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尼茨勒

施尼茨勒

阿圖爾·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1931),奧地利劇作家、小說家。維也納現代派的核心人物。第一個把意識流手法引入到德語文學中的奧地利作家,以表現心靈、下意識和內心情感為宗旨的心理藝術風格使他成為德語現代派文學最傑出的代表之一。 生於猶太醫生家庭。早年在維也納大學攻讀醫學,獲博士學位。1886年後行醫,同時從事文學創作。作者自認為一生都在探索人的靈魂,作品較少反映重大社會問題。前期創作的主要成就在戲劇,重要劇作有《阿納托爾》(1893)、《輪舞》(1900)、《貝恩哈迪教授》(1912)等。還著有長篇小說《通向野外的道路》(1908)、《特雷賽》(1928),以及一些中短篇小說。 代表作中篇小說《古斯特少尉》(1900)尖銳諷刺軍官的虛榮心和等級優越感,藝術上採用“內心獨白”的手法。1924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埃爾澤小姐》中,“內心獨白”再次成為主要的表現手法。其作品著重性格刻畫和心理分析,對後世有很大影響。

基本信息

簡介

阿圖爾·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862年5月15日生於維也納,1931年10月21日卒。奧地利小說家、戲劇家,維也納現代派代表之一。

Arthur Schnitzler 1912 Arthur Schnitzler 1912

經歷

施尼茨勒的出生地為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普拉特大街16號(Praterstrasse 16),其父為猶太醫生約翰·施尼茨勒(Johann Schnitzler),其母為維也納醫生菲利普·馬克布賴特爾(Philipp Markbreiter)的女兒路易斯。

1871至1879年,施尼茨勒就讀於學術文理中學(Akademische Gymnasium)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之後於維也納大學學習醫學,1885年5月30日獲得醫學博士學位。

職業生涯

1885至1888年間施尼茨勒在維也納綜合醫院(Allgemeinen Krankenhaus der Stadt Wien)擔任助理醫師,之後直到1893年在維也納門診部的喉科擔任其父助手,在此期間他已嘗試寫作。1880年他的處女作以題名“女芭蕾舞演員的情歌”(Liebeslied der Ballerine)發表於雜誌《自由信使》(Der freie Landbote),之後又相繼在《藍色多瑙河》( Blaue Donau)、《現代詩》( Moderne Dichtung)、《法蘭克福報》(Frankfurter Zeitung)、《自由舞台》(Freie Bühne)等雜誌上發表詩歌與小說。

在他的著作中也包括一篇科學論文:論功能性失音症與通過催眠與暗示方式對其進行的治療(1889)( Über funktionelle Aphonie und deren Behandlung durch Hypnose und Suggestion )。1886至1893年,施尼茨勒轉向醫學時事評論並發表了70餘篇文獻。這些文獻大多是為專業書籍寫的書評,主要發表在由其父創立的《國際臨床評論》( Internationale Klinische Rundschau)上。

在1893年父親逝世之後,施尼茨勒離開父親的醫院自己開起了診所。他也參與了1895年出版的其父《喉學臨床圖集》( Klinischer Atlas der Laryngologie)的編纂。自1890年起,施尼茨勒與好友胡戈·馮·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和理察·貝爾·霍夫曼(Richard Beer-Hofmann)一道成為“青年維也納”(das Junge Wien)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是世紀末奧匈帝國社會與發展的最有影響力的批評家之一。在此期間施尼茨勒還結識了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

20世紀伊始,施尼茨勒躋身在德意志舞台上戲劇作品被上演次數最多的作家之列。在1901年6月14日,因在《古斯特爾少尉》(Leutnant Gustl)中對奧地利軍隊榮譽傳統的攻擊,施尼茨勒被剝奪了預備役主治醫師的頭銜。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他的創作欲開始下降,這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像少數奧地利知識分子一樣無法為戰爭而狂熱。1921年因《輪舞》(das Reigen)的首演引起眾怒施尼茨勒被起訴,法庭最終判決剝奪他的演出許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由於生理與精神上的問題他日益感到孤立,在生命的最後歲月里他主要從心理學的角度寫作反映世紀末個體命運的短篇小說。

文學創作

在施尼茨勒創作的戲劇和散文中(主要是短篇小說)他首先關注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動。從施尼茨勒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內心世界中,讀者能夠勾勒出一幅對其施加了影響的社會的圖景。

施尼茨勒作品的情節大多植根於處於世紀轉折點的維也納,他的作品充滿著地域特色,作品中的人物是當時典型的維也納形象:官員和醫生,藝術家和記者,演員和生活放蕩不羈的紈絝子弟。那個來自市郊的“甜妞”(süsses Maedel)更是一方面成為施尼茨勒作品的標識,另一方面也成為反對者對其作品單一性加以批判的印章。

施尼茨勒在維也納中央公墓的墓碑 施尼茨勒在維也納中央公墓的墓碑

如同弗洛伊德在的心理分析一樣,施尼茨勒也講當時市民社會避而不談的禁忌(性,死亡)呈現在語言當中。與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施尼茨勒並不將社會的本質揭示為“無意識”(Unbewusstes),而是反映在主人公內心獨白中的“半意識”(halb-Bewusstes)。施尼茨勒的作品主題有通姦(如戲劇《輪舞》)、隱秘事件(如中篇小說《夢幻的故事》)以及花花公子(如系列戲劇《阿納托爾》)。

毫不偶然的是,施尼茨勒在1900年出版的中篇小說《古斯特爾少尉》中第一次將內心獨白的手法引入德語文學。依靠這一特殊視角,讀者能夠窺見人物內心深處的直接矛盾。這一寫作手法也被運用在《艾爾澤小姐》中(Fraeuenlein Else)。

在長篇小說《通往曠野的路》(Der Weg ins Freie)和《貝恩哈迪教授》(Professor Bernhadi)中施尼茨勒反映了當時維也納突出的排猶主義問題。

施尼茨勒也是德語文學界最大的“日記家”之一:從17歲開始到去世前兩天他都堅持寫日記。1981年,他的日記得到出版。

施尼茨勒的《夢幻的故事》(Traumnovelle)為導演斯坦利·庫布里奇(Stanley Kubrick)的電影《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提供了素材。施尼茨勒的作品很早就與電影這一媒介結上了情緣。早在1914年《戀愛三昧》(Liebelei)就已被拍成電影,之後又有很多電影藝術者涉獵他的作品,例如1933年的電影《戀愛三昧》以及1950年的《輪舞》。

主要作品

阿納托爾(Anatol,1893)

戀愛三昧(Liebelei,1895)

輪舞(Reigen,1896-97)

古斯特爾少尉(Leutnant Gustl,1900)

通往曠野的路(Der Weg ins Freie,1908)

艾爾澤小姐(Fräulein Else,1924)

夢幻的故事(Traumnovelle,1926)

遁入黑暗(Flucht in die Finsternis,193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