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英國議會形成於13世紀,分上、下兩院,傳統上有批准國王徵稅等行動的權利。17世紀時,許多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代表成為下議院的議員。當時英國國王根本不把議會放在眼裡,不允許他們議政。國王查理一世上台後,專橫有增無減,任意徵稅,還一度關閉議會。他還把持出售肥皂、鹽、酒、煤等商品的專賣權。
“君權神授”下的英國
17世紀時,英國國王竭力推行封建專制,鼓吹“君權神授”,認為國王的權力是神授予的,不可違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權利受到侵害,他們利用議會同國王展開鬥爭。
代表人物
克倫威爾是一名新貴族,英國內戰爆發後,他率領一支起兵抗擊王軍,逐漸成為議會軍的領袖。幾年以後,經過反覆鬥爭,克倫威爾率領議會軍隊打敗了國王軍隊,取得了最後的勝利。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斷頭台,英國成立了共和國。共和國時期,克倫威爾掌握了政權,擔任“護國主”,實行有利於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政策。(克倫威爾去世於1658年。)
(註:關於此部分,詳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