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先後任湖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劑科製劑組長、科秘書,醫院團委書記,醫院黨委副書記,醫院黨委常委、副院長,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黨委常委紀委書記,武漢大學工會副主席和武漢大學醫院院長兼書記。兼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藥物研究室主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藥品監測中心主任,武漢大學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主任;先後擔任中國藥學會藥物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學會武漢藥物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藥學會湖北省分會理事,湖北省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湖北省藥學會醫院藥學會專業委員會秘書、常委和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學會武漢市分會常委,湖北省醫院協會理事,中國高教學會保健醫學會分會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評審,湖北省科技成果評審專家。湖北省省直高級技師評審專家。《中國醫院藥學雜誌》、《醫藥導報》雜誌和《醫學新知》雜誌常務編委,《中國實用醫藥雜誌》和《中國藥房》雜誌編委。
研究成果與成就
長期從事醫院藥學研究工作,擅長中藥有效成分研究、中藥藥理研究和藥物製劑研究、藥物不良反應監察以及藥學情報研究。先後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代表性作品有:
《目前醫院藥房人才的現狀分析與對策》(《中國醫院管理》1995),
《截血膏質量標準的研究》(《中華醫學與臨床》1996),
《藥源性哮喘的臨床特徵、機理及防治》(《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誌》1996),
《沙利度胺治療HIV感染者口瘡性潰瘍》(《國外醫學—皮膚病學分冊》1997),
《雙黃連粉針劑的不良反應》(《中國新藥與臨床雜誌》1998),
《湖北省部分不同等級醫院套用抗感染藥物調查分析》(《中國藥房》1999),
《抗抑鬱症新藥米氮平的藥理與臨床》(《中國新藥雜誌》1999),
《阿齊黴素和紅黴素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的最低費用比較》(《藥物流行病學雜誌》2000),
《藥劑學促進透皮吸收技術的機制》(《中國醫院藥學雜誌》2000),
《感冒通片不良反應系統性定量分析》(《中國藥房》2001),
《藥源性神經系統疾病》(《藥物流行病學雜誌》2003),
《青黴素類口服製劑不良反應系統性定量分析》(《中國藥房》2004),
《當歸靜脈注射液分離組分Angi-SS和Angi-yy對腦缺血大鼠模型的影響》(《中國醫院藥學雜誌》2005),
《當歸靜脈注射液4種分離組分對腦缺血模型大鼠的影響》(《醫藥導報》2006),
《加替沙星多中心臨床研究的不良反應綜合分析》(《藥物流行病學雜誌》2006),
《月桂氮卓酮和薄荷腦對姜赤凝膠劑體外透皮吸收的影響》(《中國醫院藥學雜誌》2006),
《不同生產工藝對當歸靜脈注射液中Angi-YS2a含量的影響》(《中國藥房》2007)等。
主要論著與專利
1、論文《中國藥物分類名稱淺談》獲1996年中國中醫藥學會優秀論文獎。
2、《當歸靜脈注射液分離組分Angi-SS和Angi-yy對腦缺血大鼠模型的影響》成果獲得中國中醫藥學會武漢分會中藥專業第十次科研成果二等獎。有10餘篇論文分別在中國藥學會年會和其專業委員會召開的全國性大會上交流。
3、主編 《醫療機構執業藥師實用手冊》(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4、《藥品實用商品名大全》(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和《家庭用藥指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等三部專著。
5、參編《現代兒科診療學》(北京:人們衛生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6、《藥物利用研究——理論、方法與套用》(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和《湖北省藥工考試》(湖北省人事廳,2003年版)等三部專著。
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得發明專利二項
1、《一種中藥凝膠劑及其製備方法》(專利號:20051001/9564.0)
2、《醇溶性當歸小分子多糖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專利號20061001/94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