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瓷權

明代民窯陶瓷器皿上的紋飾,在瓷權上多有表現。 款識——明代早期瓷權未見款識,中期偶有,大都出現於晚期。 功用——古代瓷權究竟作何用?目前多數收藏者認為作秤砣,是實用衡器。

近年筆者在收藏古陶瓷過程中,收集到幾十枚古權,銅、鐵、陶、瓷、石等材質均有。銅質古權以元代的最為精緻,瓷質古權則以明代的最具藝術魅力及研究趣味,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造型——明代瓷權造型多樣,有葫蘆形、鼓形、饅頭形、鐘形、元寶形、笠帽形、方形、六邊形、八棱形、梯形、蔬果形、天圓地方形等,而以葫蘆形、鼓形和饅頭形多見。這些瓷權,多以手工製作,輔以工具挖削,器形古樸渾厚,拙中見巧。
釉色——明代瓷權採用了當時最崇尚的色釉來表現其特有的寓意。有青花、白釉、藍釉、紫金釉、青花釉里紅等,明早中期以青花地釉多見。
紋飾——明代早期瓷權紋飾少見,中後期漸趨豐富。多以青花繪描,有花鳥蜂蝶、水藻游魚、落花流水、童子逗雞、獅子舞球、歲寒三友、戲劇人物、朵梅、幾何紋、錦地紋、嬰戲紋、螭龍紋、纏枝花、錢紋、山水等。明代民窯陶瓷器皿上的紋飾,在瓷權上多有表現。
款識——明代早期瓷權未見款識,中期偶有,大都出現於晚期。已見的有帝王年號款,如底部墨書正德十年、青花嘉靖二十三年、大明萬曆四十三年、萬曆四十二年、崇禎十三年、崇禎七年等款,還有丙寅、己亥等乾支紀年款。表達吉祥、祈求財富、施以教誨、追慕官運的款識有天平正合、天秤正合、公平交易、公平交義、公平正直、加官進祿、童叟無欺、千斤秤砣、識輕知重等,以公平交易款為多。還有以戶主姓氏如章、李、胡、陳平、愛江、萬年古記(籍貫與姓氏商號)等銘記瓷權上的。
功用——古代瓷權究竟作何用?目前多數收藏者認為作秤砣,是實用衡器。亦有少數人對此質疑,以為厭勝物、信用物等,但無十分確切的實物資料佐證。幾年來,筆者以古權實物對此問題作了一些探討。首先可以肯定古陶瓷權不是作為實用衡器秤砣使用。陶瓷材料易碎,缺損的秤砣何以做到“公平交易”“童叟無欺”?再者,瓷權均為戶主自行訂燒,手工製作,大小不一,究竟以誰家的秤砣為準?即使燒制前設計了標準重量,可燒出後重量必然有所變化。秦始皇時統一了度量衡制度,並以銅鐵製作衡器。元代商品交易廣泛,傳世的元代銅權多見,均鑄刻有明確的帝王年號及製造行政單位如“至元:二十年吉州路造”,有的還鐫刻了代號或數字以示標準。民間用的秤砣也以銅鐵製作。明清兩代民用銅權、鐵權及砝碼傳世不少。從制權材料上否定瓷權不是實用衡器的同時,我對瓷權銘文進行了研究。尤其是發現兩枚分別署有“四十二年冬月吉日蔡易鵬置寓鎮”和“己酉年造,口房置用”的明代晚期青花瓷權後,才明白其真實的功用。即古人以陶瓷作權,為鎮宅之用。因為權為衡器,起平衡作用。只有平衡,才能平穩。以權鎮宅,房屋平穩,家庭平安,萬事如意。葫蘆造型乃吉祥之意,天圓地方形反映了古人崇尚天地、天人合一的理念,圓形意為團團圓圓,蔬果形象徵五穀豐登,方形、六面形、八面形表示四面八方進財。“公平交易、公平交義、童叟無欺”等銘文都是教誨家人為人處事要公平正直,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而“加官進祿”又反映了戶主追求功名利祿的思想,“識輕知重”則深入淺出地告訴人們處事的哲理。分析這些瓷權的銘文及造型,還可以看出房主的身份多為食可飽腹之家,置瓷權於屋內,既可鎮宅保平安,又當座右銘,對外還可起廣告作用。經商者多用“公平交易”,讀書者多用“加官進祿”“識輕知重”,務農者多以蔬果造型。而各類紋飾都寓意著吉祥、富貴、平安、興旺、誠信。這些瓷權伴隨著主人家庭變遷,飽經滄桑,有的殘缺不全,有的磨損嚴重,至今已所剩無幾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