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導者
新詩詞這一概念和理論的初步形成,是“新詩詞”倡導與實踐者、著名書畫家、文化學者楊牧青先生通過對已有的詩詞文學研究之後,在前人的基礎上給與詩詞一個新的發展的結論,以為“新詩詞”這一文學藝術體裁能夠更廣泛的傳播和發展。
新詩詞是為傳統的古文言式的唐詩宋詞和現代的白話文式的詩歌之間架構起的一座溝通、融合式的橋樑,為更多的愛好詩詞者、詩詞學習者開一個方便法門。
新詩詞在詩詞立意、辭彙、語言、音韻、寫作吟詠、入曲入歌等方面既有傳統的唐詩宋詞形式,也有現代詩歌的特徵。
新詩詞在“韻”的使用上更為寬泛,不以某字必須要死守規矩去押某韻,而是以現代漢語國語發音成韻(如現代人總結的新十四韻:麻、波、皆、開、微、豪、尤、寒、文、唐、庚、支、齊、姑)和傳統的五聲發音成韻(宮/土:喉,商/金:齒,角/木:鼻,徵/火:舌,羽/水:唇)相配合併兼顧地域性的方言語言音韻的使用來押韻。
相關文論
《中國唐詩宋詞改良芻議》2007年8月初稿,同年11月9日修改稿;
《對唐詩宋詞五種改良思路的分解》2007年11月16日稿;
《中國新詩詞吟誦和寫作要略》2007年11月21日稿;
《中國新詩詞思想要義》2007年12月8日稿;
《中國新詩詞勢必與中國古詩詞的問題》2008年4月4日稿;
《有關新詩詞與騷客的感言》2008年4月26日稿;
《開山鼻祖之辯兼<逍遙遊>一首致意》2008年4月16日稿;
《平仄先生的故事(佐料版本)》2008年4月28日稿;
《有關新詩詞評議的答覆》2008年12月20日稿;
《關於新詩詞的主張重申》2009年2月9日稿;
《我們至死也不能放棄格律詩的學習和創作》2009年7月26日稿;
《用新詩詞理念喚起人們對古的唐詩宋詞的重新思考 》2009年7月28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