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王陵

墓門前為長46.1米的斜坡墓道。 門樓下為半圓券頂門洞,高4.26米、寬2.90米。 前殿東西長11.90米、南北寬5.36米,下部為石須彌座式牆,上為磚構。

1995年被公布為濟南市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德王是明英宗朱祁鎮第二子朱見?及其嫡系長子孫的封號。《明史·列傳第七》載,天順元年(1457年)三月英宗復辟後,“同日封德、秀、崇、吉四王”。朱見?“初國德州,改濟南,成化三年(1467年)就藩。”至明末,德王共傳七世,封親王、郡王34個。崇禎十二年(1639年),清兵攻入濟南,第七代德王朱由樞被俘。至此,延續180餘年的德王世系始告結束。清道光《長清縣誌》載:“明德莊王墓(子濟寧安僖王 )、德懿王墓、德懷王墓、德恭王墓、德定王墓、德端王墓俱在縣東南四十里青崖山之陽”。 青崖山,現名青崖寨山,又名青岩山,海拔554米,東西綿延二三千米。諸德王墓即分布在青崖寨山以南、以東,各倚枕一支脈而建。1993年春,濟南市和長清縣文物部門對德王陵進行了勘查,並搶救性發掘清理了德莊王墓。 由於本世紀50年代以來當地村民取用陵墓石料,各墓碑刻、石象生均已不存,多數墓葬的垣牆也已傾圮。因此,除已發掘的墓葬之外,其餘各墓的墓主身份不明。各墓陵園平面均呈馬蹄形,長303~276米、寬286~100米。有內外兩重垣牆,陵門、金水橋、院落、配殿、享殿、墓室封土沿山勢依次向上對稱分布。 已發掘的德莊王(朱見?)墓最大。與其他各墓為石垣牆不同的是,其雙重垣牆均為土坯牆。現僅於東北側保留一段長約47.5米的外垣牆。該墓的金水橋、享殿、配殿等地面建築均已不存,但原址處尚有綠琉璃瓦等遺蹟、遺物。地宮位於享殿正後方,磚石結構,建於距地表深13餘米的岩坑之內,由墓門、甬道、前殿、東西兩殿及殿門、甬道組成,南北總長(內)17.02米,東西總寬(內)11.90米。墓門前為長46.1米的斜坡墓道。墓門外側為金剛牆,高6.18米,其上為磚砌平台,平台後建有長18.9米,高3.54米的擋土牆。平台以下為門樓,額枋上刻二龍戲珠圖案。門樓下為半圓券頂門洞,高4.26米、寬2.90米。門洞外側填土之上放德莊王朱見?及其妃劉氏的兩合墓誌。前殿東西長11.90米、南北寬5.36米,下部為石須彌座式牆,上為磚構。頂部南北起券,高6.58米。東西兩殿結構相同,下部為石構,上部為磚構,頂為東西起券。均長5.51米、寬4.14米、高4.80米。兩殿間有窗隧相通。兩殿正中與前殿西側各置一石須彌座式棺床。西殿門與墓門形制相同,唯不及墓門大、厚重。該墓前殿頂部有三個盜洞。墓內骨架散亂,朱漆棺、槨板及箱板隨處可見,東西殿門均被砸碎,隨葬品已被盜掠一空。掘出土墓誌及地宮內情況可知,東、西殿分葬德莊王朱見?及王妃劉氏,前殿葬其子濟寧安僖王朱? 。 德王陵,是目前所知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代親王的家族墓地。對於明代親王陵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