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新聞採訪實務》主要內容:1996年10月,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新華社舉辦了“穆青新聞作品研討會”。在那次會議上,有專家根據我黨領導的人民新聞事業的發展歷史,把人民新聞事業的記者隊伍劃分為幾代予以評述。第一代指的是1936年以前,創建我們黨、創建我們的新聞事業的元勛,包括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吳玉章、謝覺哉、博古、胡喬木、陸定一、鄧中夏、蔡和森、施洋等。就像一個火炬接力棒,由這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創業者在進行革命鬥爭和組織新聞事業活動的過程中所創立的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原則、理論、方法以及傳統,都通過第二代的新聞工作者傳至如今,光照萬里。如果說第一代新聞記者創立了中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那么第二代則是實踐第一代的理想、原則,並把黨的新聞事業推向全國並使其臻於完善和成熟的最英勇、最無畏的力量。
專家們所說的人民新聞事業的第二代新聞記者,指的是在1936年特別是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之後,黨所領導的新聞事業第一次形成統一的組織和領導,第一次提出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方針,人民新聞事業第一次蓬勃發展中所建立的新聞記者隊伍。這一代記者的代表人物可開列出一個長長的名單。范長江、鄧拓等,在這一代中是排頭兵。這個佇列中站著穆青、李普、田流、李峰、閻吾、黃鋼、紀希晨、石少華、李莊、張沛、丁濟滄、馮森齡、王唯真、孫振……這一代新聞從業者跨越的歷史很長,從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近20年,中國歷經滄桑的事變中顯現著他們的身影。
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人民新聞事業的發展,經由高等教育系統培養的新聞記者隊伍迅速壯大。20世紀50年代初,由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為主培養的新聞從業人員,成為人民新聞事業的後繼主力軍。以這批人才為代表的新聞記者隊伍可謂是人民新聞事業的第三代記者。
第四代大約可泛指“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加入新聞事業的那部分生機勃勃的力量。如今,第四代新聞記者已經成為新聞事業的核心骨幹力量,並且由他們提攜、培養、帶動的第五代記者,正在積聚、正在提升、正在發展,將組成21世紀中國人民新聞事業的嶄新的隊伍。