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區規劃的特點
(1)區域性
旅遊區規劃顧名思義,是對“旅遊區”進行的規劃,即對某一個特定地區旅遊活動、旅遊生產力進行空間布局。顯然,這一特定地區有明顯的地域空間範圍,有可以準確度量的地域面積,規劃中所提出的目標可以落實到這一具體的地域。由此可見,旅遊區規劃具有十分明顯的地域界線,需要一個強有力的行政組織在指定的區域貫徹實施,並且有步驟、分階段才能完成或達到規劃所提出的任務和要求。這裡所說的區域是人類適應其所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其自然條件、地理環境結構具有一定程度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區內自然條件相差較小,具有統一的社會環境和文化習俗。區內旅遊資源的長期開發利用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區域旅遊活動特徵,具有特定的區域旅遊功能:旅遊區內至少具有一個旅遊中心城市,該中心城市由若干交通路線與區內各景區、遊覽點相連線,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2)綜合性
旅遊區規劃是對被規劃的旅遊地域的全面戰略部署,從構成旅遊業各個層面、多個因子來進行若干部門的規劃,再形成關於旅遊區的總體規劃,影響旅遊區旅遊活動和區域發展的因子既有複雜多變的自然因素,也有千變萬化的社會因素。尤其是社會因素,也稱人文因素,包括的內容十分複雜,如人口構成、民族、習俗、經濟發展程度、歷史、政治等各種條件都影響著一個地區旅遊業的發展。要對某個地區進行旅遊規劃就必須全面調查、評價和分析影。向其旅遊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綜合考慮所有這些因素對區域旅遊活動的影響,由此體現出旅遊區規劃的綜合性。
(3)動態性
旅遊區規劃的制定包含有人們對旅遊區發展的各種主觀反映,是一種主觀對客觀的綜合反映。這種主觀反映往往是通過人們對客觀事物發展態勢的預測和估算而形成的。由於人們對客觀事物發展的認識是十分有限的,且旅遊業發展的制約因子複雜,人們對區域旅遊活動的發展和旅遊業的未來狀態的估測有一定的局限性。為了儘可能使旅遊區規劃適應不斷變化發展的各項影響因素,確保真實複雜的區域旅遊活動能按規劃的思路發展,就必須對旅遊區規划進行動態的更新與修正,因此,任何旅遊區的規劃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客觀事物的發展而需要得到不斷地修改與完善,從而使旅遊規劃呈現出明顯的動態性特徵。
(4)客觀性
旅遊區本身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旅遊區的劃分是人們對客觀存在的事物的一種認識和反映。旅遊區內的景觀也是客觀存在的地域綜合體,它包括綜合旅遊地域活動和專門旅遊地域活動的地域差異、地域聯繫形成的地域單元。不論是綜合旅遊區還是單一的專門旅遊區,不論是跨省際旅遊區還是地區級旅遊區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旅遊區規劃就是要排除一切違背科學的主觀因素的干擾,儘可能反映旅遊地的客觀實際,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和自然經濟等客觀發展規律。為此,旅遊區規劃人員應十分熟悉和了解本地區的自然環境、社會結構、旅遊資源及旅遊區位條件和旅遊基礎等,了解國際國內遊客對本區的潛在需求和在本區的潛在流動模式,處理好旅遊需求和旅遊供給的相互關係。
(5)層次性
旅遊區規劃的層次性既可體現在旅遊區地域系統的劃分上,又可從旅遊者的需求和行為上劃分層次。若按旅遊地域系統劃分層次,旅遊區可劃分為一級區、二級區、三級區等若干層次;若以國家大區範圍作為一級層次規劃地域,則它的二級層次可按省級區域劃分,省級區域之下再分三級層次。中科院地理所郭來喜先生在研究旅遊區劃時即把我國旅遊區結構劃分為三層:旅遊帶——一級旅遊區,是跨越省、市、自治區的旅遊地域,其職能是協調省際之間的關係,進行橫向聯繫,組織區域性的旅遊線路和對外開放口岸。旅遊省——二級旅遊區,以現有省、市、自治區為範疇,只是在某些個別地段略有調整。旅遊區——三級旅遊地域組織,它可以是一個旅遊業發達的城市。也可以為幾個旅遊城市共聚成一體,在旅遊區體系中它構成最基層的旅遊地域單元。這種依地域範圍劃分的旅遊地域層次,每一個高層次的旅遊區是若干個低一層次的旅遊區的集合,若干個低層次旅遊區有機聚合為一個高層次旅遊區後,便構成旅遊區的特徵綜合功能。
旅遊區的層次劃分也可以按旅遊者的需求和行為劃分層次,如北京大學陳傳康先生在研究旅遊業的結構時,所劃分三個層次如下:1.專門層次:休息療養,會議旅遊,宗教朝覲,考察及調查,商務旅遊;2.提高層次:娛樂,購物;3.基本層次:旅遊觀光。
旅遊區規劃的內容
目前,旅遊區規劃內容還沒有統一的規定。根據近年來各地旅遊規劃的經驗和國家的有關規定,旅遊區規劃應該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確定旅遊區的性質和主題形象
旅遊區規劃的首要任務就是界定旅遊區的性質,明確其主題形象。旅遊區的性質和主題形象是旅遊區的生命線,是形成旅遊區競爭優勢的根本因素,決定了旅遊區資源的利用功能、開發方向及所吸引的不同類型的遊客,並直接影響旅遊設施建設的規模、項目、類別和檔次。旅遊區性質的界定和形象塑造依據於旅遊區的主體旅遊資源類型、潛在的客源市場結構和公關促銷活動。因此,確認旅遊區的主體旅遊資源就成為確定旅遊區的性質和主題形象的關鍵。所謂主體旅遊資源是指在旅遊區中分布地域最廣、開發價值最大、資源特徵最典型的旅遊資源。要確定旅遊區的主體旅遊資源就必須對區內旅遊資源進行全面的調查、分類和評價,然後才能給予科學和準確的定性。
2.劃定旅遊區的範圍和外圍保護帶
旅遊區的劃分一般要考慮現有行政區域的地域界線,但不同於行政區劃,可根據旅遊資源地域分布的連續性作一定的調整,調整後形成的旅遊區範圍和面積在規劃時必須進行準確的測算。在劃定旅遊區的範圍時,要注意保護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面貌的地域完整,做到既有利於旅遊資源開發,又有利於保護和管理。此外,有的旅遊區內含有級別不同的風景名勝區或自然保護區,為了使景區環境不受污染,保持生態平衡,應對其劃定明確的外圍保護帶,並立碑刻文,標明界區,建立檔案,向社會公布。
3.劃分景區和其他功能區
區域旅遊發展和產業布局要求對一個旅遊區進行景區細分,即把一個旅遊區劃分為若干個旅遊亞區或小區,每個亞區和小區都要有不同的利用功能。每個亞區和小區又可根據旅遊資源的空間分布差異而細分為若干功能各異的景區,以便豐富旅遊區的旅遊功能,使整個旅遊區有一個較為合理的布局。旅遊區除確定不同特色的遊覽景區外,還要規劃不同的生活服務區、管理用地區、娛樂活動區、停車場等,以便於全面安排旅遊服務接待設施。
4.確定保護旅遊區內的資源環境的措旋
保護風景資源及旅遊區生態環境,不僅關係到旅遊活動質量;的提高及人類歷史文化遺產的繼承和保護,也關係到旅遊業的前途和命運。因此,旅遊區規劃時必須確定一系列保護風景資源和旅遊區生態環境的有效措施。除加強環境保護教育和制定有關法規外,還要因地、因時、因物建立保護措施規劃,如合理分布各類用地,修復和維護文物古蹟及歷史遺址,自然生態系統的監測,旅遊公害的處理等規赳。
5.確定旅遊容量和旅遊活動的管理措施
確定一個合理的旅遊容量既是區域旅遊業持續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旅遊資源保護性開發利用的客觀要求。旅遊區規劃不僅要確定合理的旅遊容量,注意發揮旅遊資源的整體效應,而且還要全面規劃控制旅遊活動量的具體措施。
6.統籌安排公用、服務和其他設施
旅遊區公用設施、服務設施和其他相關設計均應該有專題規劃。但在旅遊區總體規劃中還要對旅遊區內所要建設的各種設旋的建設地段、規模、檔次、標準及形式作出總體安排,合理布局。具體規劃內容主要包括旅遊服務接待設施的網點布局和道路交通系統的結構布局等。
7.估算投資和效益
旅遊區規劃中提出的一系列建設項目,均需要對其進行投資預算和效益預測。做好投資預算,加強可行性分析是減少投資風險,避免政策失誤的必要措施,也是進行建設所需資金融通的必要依據。落實建設投資,是旅遊區開發的基本條件,也是實現規劃的物質基礎。規劃工作者要儘可能提出幾種開發方案和投資計畫,以便多方案地優選和進行經濟效益的科學評估。對投資項目的效益評價通常包括經濟效益評價、社會效益評價和環境效益評價三方面。進行旅遊區規劃,應儘可能使三大效益的綜合效益最大。
8.其他需要規劃的事項
除了上述旅遊規劃內容外,其他的規劃項目還有:客源市場、土地利用、供水、排水、供電、能源、通訊、區域經濟綜合體、旅遊人才培養、旅遊商品等的規劃。
旅遊區規劃的原則
旅遊區規劃原則是區域旅遊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一般說來,旅遊區規劃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協調性原則
旅遊區規劃不僅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一個組成部門,而且還是國家旅遊產業規劃的組成部分。因此,旅遊區規劃從縱向上看,不僅必須與國家或地區總體規劃相協調,服從於總體規劃,而且還應該與國家旅遊產業布局要求相一致;從橫向上看,又必須與其周邊各地區的經濟和旅遊規劃相協調。
2.政策性原則
旅遊區規劃必須遵循和執行國家有關旅遊發展的政策法規。這些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8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84);《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198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旅遊基本建設管理暫行辦法》(1990);《關於加強旅遊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1995);《旅遊發展規劃管理暫行辦法》(1999)等。這些法規指出了旅遊區規劃應該遵循的各項方針政策,在制訂旅遊區規劃時不得違背這些法規政策。
3.適應性原則
旅遊區規劃是對旅遊區未來發展作出的計畫,是在一定的科學預測基礎上制定的,但由於人們認識本身的局限性和認識對象——旅遊區的動態發展性,往往使規劃者難以精確地預測未來的狀況。這就要求旅遊區規劃要儘可能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並具有隨旅遊市場變化作出動態適應的能力,以適應未來旅遊業發展的各種可能的變化。
4.科學性原則
旅遊區規劃涉及面廣,專業性強,參與部門多,規劃層次結構複雜,實際套用指導性強,需要區域內各部門相互協調配合,多學科專家群策群力才能制訂出來。因此,要保證規劃的科學性,一方面必須採取科學慎重的態度,開展周密細緻的調查研究工作,藉助科學的評價和先進的規劃方法;另一方面應廣泛徵求有關部門、專家和旅遊界人士的意見,充分吸收集體智慧進行多方案的比較論證,然後從中擇優錄用。
旅遊區規劃的類型
旅遊區規劃的類型十分複雜,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從規劃的內容、性質考慮,可分為旅遊業規劃、旅遊資源開發規劃、旅遊城市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旅遊路線規劃、旅遊客源組織規劃、旅遊設施建設規劃、旅遊商品規劃、旅遊人才培養規劃等;按規劃的時間劃分,有遠景規劃和近期規劃;按規劃地域範圍分,有全國旅遊規劃、省(市)旅遊規劃、區縣旅遊規劃、風景區(點)旅遊規劃;按規劃內容的詳細程度分,有總體規劃和部門規劃。
1.旅遊區總體規劃
旅遊區總體規劃是對旅遊區的性質、特徵、作用、價值、利用目的、開發方針、保護範圍、規模容量、景區劃分、功能分區、旅遊組織、工程技術、管理措施和投資效益等重大問題的決策,提出正確處理保護與使用、遠期與近期、整體與局部、技術與藝術等關係的方針和策略,從而達到旅遊區與所在區域間有關的各項事業在社區經濟和環境方面協調發展的目的。一般首先應對旅遊區的旅遊資源與市場進行詳細的調查,然後對資源和環境要素、社會經濟狀況、投資環境等進行認真全面的評估,並對客源市場進行可行性論證;其次是編制總體規劃大綱(包括綜述、專題規劃設計、有關圖件)和具體規劃內容的確定;最後進行綜合評審,報有關職能部門審批,並對規划進行實施與管理。旅遊區總體規劃作為旅遊區建設的藍圖,規劃時要從全局著眼,統籌考慮旅遊區旅遊業發展和其他有關部門、行業之間的協調關係。
2.旅遊區部門規劃
旅遊區部門規劃,亦稱旅遊區專題規劃,是在旅遊區總體規劃的基本思想指導下,針對旅遊業發展的各個部門而提出的專題計畫,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旅遊資源開發規劃。旅遊資源開發,是旅遊業不斷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旅遊業的發展,遊客的增多,就要進行旅遊資源的開發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現有旅遊資源的效能,並在迸一步開發新的旅遊資源的基礎上,加強旅遊資源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從而有目的、有計畫、有步驟地進行旅遊區建設。
(2)旅遊設施規劃。旅遊設施主要是指旅遊交通運輸、旅遊飯店和其他供給旅遊者娛樂、體育、文化活動的一些服務性設施。其中交通、飯店和旅行社常被人們視為旅遊業的三大支柱。旅遊業的發展必須依賴這些物質設施條件才能得以順利進行。而這些旅遊設施的建設必須根據區域旅遊業發展的地域分工,旅遊區發展方向、旅遊區發展規模及客源量,結合客源層次類型,遊客消費水平等進行科學定位,確定其建設數量、規模、檔次和時間。該項專題規劃的提出,與旅遊區層次結構相對應,可開展不同層次旅遊區的旅遊設施規劃,與旅遊區總體規劃相對應,亦可開展不同時期(如長期、中期、近期)的旅遊設施建設規劃。
(3)旅遊商品規劃。旅遊商品是指供應遊客在旅遊中購買的物品,如食品、飲料、日用品、飲食品、工藝品和收藏品等。旅遊商品規劃,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①注意開發、設計和經營多題材、多品種、多色彩和富有民族特色的旅遊商品;②合理布局網點,提高旅遊者購買旅遊商品的機遇性和方便性;③加強旅遊商品的宣傳,激發旅遊者的購物慾望;④溝通流通渠道,減少銷售障礙環節,降低流通費用和生產成本;⑤力爭名利雙收,既發揮旅遊商品的創匯功能,又能通過豐富多彩的商品銷售,加深旅遊者對旅遊區的了解。
(4)旅遊客源組織規劃。旅遊者是構成旅遊活動的主體要素,沒有旅遊者,旅遊活動便無從談起。因此,一個地區旅遊活動是否發達,旅遊業是否興旺,關鍵是看有無充分的國際國內客源。客源組織規劃的重點是建立市場競爭機制,掌握旅遊市場的動向,選擇客源市場目標,以便有針對性地建設旅遊設施,組織旅遊商品供應,加強市場競爭對策。旅遊客源組織規劃的內容主要有3個方面。①確定旅遊目標市場,排出客源吸引序位。一個國家和地區,總有一定的客源目標市場。為了準確地掌握客源動向,必須注意研究旅遊市場,及時掌握旅遊信息,改變市場戰略機制。②加強旅遊宣傳,提高旅遊資源景觀的知名度。③注意客源的季節平衡和冷熱線的平衡。前者可通過增加淡季旅遊吸引項目或調整淡季旅遊價格等方式;後者則可通過開闢新線新點,提高服務質量和接待信譽,制定合理的價格,加強與旅行社的聯繫等手段來解決。
(5)旅遊線路規劃。旅遊線路是旅遊部門為遊客設計的進行旅遊活動的路線。它常與交通線一起構成串聯各旅遊點或旅遊城市的網路。旅遊線路的形成受到旅遊點、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交通條件、旅遊市場、旅遊時間等因素的制約。旅遊部門依據這些因素設計的路線,可自成獨特的格局,也可實行區際協作。但不論那種體系,都要以特色取勝,以便捷為目的。遊人對旅遊線路選擇的原則是“一短(旅途時間短),一長(遊覽觀光時間長),一多(景點變化多),一少(重複路線少),一高(觀賞對象知名度高),一低(旅行費用低)”,其中觀賞對象特色和路途快捷又是選擇的主導因素。規劃者應遵循這些原則,設計一系列不同的路線,以供不同層次、不同條件和不同興趣的遊客選擇。另外,規劃旅遊線路要儘量把“熱點”、“熱線”上遊客疏導到“冷點”、“冷線”上來,以做到“熱點不衰,冷點不涼,冷熱互補,綜合平衡”。
(6)旅遊專業人才培訓規劃。人才是旅遊事業發展的核心,區域旅遊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旅遊專業人才的競爭。旅遊專業人才培訓規劃是指適應旅遊區綜合規劃的要求,為促進旅遊區的建設和發展,針對旅遊區的旅遊從業人員的行政服務或管理素質的提高而制訂的計畫。旅遊專業人才培訓規劃主要應包括如下內容:①旅遊區人才需求狀況;②旅遊從業人員崗前培訓;③旅遊從業人員崗位培訓;④旅遊從業人員工作素質的提高與考核。
(7)旅遊景區建設規劃。一個旅遊區往往由多個遊覽景區組成,每一個遊覽景區的旅遊功能各有特色。旅遊資源的個性特色不一,旅遊區的環境條件也有差異。如何在發揮旅遊區整體功能的同時注重景區的個性特色發揮,就需要對景區的旅遊資源和文化內涵進行微觀分析和審視,在景區內旅遊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充分挖掘其資源閃光點。同時根據景點環境承載力和資源狀況的預測,合理設計景區環境容量、景區內建築氛圍和配套的基礎設施,合理布局旅遊景點,從而對景區的建設和發展作出科學的規劃。
除此之外,旅遊區專題規劃還有旅遊區環境保護規劃,投資效益規劃,旅遊容量規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