里不見阿魯台部蹤影,遂下令班師。七月十八日,明成祖在回京途中病死於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西北)。至此蒙古勢力暫時削弱,明朝也已精疲力竭,無力再作大規模遠征。

結果

明成祖五次親征對盤據在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三個部落的戰爭。致使蒙古勢力進一削弱,維護了明朝邊境的安寧,同時也使明朝精疲力竭,明成祖朱棣亦在第五次親徵得勝回朝途中病死。

雖然明成祖北伐之後明朝無論在國力還是在軍事方面,都據有絕對的優勢,但問題卻出在了撤大寧都司、開平、三降城、東勝、威虜衛、威遠衛、白城子千戶所等漠南諸衛的事情上。朱棣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大寧諸衛所的重要性,他在永樂八年第一次北征時對金幼孜等人說:“今滅此殘虜,惟守開平、興和、寧夏、甘肅、大寧、遼東,則邊境可永無事矣。”但他還是覺得撤漠南諸衛集中兵力消滅北元才是一勞永逸,何福曾請求朱棣復置東勝衛,但朱棣仍然不以為然,只在此年九月給何福的批覆中寫道:“爾奏欲立東勝衛,此策甚喜,須俟鎮虜、定邊,諸衛皆定然後立之,則永遠無虞。”朱棣認為設定衛所是要等到明軍消滅嶺北行省的殘元勢力繼承確定元朝的北方邊界後再辦的事情,但是由於明成祖突然死在了北伐的路上,當年洪武帝在漠南設定的諸衛所皆未來得及恢復。宣德時,北方遊牧民族通過衛所舊地對明朝的威脅日增。

明朝對蒙古封建主雖然也封以王位等,同時給印、授敕、賜衣,允許世襲,但並沒有改變蒙古貴族的封建遊牧制度。因此,蒙古各部的分裂狀態依然如故,這是蒙古各部不斷與明朝抗衡的重要原因。而後金皇太極繼位以後,為了確保對蒙古的控制,逐步地、然而也是堅定地在蒙古實行了劃分牧地、編旗設佐(佐領)、更定爵秩、軍令政令統一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君臣、主從關係。

評價

明朝士兵 明朝士兵

五次北伐的主要特點,在明軍方面,深入漠北,後勤補給比較困難,勞師遠征,只宜速決,不利持久作戰。朱棣深知此種作戰特點,所以,每次親征,均作了比較充分的兵力和物資準備,如事先徵集重兵,在兵力對比上形成絕對優勢。在糧餉上,製造武鋼車,提前作好進退的全局準備。朱棣作為皇帝,一國至尊,能夠躬親行陣,為消除邊患,先後五次親征,這在歷史上,實屬少見。而且他知人善任,創立中軍、左右掖、左右哨五軍營制,和專門使用火器的特種部隊神機營,神機營發揮了擁有先進武器裝備的優勢,逐漸成為明軍的先鋒部隊,對蒙古軍造成了一定的震懾; 治軍嚴,賞罰明,頒布軍中賞罰令,設定傳令紀功官和督陣官,“六師入關有踐田禾取民畜產者,以軍法論”;而且精通韜略,善於利用敵人內部矛盾,使其互相牽制,以利各個擊破。這些都是明軍致勝的重要因素。明成祖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親征漠北蒙古諸部漢族皇帝。

在元蒙殘餘勢力方面,不利因素是內部不統一,與明軍相比,力量眾寡懸殊,因此,只宜利用遊牧族軍隊長於騎馳的特點,與明軍周旋,而不宜輕易與明軍決戰。韃靼部阿魯台在第一次抗擊明軍親征失利後,總結教訓,在以後多次作戰中,均採取機動避戰的軍事策略,避免了在戰場上遭受重大打擊。

影響

五次親征蒙古的明成祖朱棣 五次親征蒙古的明成祖朱棣

明朝方面:明朝建都之議在太子朱標死後就暫停了,由於關中地區有黃河天險為鍔,而燕雲十六洲的天險在漠北和林,所以明成祖北伐本身也是永樂遷都計畫的一部分,並通過遠徵集中漠南諸衛所兵力把燕國打造成全中國軍事政治中心。明成祖五次千里出師,遠征漠北,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第三次親征前,戶部尚書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等人以為頻年用兵,戎馬資儲喪失不少,且糧儲不足,不宜興師。但是,這五次出征在當時也有效地打擊了蒙古貴族勢力的侵擾破壞,保障了邊境的安寧,有利於促進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進一步鞏固中央政權的統治地位。

嶺北方面:嶺北行省失去中原的支持後又回到了單一、脆弱的遊牧經濟。“北虜散處漠北,人不耕織,地無他產。虜中鍋釜針線之日用,須藉中國鑄造。鈾緞絹布之色衣,惟恃搶掠”,“不能不資中國以為用,在不能夠從明朝以和平貿易方式取得所需物資的情況下,蒙古人的生活陷入極大的困難之中。例如,他們缺乏布帛絹緞,“衣用全無,氈裘不奈夏熱”;又如,他們缺少鐵鍋,“生鍋破壞,百計補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貯水煮肉為食”。類似的記載史不絕書,以至於明人也於心不忍,“其瘦餓之形,窮困之態,邊人共憐之”。

也有人指出五次北征是明成祖好大喜功的產物。五次北征,勞而無功,反導致明朝國庫空虛,民族關係惡化,有很大的負面影響。

爭議

傳統史學界認為明成祖第一次北伐一共調動了50萬兵力。通過對原始史料的分析以及軍糧調動、軍糧消耗的計算,論證明成祖第一次北伐軍隊人數不可能有50萬。同時也通過對原始史料的分析,考證出明成祖第一次北伐作戰人員只有3萬多人。

史書記載

明代金幼孜所撰《北征錄》、《北征後錄》以及楊榮所撰的《北征記》等筆記中不乏生動地記載了明成祖對蒙古部落的幾次北征期間成祖的言行,行軍作戰情況,以及行軍路程、山川勝跡、見聞趣事等事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