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位於藕團新街村(原濫泥沖)與塘保寨之間的九盧沖山坳上,距塘保兩華里許,場坪方圓不到900平方米,四周是一片茂密的樹林,場中間有一株古樹,樹腳有一塊民國乙卯年(1951年)豎的石碑,碑高1米,寬62厘米,厚8厘米,碑文記載著蘆竹場的各項規章制度。每年一度的蘆笙節,附近各地寨的苗族和侗族同胞,都身著民族節日盛裝,不畏炎夏盛暑,翻山越嶺,來到這山里,吹笙跳舞。毗鄰的貴州省各寨苗、侗青年亦前來助興,加上走親訪友,商賈交易,山坳上熱鬧非凡。踩蘆笙
踩蘆笙是一種集體舞蹈。青壯年幾十人圍成一圈,男排吹蘆笙,女的左手提巾,右手握扇,隨著蘆笙音樂舞蹈,舞步隨著節奏的變化而變化,時而進,時而退,時而快,時而慢。這一帶的苗族和侗族人民長期和睦相處,互相通婚,他們的語言有苗、侗之分,但生活習俗碩小異。兩個民族穿著同樣的服裝,共在一個蘆笙場舞蹈,同吹一種蘆笙調。苗族的蘆笙發音略顯高亢淡嘯;侗族的蘆笙發音略顯清脆平和。苗族的舞步動作比較輕快,上幣微挺,下肢顫動;侗族的舞步作稍慢,舞小稍沉。蘆笙舞一共有九個曲調,每個曲調反覆吹奏三至四遍。一輪踩完九個曲調約需一個小時。每踩完一輪便休息片刻,然後再吹再踩;由於居住分散,路途較遠,中午時分才能開始,臨近黃錯時結束,一個下午只能踩三至四輪。踩蘆笙是世代相傳的集體舞蹈。每年七月十五日前夕,各苗鄉侗寨總要分別組織在晚上集體排練十來天,由於退出舞場的老一輩負責向小青年傳授舞蹈技藝,往往是父親教兒子,母親教女兒。到了七月十五這一天,姑娘們提前吃了早飯,由母親或姑嫂幫助精心梳妝打扮,穿上節日盛裝,頭、頸、手腕等處,戴上數斤重的銀飾,全身煥然一新。小伙子們則穿上漂亮衣服赴會。動身前,先要在本寨空坪里踩練一番,然後鳴放大炮,眾人才跟在彩旗後面出發。
“踩蘆笙”開始,蘆笙齊奏,大炮小炮齊鳴,由一人舉紅旗為前導,其後是二至四個男孩手執系紅布的條小旗,再後是吹蘆笙的男人,女的在最後,成單行踏著蘆笙曲的節奏進入舞場,逐步走成一圈。小孩一邊踩著舞步,一邊用枝條左右橫掃,將圍觀的人掃開,騰出一片很寬的空坪。後到達的舞隊亦按同樣方式進場,在先到的舞隊圈外又套成一個圈,如此一圈套一圈,場地越來越寬,最多時套到九層。這時,上百支蘆笙,同吹各自的曲子,高中低音協調配合,響徹雲霄,煞是動聽,幾百有的舞隊,時而進,時而退,時面踏步,時而轉身,交替變換,舞姿翩躚。姑娘們銀飾,閃爍晃動,璀燦奪目,實在蔚為壯觀。整個舞蹈表現了苗族、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喜慶和嚮往。顯示了苗、侗人民勤勞、勇敢、團結奮鬥的精神和熱情奔放的風格。
來歷傳說
這一民間集體舞蹈的歷史比較悠久,在苗、侗人民中流傳著關於“踩蘆笙”來歷的故事: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天氣暴熱,田地乾旱,莊稼枯萎。一天,濫泥沖、老里盤、高營寨、塘保寨的苗族、侗族同胞,集中在這個坳上的空坪里,供上肥豬、焚香燃燭、虔誠地跪地訴求天神保佑,快降甘雨、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突然,天空烏雲密布,一條口含寶珠的青龍在雲中翻騰,時隱時現。頓時電閃雷鳴,下了一場大雨。人們歡喜若狂,在坪地里吹笙歌舞。貪婪的寨主妄想得到青龍口中的寶珠,便命家奴箭射青龍。人們非常氣憤,齊心協力,趕走了寨主。隨後,天朗雲開,青龍豐收。從此,附近的苗鄉侗寨同胞,每年到這裡踩蘆笙三次,即正月十五祈求風調雨順;七月十五報答龍神;十月十五共慶豐收。
這說明,踩蘆笙原本是這裡的苗族、侗族人民進行敬奉天神的祭祀活動。經過多年流傳,改為現在只在每上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一次踩蘆笙舞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