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施舟人( KristoferSchipper),1934年出生於瑞典,祖籍荷蘭。妻子袁冰凌是福建寧德人,女兒施心韻。施舟人通曉8種語言,是歐洲三大漢學家之一,先後獲得法國高等研究院博士學位、法國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歷任法國遠東研究院研究員、法國高等研究院特級教授、荷蘭國立萊頓大學中國歷史學講座教授、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職。目前,施舟人擔任世界文明研究中心暨西觀藏書樓主任。
他是一名道教正一派受籙的道士。
施舟人的名言是:"Chinese culture is too serious to be left to the Chinese alone." (中國文化的傳承是世界大事,不能讓中國人獨立承擔——施舟人)。
1979年中法兩國恢復友好邦交後,他馬上動身來到北京進行研究工作。此後20餘年,施舟人的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從西藏牧民到福建客家人,他都做了深入探訪。2001年,在神州大地遊歷了22年的施舟人終於將腳步停留在福州,受聘於福州大學,成為當地引進的最高層次人才之一。
為了幫助中國人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2003年施舟人在福州大學建立了福州大學世界文明研究中心,這箇中心還有一個別致的名字——西觀藏書樓。施舟人希望在10年時間裡,將西觀藏書樓建成10萬冊重要西方經典收藏量的西方典籍中心。施舟人與妻子向西觀藏書樓捐贈了兩萬多冊圖書。這兩萬餘冊英、法、德、荷蘭、瑞典、義大利、西班牙、希臘、拉丁等西語文化典籍涵蓋面異常廣闊,多半是施舟人的個人珍藏,其中一些是16世紀以來的珍本圖書,更是施舟人的心愛之物。
2004年,施舟人數十載潛心道教文化研究的成果集成皇皇巨著《道藏通考》出版,堪稱世界道教研究的最新力作,並榮獲在華外國專家最高榮譽——友誼獎。2005年,法國總統授予施舟人榮譽騎士勛位。
2005年11月23日,施舟人獲得了在中國的永久居留權。這對於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外國人”而言,無疑是一種最高的認可。
2009年7月26日至29日,“《五經》研究與翻譯國際學術委員會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北京香山飯店召開 。
個人經歷
名字由來
從施舟人這箇中文名字,就能直觀地感到施教授對中國文化的痴迷和精通。按他自己的解釋,之所以取這樣一個“道”味很濃的名字,是因為在中國古代諸子百家中,老子是“周朝人”,莊子名叫莊周,都有個“周”字,故取其諧音“舟人”,同時包含有作為東西方文化的橋樑“渡人”的意思。
所獲榮譽
名如其人,施舟人長期致力於中國文化研究,漢學造詣高深,以研究中國道教而馳名於國際漢學界,同時在中國古代思想史、文化史研究領域和宗教人類學方面頗有建樹,出版有國際漢學名著《道體論》 (The Daoist Body ——有法、英、西、荷、意、日等文本)、《道藏通考》 (Daoist Canon)、《中國文化基因庫》 (北大出版社)等數十種論著,在國際漢學界享有很高的聲望。施教授經過多年潛心研究,積累了豐富的漢學成果,也獲得了許多學術榮譽,歷任法國高等研究院特級教授、法蘭西科學院漢學研究所所長、荷蘭萊頓大學漢學院院長、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等學術要職。
憑藉如此雄厚的資歷,施舟人本可以安逸地生活在歐洲,畢竟那裡的研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優於中國。可是,對於這位已經醉心於漢學的人,中國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散發著無法比擬的魅力。
正是這種源自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始終牽引著施舟人的人生軌跡。施舟人年少時就被中國藝術所吸引。在阿姆斯特丹讀完以古典拉丁文和希臘文為主的中學後,到法國巴黎大學攻讀中文、日文、遠東美術史和宗教人類學,後來受教於法國高等研究院(EPHE PARIS)教授、著名漢學家康德謨(Max Kaltenmark)教授門下,研究中國歷史文化。施舟人的博士論文為《漢武帝內傳研究》 ,這部論著是西方第一部對此政治與道教相結合的重要主題——中國最偉大皇帝之認識論與人類學的嚴肅研究。此論文,不僅以其學識,而且以其研究方法(承自葛蘭言)而引起轟動,1965年被入選在學術界享有盛譽的嚴肅叢刊“法國遠東學院學術書系”而正式出版(Kristofer Schipper, L'empereur Wou des Han dans la legende taoiste - Han wou-ti nei-tchouan, PARIS EFEO VOL. LVIII, 1965)。1962年,施舟人剛剛獲得博士學位就來到中國台灣做訪問學者,以學習其尊敬的前輩——法國高等研究院(EPHE)教授列維·史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 的南美調查精神 ——“我絕不躲在外部看中國”,去台南親身體道,成為道士。施舟人先往南港中研院民研所研究一年,嗣往台南住七年,拜著名正一派道長曾賜、陳聬和、陳榮盛為師,習正一科儀及閩南語,經過各種艱苦學習(包括唱經及中國樂器演奏),被老師正式收為受籙弟子,最終成為正一宗“鼎清道長”。
1972年施舟人返回巴黎,被任命為法國高等研究院(EPHE PARIS)的博導之一(Directeurs d'etudes),成為該校教授布羅代爾 、列維·史特勞斯 、羅蘭·巴爾特 、拉康 、杜梅齊爾 、勒高夫 、雷蒙·阿隆 、布爾迪厄 、韋爾南 等老前輩的年輕同事。返法後,施舟人開始用法文撰寫《道體論》 ,由於有在台南當道士親身實踐的一手經驗(客體到主體之轉換)、有豐富手稿之發現(道師親傳後帶回法國),1982年巴黎首版《道體論》即引起轟動,後被譯成多種西方文字。被譽為“漢學領域裡的《結構人類學》”、“其文筆之簡潔優美,思想之深刻,與《憂鬱的熱帶》比肩毫無遜色”。施舟人在巴黎大學高研院主講題目為中國宗教史,核心觀點是中國的三教合一 、三教是一 、“仍然活著的傳統” (此二觀點,皆與西方人自己的所謂“宗教”概念、和對中國文化概念的膚淺比對,大為不同。在74歲高齡時於巴黎出版的自選集封面上(La religion de la Chine - la tradition vivante, FAYARD 2008),不僅暗示強調,有必要研究真正的“中國的宗教”(本土原創),而且,施舟人寫“中國宗教”不用複數 ,暗示中國儒釋道“三教是一”,與西方各宗教之水火對立並不相同,一語雙關、意義深遠)。
1976年,施舟人在巴黎創辦了歐洲漢學協會(AFEC),會 員規模當年就達到500多人,在歐洲與各國漢學家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之橋。至今,法國本土唯一的漢學學術刊物《Etudes chinoises》(中國學研究)仍然是由AFEC協會組織負責出版 。1979年,饒宗頤在法國高等研究院擔任客座教授期間,與施舟人教授共同萌生了用多種現代西方語言重新進行“五經翻譯”,組織大型國際合作學術工程的意願與共識。“詩、書、禮、易、春秋,《五經》——中華文明之源”、"THE WUJING PROJECT:The idea of making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five Chinese Classics into the major languages of the world was first conceived in 1979 by Jao Tsung-I and Kristofer Schipper") 。隨後,施舟人來到北京進行研究工作,發起並主持了由法國科技中心(CNRS)、荷蘭萊頓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北京社科院共同參加的大型國際漢學項目《聖城北京》。2001年,施舟人舉家遷居中國福州,創辦了中國第一個以收藏西方人文典籍為主的西文圖書館“西觀藏書樓”。所收藏的一萬餘冊西方各種語言的經典名著以及流失海外的部分中國古珍本,其文獻價值不可估量。
學術觀點
如今,施舟人正在主持由國家漢辦組織的大型國際漢學合作項目-《五經》的翻譯工作。在對中國文化的不懈追求中,施舟人默默地品味著漢學研究的酸甜苦辣,他曾由衷地感嘆:“研究漢學是十分艱苦的。做一個中國專家很難,做一個研究漢學的專家更難,做一個研究漢學的外國專家,其難度更是難以想像。而這也是我一生都不能停止的挑戰,注定了我一輩子不能休息。作為一位世界級的學者,他在國際上第一個提出要建立文化基因庫。他先後被法國總統授予榮譽騎士勛位,被中國政府授予在華外國專家的最高榮譽-友誼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