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學書

在1996—2009年自治區化學競賽中,他輔導的學生中有97名獲得一等獎、有351名學生獲得二三等獎。 家庭情況方學書的愛人王新芳,在四中國中部,也是一名教師。 有多篇教學論文發表在國家級、省級、州級教學刊物上,並獲得自治區教學論文一等獎。

個人簡介

他積極探索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政治覺悟、認真抓好備課、上課和課後輔導三個環節,準確的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每一個教學環節,認真撰寫每一課的教案。課堂上著眼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善於啟發引導,運用多種教學輔助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方學書對學生耐心入微,循循善誘、不斷的總結和積累一整套教育經驗。他堅持撰寫教學論文,先後有13篇在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在1996—2009年自治區化學競賽中,他輔導的學生中有97名獲得一等獎、有351名學生獲得二三等獎。他連續10年獲得自治區優秀園丁獎,1996年獲得農二師教育系統先進教師,1999年、2000年、2003年獲得市先進教師,2001年、2004年獲得市級優秀班主任,2007年、2009年獲得教育系統民族團結先進個人。

人物事跡

科學執教、以德為先

在他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1998年他一人承擔高二年級六個班的化學課、一個星期多達三十節課。2005—2008年每周上四個班的化學課,任教期間長期超工作量工作。1999年“五一”凌晨三點他突發心臟病,經及時搶救治療僅僅住院一周,醫生勸阻不了他毅然出院,他想的是學生當時正是高三緊張複習階段,他邊服藥邊給學生複習。2006年4月他痔瘡發著開刀,僅打二天的消炎針又堅持上課。2009年10月11日晚上,他又突發心臟病,心跳只有三四十次,這次送進醫院、醫生勸他好好休養、治療,可他僅住院一周又回到教學崗位。期間教師、學生、家長蜂擁看他、勸他。為此,他的“以德重教、教書育人、苦口婆心,學生的知心人”廣受梨城家長流傳。2003年他所帶班級的學生一名考入清華大學、三名考入武漢大學、二名考入中國國防科技大學、一名考入復旦大學等名校。

教育與教學不分離


方學書連續六年一直兼任市四中德育主任,他始終堅持把教書育人融為一體:把民族團結的理念貫穿於始終。該中學每個年級都有一個雙語班,為使雙語學生教出效果,他處處關心,時時琢磨。為了更好的接近民族同學,他堅持家訪,了解民族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為了更好與民族同學溝通,下工夫學會維語,連維族學生都很佩服他。凡是維族學生生病住院,他都到醫院看望,以慰暖其心靈。在2008年高一(14)班伊斯坎代爾因煤氣中毒住院,生命垂危,他帶頭捐款500元,以此帶動全校師生捐款l萬元。今年三月,高一(15)班的米爾扎提.阿里木由於腳踝骨折住院,方老師帶領班主任凱賽爾到醫院看望,該學生母親流下了感激的淚水,握住方老師的手不停的說“熱合買提、熱合買提”。高二(5)班的鄧穎同學由於腎衰竭,他組織全校師生捐款近8000元。以上這些“暖春”活動和辦法,加強了民漢學生間的依戀,使學生心問架起友好橋樑。特別是古爾邦節和肉孜節方老師都組織民族學生一起分享。
“7·5”事件發生後,他能夠迅速回響黨中央和自治區的號召,立即組織班主任學習認清“7·5"事件的真象,按照上級的統一要求,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組織安排了高中學生集中兩天對於“7·5”事件真相的專題學習,注重對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安排了“手拉手”民族團結結對子班,此項活動的開展不僅增進了結對班級之間的感情,也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穩定,而且成為四中傳承的優秀傳統。在年初確定了和雙語班結對子的手拉手班級,高一(2)班和高一(15)班(雙語班);高二(2)班和高二(15)班(雙語班);高三(6)班和高三(14)班(雙語班);通過結對子活動在一定的程度上進一步的加強了雙語班的同學和漢族同學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手拉手結對子班在學習、文體活動、生活等方面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相互幫助。這一切都是精心準備的結晶,他每開展一項工作都善始善終,做到最好。他為了鞏固己建立的民族團結好風氣,他堅持放學後送學生500米,不許逗留,防止意外。有時有外校學生到四中找人,他都一律禁止。他堅持自習巡查,每天都是晚上12點回家。

家庭情況

方學書的愛人王新芳,在四中國中部,也是一名教師。由於教育教學成績顯著,被評為“巾幗文明標兵”。王新芳任勞任怨,一絲不苟,在國中物理教學的崗位上,王新芳已形成了自己獨具鮮明個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管理方式,被師生公認為最負責任、最具有奉獻精神的班主任。1996年-2006年輔導學生參加全國國中物理知識競賽獲獎者達30多人,其中有兩名同學獲全N--等獎。王新芳本人獲得全國輔導二等獎。在全國首屆物理創新大賽中獲國中組全國二等獎。曾兩次獲得自治區物理教學大賽一等獎。有多篇教學論文發表在國家級、省級、州級教學刊物上,並獲得自治區教學論文一等獎。他們的女兒於2008年7月畢業於新疆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於同年8月分到城鄉庫爾勒市第十三中學,當英語教師,並擔任班主任工作,同年十月,參加市教育工會青年教師匯報課比賽,獲得一等獎;又於2009年參加市教育局青年教師研討會匯報課比賽獲得一等獎,獲得一致好評。於2009年8月由學校推薦積極參加國家西部教師培訓,被選派到北京語言大學進修一年。2008年,他們家被評為“五好家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