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

日光性角化病(solar keratosis)又稱老年角化病,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主要發生於暴光部位,皮損為褐色角化性斑片,表面復以不易剝離的黑褐色鱗屑。常單發。病程慢性。若皮損迅速擴大呈疣狀或結節狀,甚至破潰,則提示有惡化鱗癌的可能。

概述

日光性角化病(solar keratosis)又稱老年角化病,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主要發生於暴光部位,皮損為褐色角化性斑片,表面覆以不易剝離的黑褐色鱗屑。常單發。病程慢性。若皮損迅速擴大呈疣狀或結節狀,甚至破潰,則提示有惡化鱗癌的可能。

臨床表現

皮損為紅到淡褐色或灰白色圓形、不規則形角化性丘疹,境界清楚,表面附著厚度和範圍不等的乾燥粘連性鱗屑,不易剝離,周圍有紅暈,偶爾皮損明顯角化過度形成皮角。大小不等,直逕自一或數毫米到1cm或更大。皮損發生部位,通常先有明顯的日光損傷,表現為乾燥、皺縮、萎縮和毛細血管擴張,也常伴發老年性雀斑樣痣。好發於暴露部位,以面部、下唇、手背、前臂、頸部、頭部禿髮處多見,皮損呈多發性,亦有為單發者。無自覺症狀或輕癢。不經治療約20%患者的一或多個皮損可發展為鱗狀細胞癌,但通常不發生轉移;轉移率為0.5%~3%不等。

組織病理

病理改變分為3型。①肥厚型:表皮角化過度伴柱狀角化不全,棘層肥厚與萎縮交替,細胞排列紊亂,並有異型細胞與核分裂。②萎縮型:表皮萎縮,基底層細胞顯著異形性,還可見棘突松解的角化不良細胞。③原位癌樣型:表皮細胞排列紊亂並有異形性。

診斷依據

1.主要發生於老年男性。

2.發病與長期日曬有關,以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見。

3.皮損為黃豆至蠶豆大小的角化過度性斑塊,早期近正常膚色,以後漸呈暗褐色,周圍輕度紅暈,表面粗糙,覆粘著性鱗屑。

4.病變發展緩慢,一般無自覺症狀,約20%癌變。

5.組織病理:①為癌前病變,可見細胞排列紊亂,少數細胞有異型性;②分為三型:肥厚型、萎縮型及表皮內癌樣型; ③真皮上部膠原嗜鹼性變,稠密的淋巴細胞為主的炎性浸潤。

鑑別診斷

脂溢性角化 為油脂性,褐至深褐色扁平丘疹,痂易被颳去,而日光性角化的皮損為表面粗糙的丘疹或斑丘疹,痂為粘著性,不易颳去。日光性角化症為癌前期病變,而脂溢性角化症極少發生癌變。

砷角化病 臨床表現與日光角化病相似,但多發而嚴重,最常見於手掌和足跖,有長期服用或注射、長期接觸五價砷的病史,可伴有砷劑引起的過度色素沉著 。

治療方法

治療可用冷凍、電灼、微波或雷射治療,亦可外用5%5-FU霜或溶液,維甲酸類軟膏。發現有惡變時應及早徹底切除。

治癒標準

病損消失。

預防措施

熱天出門,需要做好皮膚遮蔽和防曬工作,儘量減少紫外線照射,避免接觸有毒物質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